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牦牛养殖技术要点
2018-01-18郭铭华
郭铭华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624200)
牦牛是我国的珍稀牛种之一,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周围,我国的牦牛数量占世界总数量的绝大多数。牦牛生长在海拔3000~5000m的高寒地区,能耐零下30~40℃的严寒。雪域高原地区因常年气温较低,对牦牛养殖来说,最主要的因素是要进行保暖和饲养管理。
1 饲养环境管理
在牦牛饲养时,要重视在本地建立牧草生产基地,种植优质品种的饲草料,或研究优良的牧草,保证牦牛草料的安全性。一般饲草选择燕麦和青稞,甘肃农业大学的草业科学就是全国领头的草业领域国家重点学科,对饲草推广和发展做出极大贡献。另外,在饲养时还要为牦牛建设牛棚,冬季进行保暖,牛棚修建要坚持坐北朝南、保暖御寒、向阳、避风及经济性和适用性的原则。
2 放牧的合理性
根据牦牛的生长习性,牦牛进行放牧育肥时一般要经历100~180d,养殖人员每天早出晚归,中午直接在放牧地点休息,每天的放牧时间保证在12h以上。放牧地点要选择水草丰茂的区域,这样既能保证牦牛吃足,减少活动时间,也能保证牦牛喝足。放牧地点不要距离养殖场太远,最好在4km以内。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将不同性别和年龄的牦牛分群育肥,并根据育肥结果,在冬季前尽早出栏。
冬春季节放牧要坚持 “晚出牧、早归牧”的原则,主要是保证能在中午较温暖的时间放牧,午后让牦牛饮水;同样,放牧位置也要合理选择,如晴天选择山坡,风雪天就要选择山坳、山湾或洼地。放牧时注意牦牛不能在早晨空腹状态下饮水,因为冬春季节牦牛主要食用干式料,饮水尤为重要,在野外放牧牦牛只能刨冰或吃雪来止渴,这样会导致母牦牛流产或者出现消化系统疾病,因此养殖人员需要注意提供牦牛适宜温度的饮水。
天气暖和时进行放牧还要做好配种和育肥工作,增产增效。此时牦牛需要转入夏秋草场或者边远草场放牧,早出晚归,延长放牧时间,增加采食量。同时还要补充食盐,每月每头1.0~1.5kg。另外,要经常更换放牧地点,避免因为同一块草场放牧过度,出现草场退化现象,经常更换可以给饲草休息时间,让饲草恢复生长。
3 牦牛饲养管理
3.1 对犊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养殖过程需要哺乳,一般选择自然哺乳,同时需要合理控制母牦牛的挤乳量,以保证犊牛健康生长。犊牛到2周龄后可适当进食牧草,3月龄左右开始大量进食牧草,在哺乳到6个月时断奶,并注意断奶时的缓冲和断奶后的饲养工作,避免犊牛因断奶而生病。
3.2 适时出栏
选择合适的时间出栏可以保证经济收益,避免牦牛掉膘。一般在秋末,因为此时是牦牛增重的高峰期,需及时将育肥情况好的犍牛及时出栏。另外,还要根据冬春草场的情况及养殖场储备的草料情况,合理安排牦牛的存栏数,在确保母牛、种公牛和后备牛数量的前提下,将病、残、弱、老及失去繁殖能力的牦牛及时出栏或处理,保证经济收益。
3.3 冷季补饲
冷季要补饲,根据牦牛生长情况制定科学的补饲方案,并储存足够的草料。越早补饲,牦牛落膘越迟,因此,在进入冬春草场放牧后的1个月内,需要适当补饲,对育肥差的牦牛多补,气温低的时间多补,暴风雪天需要日夜补饲。同时还要注意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添加剂,为牦牛生长提供全面营养。
4 繁殖管理
如果进行人工授精也需要培育品质优良的种公牦牛,制定好选种选配计划,在合适的时间进行人工授精。如果自然繁殖要注意种公牦牛的饲养管理。牦牛本身是自然交配,配种时公牦牛的体力消耗较大,在配种结束后可能出现体弱、膘差等问题,所以,要加强对公牦牛的饲养管理,定期补饲 (一般每天或隔天),补饲富含蛋白质的精料或青干草料;如果公牦牛精神比较差,还可以补饲脱脂乳或者奶渣。
5 防疫保健
疫苗要选择品质好、有效的疫苗,特别是对于炭疽和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防疫,要尤为重视。对于牦牛的接种时间一般选择在每年的5~6月份,此时进行防疫可有效提升牦牛的免疫能力。另外,就是防止兽害和冻害,兽害主要是狼,放牧时要安排猎犬或牧民保护,将公牦牛放在外围,减少损失。风雪天要注意引导牦牛加强活动,保证血液循环,避免冻伤腿、腹下器官或导致妊娠母牛流产。
6 结语
总之,牦牛养殖大多数是靠草地饲草获取营养,养殖时要注意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草场和饲养管理措施,以保证养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