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方法措施
2018-01-18蒋成银
蒋成银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36200)
猪人工授精是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猪养殖技术应用,在现代化养殖技术中属于比较重要的技术环节,有利于猪养殖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母猪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高优良公猪的利用率,减少疾病传播,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猪繁殖效率。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措施做简单分析,供养殖用户参考。
1 母猪的选种和管理
1.1 选留良种母猪
许多养殖户对良种母猪的选择并不是很重视,尤其是在仔猪行情好的时候,留猪数量较多,导致母猪质量退化,如此不仅会导致猪的生长速率变慢,同时还使母猪排卵不规律,受胎率及产仔率随之下降。所以,进行良种母猪十分必要。一般情况下,本地母猪对于当地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达到性成熟的时间比较早,发情持续时间比较长,可以有效应对当地各种刺激干扰;而引进的母猪正好相反,对环境适应性较差,在配种时首先不应过早,最好在8月龄之后,如果是引进的母猪在其发情期间要尽可能地减少外界环境的刺激。
1.2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母猪发情时间并没有明显的季节之分,在各阶段均有发情可能。所以在其生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尤其是在配种阶段要格外注意,在这个阶段保证营养充足可以促进母猪发情时间,并且可以提高人工授精受胎率。如果是发育不良或者是瘦弱多病的母猪其初次发情的时间比较晚,没有明显的发情表现,无法合理掌握时间。所以对瘦弱的母猪要加强营养,可以过一个发情期之后再进行配种。饲养时要多喂食青绿饲料,加强母猪运动,增强瘦弱母猪体质[1]。
2 种公猪的选种和管理
2.1 选择品种优良的公猪品种
种公猪必须挑选国内外原种或一级良种猪场繁育,并经鉴定合格的优质种公猪。在进行公猪选择时要选择体型均匀,体质坚实,生殖器发育正常并且具有明显生殖特征的优良品种。后备公猪在达到性成熟之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体成熟,在达到体成熟之后才可以配种。
2.2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决定种公猪的生产性能是营养,所以在喂食过程中要保证稳定、合理的营养搭配,并保证饮水充足,及时清理剩料。饲料的营养水平过高会导致脂肪沉积量比较大,饲料水平过低无法保证充足营养摄入,导致公猪消瘦。同时应为公猪提供清洁、干燥、通风优良、舒适的环境。对种公猪每半年进行一次血清学检测,及时淘汰老龄种公猪及配种繁殖力低的种猪。
3 提高技术人员的水平
猪的人工授精是技术性比较强的一项工作,需要操作水平比较高的技术人员来操作,所以要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在采精、精液处理、稀释及发情鉴定等方面都要考虑周到,为提高母猪受胎率奠定基础。
3.1 采精
在采精之前首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做好严格的消毒处理,保证精液质量,避免污染。采集过程中必须戴手套,不要前段的精液。采精结束之后做好记录工作,并尽快交给实验室做好后序处理。控制好采精频度,以保证精液质量。
3.2 检查精液品质
精液采集结束之后要立即进行精液品质的检查,检查项目包括精液的色泽、气味、活力、密度等方面。正常精液的颜色应该是乳白色或者是浅灰色,气味略有腥味但没有臭味,并确定精液密度是否合理[2]。
3.3 精液稀释
精液采集之后如果检查合格应尽快稀释精液,采集的精液储存时间不应超过30min,稀释液和原精液进行混合时应保持环境的一致。
3.4 严格进行消毒处理
整个采集过程及处理过程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无菌操作是提高母猪受胎率的一个基础保证,所有有可能接触到的相关器具都要进行严格消毒,如果消毒不规范,很可能导致母猪子宫内膜炎等炎症,影响母猪受胎率。
3.5 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
做好母猪发情鉴定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最佳输精阶段,保证人工授精效果达到最好。一般初产母猪发情的表现比较强烈,持续时间也比较长,随着母猪年龄的增加,这一表现将会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