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临床仔猪腹泻诊治及防控措施分析

2018-01-18吴寅芳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益生菌母猪仔猪

吴寅芳

(江苏省宜兴市屺亭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214213)

仔猪腹泻是临床多发的典型性多因素疾病,主要发生于1~3月龄仔猪。由于仔猪尚未建立完整的免疫系统和稳定的微生态系统,自身抵抗力较低,对外界刺激敏感,极易引起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腹泻。加之一些物理影响,也会造成消化不良性、应激反应性腹泻。各种因素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既相互影响,又互为因果,常呈多重感染或交叉混合感染。引起本病发生的病因复杂,导致临床诊断与防治困难,对疫病诊治不能有的放矢,贻误最佳诊治时间,甚至引起猪圈内仔猪全部感染死亡。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提高仔猪成活率已成为养猪业生产的一项重要课题。

1 案例诊治情况

1.1 基本情况

宜兴市某养猪场,存栏母猪80多头,据现场介绍,2018年2月10日猪场开始出现奶猪腹泻,发病主要集中于初产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高达60%,致死率达85%以上。仔猪在出生后第二天,先呕吐后腹泻,很快死亡。期间用过抗生素、抗病毒药等治疗方案,无任何效果。

1.2 临床解剖症状

仔猪呕吐物呈白色,胃内充满凝乳块,肝脏变性,色淡发黄;胆囊充盈,内含稀薄、黄色内容物,或胆囊萎缩,有少量内容物;肾脏肿大变性,表面有数量不等的针尖状出血点;肠壁变薄,内容物稀薄,个别有气体;脑膜水肿充血;淋巴结肿大,个别有出血。

1.3 应急治疗方案

立即采用仔猪保温箱,其底板用加热水泥板。同时对发病仔猪注射全康每天每头3ml,连续用药3d,并口喷杆诺泰。母猪口服黄连解毒散,按每吨饲料添加2kg混合内服。经过10d的应急治疗,病情得到控制。

1.4 后期长效防控方案

经过以下几方面综合防控措施的实施,3~4月期间,猪场内25头母猪所产仔猪,仅极个别发生黄白痢,肌注格得全康和抗生素即痊愈,未因仔猪腹泻而死亡。

(1)改善仔猪的生长环境,改良母猪产房 (含仔猪保育箱)。仔猪保暖除保温箱保暖外,再加上地暖保温。

(2)确保母猪免疫到位。按免疫程序做好母猪相关疫病(如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的免疫工作。建议母猪每6个月接种一次普莱柯高效猪瘟疫苗,每4个月接种一次梅丽亚伪狂犬疫苗,母猪配种前,接种一次细小病毒疫苗。

(3)采用益生菌作为预防性保健措施,从而提高母猪、仔猪抵抗有害菌的能力。母猪饲料中常年添加乳丁宝 (益生菌),每头母猪产前7d,母猪口服黄连解毒散,按每吨饲料添加2kg混合内服。仔猪出生后,预防性使用口喷杆菌肽 (益生菌制剂),仔猪断奶后,饲料中添加乳丁宝,每吨饲料拌一包(500g)。

(4)消除霉菌毒素影响。母猪、仔猪所用的饲料,除营养达到生长要求外,保证新鲜无霉变。母猪饲料中添加梅源清(饲料霉菌毒素吸附剂)。

2 结论与讨论

(1)由于仔猪腹泻发病机理复杂,治疗难度高,仔猪腹泻的综合预防是研究重点。要加强饲养管理,持续保持猪舍的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保证母猪产床和仔猪保育箱的保温、清洁、干燥、卫生;要多项防控措施综合运用,按母猪生产周期为时间轴线,协调安排到每头母猪,母猪于产前1周转入配备地暖和湿帘的产房,仔猪则在产房内出生、哺乳到断奶,以完成整个防控周期,达到综合防治效果;要抓苗头,个体早治早防,同期未发病猪群进行选择治疗。

(2)母源抗体是初生仔猪至断奶前的主要保护来源。通过免疫母猪,使仔猪通过母乳而产生被动免疫,是预防病毒性腹泻的可靠措施。

(3)仔猪肠道在出生前是无菌的,出生后24h内逐步形成肠道微生态系统 (包括大肠杆菌、乳酸菌、小梭菌和酵母菌等)。其中肠道内乳酸杆菌占优势有助于健康,致病性大肠杆菌占优势会导致胃肠道菌群失调则引起腹泻。因此,用益生菌对母猪和初生仔猪进行预防性保健,可有效调节肠道平衡,减少腹泻的发生。

(4)饲料是提供母猪和仔猪营养因子的来源,妊娠母猪营养不良可影响胎儿发育,继而引起出生后发育不良和抗病力下降,仔猪营养不良也会导致抵抗力低而腹泻。因此,确保母猪、仔猪摄入足够的营养,也是防止仔猪腹泻的重要环节。

(5)在仔猪腹泻治疗中,以往一般采取西药 (青、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疗效不好,且治疗后病情较易反复。随着对仔猪腹泻发病机理的逐步研究,在采用西药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和环境消毒,效果比单纯用西药要好得多。中医理论认为家畜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当其完整统一性受到病因的作用而发生病变时,表现为阴阳失调就会出现疾病。所以中西药结合治疗仔猪腹泻病时,临床治愈率可明显提高。

猜你喜欢

益生菌母猪仔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进猪生长和健康
益生菌别贪多
神奇的小小肠道益生菌
中国益生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