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春秋季集中防疫存在问题、原因及建议
2018-01-18唐维英余华君周方永郝彦龙诸婷婷杜曦
唐维英 余华君 周方永 郝彦龙 诸婷婷 杜曦
(1,重庆市江津区李市畜牧兽医站 402274;2,重庆市江津区油溪畜牧兽医站 402285;3,重庆市江津区畜牧兽医局 402260)
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防控动物重大疫病,各地零星的疫情仍有发生,与现行的动物春秋季集中防疫有密切联系。虽然目前养殖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但春秋两季集中防疫行动仍然是山区防控动物重大疫病的重要手段。
1 现状
1.1 工作范围
主要有宣传、免疫接种、消毒等内容,其中免疫接种是重点,也是难点。
1.2 免疫病种
以国家规定的一类传染病为主,各地情况不同,免疫病种、免疫病种血清型都有所不同,常见猪口蹄疫、牛羊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禽流感、狂犬病等。
1.3 工作时间
春防为每年3~4月中下旬,秋防为每年秋月到10月中下旬,除狂犬病通常只在春防时开展外,其余病种春秋季都要开展。
1.4 开展程序
通常情况下,以社为单位,由1名村社干部 (带路、协助消毒、负责免疫密度)、1名防疫技术人员 (负责免疫接种)、1名畜牧兽医站 (负责表册填写及监督防疫情况)组成的防疫小组逐户开展工作。
2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免疫密度达不到规定要求。国家规定强制免疫病种春秋季集中免疫密度要达到100%,由于以下两方面因素往往导致免疫密度达不到规定要求。一是主观因素。防疫小组人员往往是选择到家畜、犬只养殖户,单纯散养家禽户忽略不计,即使到场到户也存在 “畜禽大了不打、小了不打、不大不小担心影响采食的不打”现象。部分曾经发生过免疫副反应的养殖业主不愿意接受免疫接种。二是客观因素。家畜通常是圈养的,即使业主不在家,电话沟通后,还能免疫接种,家禽和犬只往往是放养,尤其犬只容易伤人,在无主人的情况下是无法完成免疫接种的,后续补免工作存在同样的困难。
(2)消毒存在 “走过场”现象。多数养殖户未及时清理圈舍,粪污堆积在圈舍内,消毒人员也只能在粪污上喷洒药物,导致消毒效果减弱,加上养殖户平时无消毒意识,都是等到春秋季集中消毒才进行,半年消毒一次是根本达不到消毒效果的。
(3)免疫效果不够理想。一是疫苗冷链存在漏洞,导致免疫效果得不到保障。疫苗从省市到区县、乡镇的冷链运输及省市区县冷链保存问题较少,但乡镇保存及防疫员领用上面临的风险较大。停电对疫苗保存是很大的挑战,乡镇又经常面临停电的窘境,多数乡镇畜牧兽医部门并未配备发电机组来应急。部分防疫人员在领用疫苗时未及时更换冰袋,也会增加疫苗实效的风险。二是免疫密度不达标,存在防疫死角。虽然有严格的免疫密度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免疫密度达不到要求的情况,这就为疫情留下隐患。三是接种方法欠妥,抗体效果差。如部分防疫员在接种同一种畜禽时采用同一型号针头,出现针头过大、过短、过长等问题,导致疫苗漏出或者无法达到规定部位;部分厂家生产禽流感-新城疫二联苗是冻干苗,可以采用饮水、拌料,但在习惯这种免疫方式后,仍然以拌料、饮水方式使用禽流感油乳剂苗。
(4)监测结果无法完全反映免疫效果。随机采样,盲样检测是监测免疫结果的最好手段。由于散养户饲养量少随机采样难度大、规模养殖场 (户)担心应激而不配合采样、基层畜牧兽医部门面临考核选择性送样等原因,导致样品无法真正做到随机抽取,监测结果也就存在一定的偏差。
3 建议
(1)改变现行模式,完善监管制度。现在的防疫队伍都是散兵游勇,无组织、不规范,主管部门在聘用时还存在安全、福利待遇、信访稳定等问题。可考虑单个乡镇或者区域性乡镇联合成立由社会管理的专业公司,将动物诊疗、阉割、防疫等经营性业务全部交给公司处理,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只负责业务监管,这样既能实现公益性和经营性分开,还能保障免疫效果。
(2)淘汰关闭不规范场 (户)、建立标准养殖体系,确保防疫主体责任落实。原则上是逐渐淘汰散养户、关闭不规范养殖场 (户)、全面推行标准化养殖,让养殖场切实履行好动物防疫主体责任,畜牧兽医部门做好监管工作。一是散养户在逐渐萎缩的情况下积极引导发展规模养殖场,主管部门督促养殖场做好日常防疫工作。二是在环保、土地、效益等压力下,对养殖行业进行大洗牌,逐步取缔关闭不规范养殖场 (户),保留和发展有实力并愿意长期从事养殖的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自觉形成标准化养殖体系。
(3)做好日常补免。在现行情况下,做好日常补免工作尤为重要。一是加强防疫员管理,要求防疫员做好阉割免疫及相关记录,并随机抽查,对不按规定执行的,予以批评教育甚至取消乡村兽医资格。二是加强雏禽免疫管理,要求雏禽经营户在场内做好疫苗接种,上市前提前申报,安排人员到交易市场督促其做好补免工作。三是开通补免渠道,受理养殖户补免要求,安排人员进行集中补免,尤其是犬只接种。
4 小结
山区由于道路崎岖、人员分散、散养户多、规模程度低等条件限制,即使防疫人员进村入户做工作,但在实际操作时,仍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要求防疫人员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深入到山区的每个角落,尽量完成免疫任务,降低动物疫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