APP下载

冬季蛋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2018-01-18马玉红张虹菲梁建明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产蛋量产蛋蛋鸡

马玉红 张虹菲 梁建明

(河北省赤城县农牧局 075500)

近年来,赤城县蛋鸡养殖场 (户)数量不断增多,且饲养模式逐渐转为规模化养殖。然而其中个体经营仍然所占份额较大,且个体经营户大多未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生产条件简陋,生产方式落后,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因养殖技术不科学而遭受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北方冬季天气寒冷干燥,易导致蛋鸡的产蛋数量和质量下降,因此,冬季做好科学的养殖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从而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推动国家农村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进行。

1 防寒保温

改善冬季寒冷鸡舍的保温与防寒,确保制止贼风侵袭是北方冬季蛋鸡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据调查,18~20℃是蛋鸡机体成长阶段的最宜温度,而在16~24℃,蛋鸡可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产蛋率,易达到产蛋高峰[1]。当鸡舍温度不在此范围内,特别是下降到0℃及以下时,会出现产蛋量大幅降低,质量受损。因此,冬季鸡舍温度科学的控制,保温与防寒,是冬季蛋鸡养殖的重要因素与关键所在。蛋鸡饲养管理人员可在鸡舍内装备火炉、火墙等取暖设备或者在外墙悬挂防风帘或挡风塑料布[2]。冬季饲养蛋鸡,尽量不留空笼,通过蛋鸡自身散热与相互取暖来抵御寒流。

2 通风防潮

在防寒保温过程中,对鸡舍进行大面积封闭,随着蛋鸡呼吸与排泄,鸡舍内湿度会不断增加,有毒气体不断增多,特别是氨和硫化氢的产生,以及粪便中微生物的增多,易引起蛋鸡呼吸道疾病,造成产蛋量下滑[3]。且冬季封闭的鸡舍,空气流通不畅,在舍内容易形成水蒸气,水分蒸发很慢,在鸡舍屋顶会形成大量水滴,这些水滴落于鸡舍地面与鸡笼上,造成养殖环境潮湿,易滋生大量细菌和寄生虫,引起疾病暴发,对蛋鸡产蛋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通风与防潮是两个相互衔接与相辅相成的饲养管理手段。在冬季蛋鸡饲养过程中,可在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候进行鸡舍通风,每次30min左右,每天1次。在鸡舍中放置湿度测定仪,监测鸡舍湿度,相对湿度不宜超过70%时。由于生石灰可吸收潮气降低圈舍湿度,养殖过程中可将生石灰均匀地洒在鸡舍地面对地面消毒,减少鸡舍湿度。

3 改善营养

冬季气候寒冷,蛋鸡为了维持自身体温的恒定,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必须消耗多于其他季节的能量才能保持机体稳态与正常的生理。改善冬季蛋鸡的饲料营养结构与配比,对于蛋鸡维持自身生理平衡,保证机体生产运转,良好产蛋,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在冬季的蛋鸡日粮中添加2倍于平时日粮的VA与VD,可显著性提高产蛋率。在白天最好以饲喂干粉料为主,夜晚饲喂颗粒料,早晚均需饲喂,且早晨需饲喂充足,夜晚适当补喂,以便为蛋鸡夜间形成鸡蛋准备充足的营养。为了增加蛋鸡的消化能力,可以将适量的矿砂添加与蛋鸡饲料中,提高产蛋量。冬季饲喂,以干料喂食为主,饮水方面,可以准备适量大蒜水,起到促食欲、助消化、提高免疫力作用。

4 补充光照

由于冬季日照时间明显缩短,而光照对蛋鸡产蛋至关重要。光照可以保持蛋鸡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刺激蛋鸡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有利于卵子的形成与产蛋发生。蛋鸡在产蛋期间,每天需保证16h以上的光照,在冬季蛋鸡的饲养管理方面,必须要人为补充足够的光照,这样蛋鸡才能维持较好的产蛋高峰,保持充足的产蛋。可运用灯泡进行补光,且灯泡功率不宜过大,以40~60W为主,悬挂于离地面2m处,灯与灯之间的距离保持在3m左右。补充光照时,要始终保持固定的开关灯时间,有利于保持较高的产蛋水平。

5 减少应激

蛋鸡在产蛋期间,一定要保持其处于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中,外界刺激会造成蛋鸡精神紧张,引发应激反应,导致产蛋降低,严重者甚至造成蛋鸡产蛋的停止。造成蛋鸡发生应激反应的因素非常多,无论是视觉干扰因素还是听觉干扰因素或是感觉干扰因素均可能造成应激,需尽最大努力让蛋鸡生长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必须禁止外来人员与车辆进入蛋鸡饲养区,蛋鸡饲养人员要每个人负责不同的片区,且相互之间不得随意更换饲养人员;饲养人员需穿着指定的工作服,以蓝色为最佳,不得随意更换工作服的颜色;需要在养殖场投放灭鼠药,做好灭鼠工作,防止老鼠对蛋鸡生活的影响与干扰;春节正值冬季,严格禁止在蛋鸡养殖场附近燃放焰火,敲锣打鼓等。

猜你喜欢

产蛋量产蛋蛋鸡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鸡不“歇伏”提升产蛋量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产蛋目标
动物产蛋王
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上)
浅议影响蛋鸡产蛋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蛋鸡和肉鸡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