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ICU优化治疗对于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脑复苏的效果探析

2018-01-18胡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4期
关键词:心肺神经功能综合征

胡萍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是一种心脏发生骤停后, 采取有效的心肺复苏后, 患者的血压获得恢复, 但仍昏迷数小时以上的症状, 该症状的发生常伴有几天的多个器官的功能障碍[1],在临床上也被称为复苏后综合征。该疾病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再灌注造成的损伤所致, 而再灌注损伤可对患者的心肺以及脑部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 在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治疗非常重要[2]。目前的临床医学研究已将该项目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而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观察本院近期收治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实施ICU优化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 且本次的研究成效良好, 现将研究所得作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49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其中男27例, 女22例, 年龄29~78岁, 平均年龄(49.6±9.5)岁,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因主要为心源性心脏骤停18例, 麻醉意外9例, 低氧血症7例, 失血性休克4例, 肺栓塞及其他原因5例, 另外有6例患者的心脏骤停原因不明。

1.2 治疗方法 49例患者均实施同一治疗方案, 全部患者除了接受常规的治疗外, 还需均接受ICU优化治疗方案, 该方案的具体内容以及措施如下[3]。①给予患者适量的镇静剂,防止患者出现抽搐或打颤的现象, 注意脱水以及营养物质给的维持。②6 h内对患者实施早期的目标化治疗, 并利用脉搏轮廓温度将连续心排量进行稀释;检查患者的心脏指数、胸腔内血容积指数、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以及中心静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 指导患者进行体液复苏以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比如, 当患者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水平<9 g/L时及时给予输血操作[4]。③为避免意外发生需对患者加以呼吸机辅助治疗, 将二氧化碳分压(PCO2)维持在27~30 mm Hg(1 mm Hg=0.133 kPa), 血氧饱和度(SpO2)维持在95%~98%, 运用循环支持的方式保证患者的脑血流供应。④控制患者的血糖变化,并启动多学科联合的方式, 在患者出现紧急状况时实施会诊。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本组患者在结束为期3个月的治疗之后的临床复苏效果, 利用GCS评分表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分为5个等级, 1~5级分别为脑功能良好、中度功能障碍、严重障碍、昏迷以及脑死亡, 根据神经学结局花费恩波, 可将3级及以上的程度划分为不良结局, 并对患者的临床并发症以及病死情况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49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病死情况分析 根据GCS的评分结果显示, 49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的神经功能在1~2级, 占46.9%, 该部分患者被视为脑神经有所恢复, 而另外的26例患者神经功能均处在3~5级, 即为恢复不良, 占53.1%;该批患者中有22例治疗无效死亡, 病死率为44.9%。

2.2 49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全部患者中, 出现并发症的共59例次, 最常见的为癫痫, 共有14例次, 占23.7%, 其次是心律失常13例次, 占22.0%, 肺水肿10例次, 占16.9%,肺炎8例次, 占13.6%, 肾功能衰竭以及电解质紊乱各7例次,均占11.9%。

3 讨论

心脏的骤停是指机体心脏发生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 动脉跳动的以及心音的突然消失, 内体重要器官的严重缺血、缺氧等最终致使生命的终止的一种情况, 引起该情况发生的原因之一是心室纤维颤动[5-7]。患者发生心脏骤停现象的临床表现为心音以及脉搏的消失、血压其无法测量、全身性抽搐或者意识丧失等[5]。处在这一时期的患者尚未到达真正的死亡, 可对其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措施进行抢救, 但在实施抢救过后, 患者可能会发生一系列的综合征, 该症状的发生是由于再灌注损伤所致。再灌注损伤可能会对患者的心肺以及脑部造成一定的影响, 使患者表现出部分的临床特征, 如果经过积极且有效的治疗可获得完全可恢复, 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轻微的后遗症因此, 在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治疗非常重要[8-10]。目前的临床医学研究已将该项目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而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观察本院近期收治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实施ICU优化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

本组的结果显示, 利用ICU优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49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的神经功能在1~2级, 占46.9%, 该部分患者被视为脑神经有所恢复, 而另外的26例患者神经功能均处在3~5级, 即为恢复不良, 占53.1%;该批患者中有22例治疗无效死亡, 病死率为44.9%。全部患者中, 出现并发症的共59例次, 最常见的为癫痫, 共有14例次, 占23.7%, 其次是心律失常13例次, 占22.0%, 肺水肿10例次,占16.9%, 肺炎8例次, 占13.6%, 肾功能衰竭以及电解质紊乱各7例次, 均占11.9%。说明该方法可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有接基金半数的患者获得了有效抢救, 而且治疗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也获得了及时的处理。

综上所述, 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实施ICU优化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 该治疗方案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接近半数发的患者因此重新获得健康, 治疗的结局良好, 是一个较佳的治疗方案。

[1]石鑫.ICU常规与优化治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脑复苏情况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6, 4(20):59, 62.

[2]韩毅, 刘涌.重症监护病房优化治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脑复苏的临床效果.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7):890-892.

[3]韩毅, 刘涌.ICU常规与优化治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脑复苏情况的影响.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6(2):69-72.

[4]张明媚.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进行ICU优化治疗对其脑复苏情况的影响.当代医药论丛, 2015(17):236-237.

[5]张慧智, 钱秦娟, 董宏.ICU优化治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脑复苏的疗效研究.中国医学装备, 2015(1):96-99.

[6]邹捍东, 秦清, 姚兰, 等.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的ICU脑复苏优化治疗.临床外科杂志, 2012, 20(11):807-809.

[7]刘剑君.ICU优化治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脑复苏的治疗效果探讨.中外医学研究, 2014(10):43-44.

[8]张建.ICU优化治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脑复苏的临床疗效探讨.医学信息, 2014(35):434.

[9]梁培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治疗进展.中国急救医学, 2012,32(1):80-84.

[10]谢文杰, 叶转仪, 蔡金亮, 等.ICU优化治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意识恢复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8(9):1020-1023.

猜你喜欢

心肺神经功能综合征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Chandler综合征1例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心肺血管病杂志》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考前综合征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