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岩市地方品种保护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8-01-18李应丰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保种场武平县上杭县

李应丰

(福建省龙岩市畜牧站 364000)

地方品种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优点,但因生长速度慢、没有优质优价市场价格支撑的条件下,经济效益不高,许多地方品种一度濒临灭绝。地方品种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灭绝,将愧对祖先。龙岩市地处福建西部,东西长约192km,南北宽约182km,总面积19050km2,占全省陆地面积的 15.7%。其中山地 14964km2,丘陵 3101km2,平原985km2,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平均海拔652m,境内溪河众多,分别属于汀江、九龙江北溪、闽江沙溪、梅江水系,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8~20℃,雨量充沛,平均降水量1031~1369mm;日照时数1804~2060h,全年无霜期达300d以上,适宜动植物生长,属客家人聚居地,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条件,加上客家人勤劳智慧、吃苦耐劳,经过千百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许多适应性强的地方品种。品种涵盖猪、鸡、鸭、兔,由于早先交通条件闭塞,这些品种得到较好的保存,其丰富而独特的遗传多样性并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的认可,其中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有槐猪、河田鸡、连城白鸭,列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有龙岩山麻鸭、象洞鸡、闽西南黑兔、官庄花猪、福建白兔,地方品种数占全省列入省以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9个品种的27.6%。

1 地方品种保护开发利用现状

龙岩市充分利用地方品种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做好保种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品系选育和产业化开发利用,打造特色产业发展链条,建基地、立标准、创品牌为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农业增效做出较大贡献。

1.1 保护现状

目前全市8个地方品种都采用活体保种的方式进行保护。

1.1.1 槐猪

原产地上杭县,分布上杭县各乡镇和漳平市部分乡镇,福建省上杭县绿琦槐猪育种场 (上杭县太拔镇),为2008年农业农村部首批授牌国家级槐猪保种场,饲养基础母猪104头、公猪16头、8个血缘。

1.1.2 官庄花猪

原产地上杭县官庄乡,目前存栏179头其中公猪6头、母猪44头,主要分布在官庄、才溪和溪口乡,没有建立保种场,依托养殖户进行保种。

1.1.3 龙岩山麻鸭

原产地是新罗区的龙门、小池和大池镇,主要分布在新罗区、漳平市,其他县也有饲养,新罗区适中镇建有龙岩山麻鸭原种场进行保种,存栏基础种群1815羽、55个家系。

1.1.4 连城白鸭

原产地连城县文亨镇、北团镇,现各乡镇都有饲养。1995年经福建省农业厅畜牧局批准建立 “福建省连城白鸭原种场”担负连城白鸭保种育种,提纯复壮工作,存栏基础种群750羽、50个家系开展品种资源保护,确保品种特征和遗传性能不退化,目前,连城白鸭品种杂化率为0.1%与保种前相比下降了4.9%。1.1.5河田鸡

原产地长汀县河田镇,主产区在长汀县,全市各乡镇农户都有养殖,长汀县策武镇建有保种场存栏基础种群3700羽、60个家系,由于策武毗邻城区,保种场已列入开发区,目前已在河田镇重新选址经专家论证建设新的河田鸡保种场。

1.1.6 象洞鸡

原产地武平县象洞镇,主要分布在武平县乡镇和与武平接壤的周边乡镇,武平县十坊镇建有象洞鸡保种场,存栏基础种群480羽、40个家系。

1.1.7 闽西南黑兔

原产地上杭县通贤镇,主要分布在上杭县各乡镇,上杭县通贤镇建有保种场,存栏基础种群570只、7个血缘。

1.1.8 福建白兔

原产地武平县武东镇,主要分布在武平县各乡镇,目前在武平县武东镇规划建设保种场。

1.2 选育现状

各保种场在保护地方品种遗传性能稳定的同时,积极利用地方品种的优良基因进行品系 (品种)之间杂交选育,培养优质高产的配套系 (杂交品种)。

1.2.1 龙岩山麻鸭

龙岩市山麻鸭原种场开展山麻鸭的高产系选育,建场以来先后培育成功 “山麻鸭高产系”、 “山麻鸭配套系”、 “麻羽山麻鸭配套系”等优质高产蛋鸭新品系、配套系选育等3项科研课题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龙岩山麻鸭高产系500日龄产蛋299.2枚,产蛋重19.2kg,饲料转化率3.05:1;配套系500日龄产蛋345.4枚,产蛋重25.12kg,饲料转化率2.65:1[1],麻羽率从40%~50%提高到95%以上,解决了山麻鸭配套系存在羽色混杂的难题,为龙岩山麻鸭的发展,提高养殖户效益做出积极的贡献,制定了福建省地方标准 《龙岩山麻鸭综合标准》、《龙岩山麻鸭品种》获农业农村部颁布行业标准,目前龙岩山麻鸭有高产系38个家系1800只,配套10个家系1500只。

1.2.2 连城白鸭

连城白鸭建立60个选育家系常年开展群体选育工作,目前,通过选育500日龄产蛋量可达275枚与选育前相比增加了28枚,养殖原种1万套,年可供父母代种鸭100万羽,制定了《连城白鸭饲养技术标准》。

1.2.3 槐猪

目前,正在尝试与其他地方猪种开展杂交组合,提高槐猪的瘦肉率和经济效益。

1.3 开发现状

全市8个地方品种分布在5个县 (区),新罗区有龙岩山麻鸭,上杭县有槐猪、官庄花猪、闽西南黑兔,武平县有象洞鸡、福建白兔,长汀县有河田鸡,连城县有连城白鸭,每个县(区)都根据本品种特点制订了加快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专门机构出台扶持政策和扶持资金,培育了新罗区红龙禽业公司、长汀河田鸡公司、龙岩市通贤兔业有限公司、上杭儒溪槐猪有限公司、武平凤奔象洞鸡、连城原态农业等一批利用地方遗传资源开发的龙头企业。据统计2017年底全市规模养殖地方品种养殖场 (户)244户,出栏槐猪1.5万头、官庄花猪450头、河田鸡600万羽、象洞鸡300万羽、连城白鸭320万羽、龙岩山麻鸭苗450万羽,闽西南黑兔50万只、福建白兔20万只,产值15.5亿元占全年畜牧业总产值143.7亿元的10.8%,按全市农业人口150万人计算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1.3.1 上杭县

制定 《上杭槐猪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出台了槐猪、官庄花猪、通贤乌兔产业发展扶持优惠政策,在饲养、专卖店销售、品牌建设给予补助;注册有 “上杭槐猪”、 “双吉”、 “禾豚”等商标和猪肉品牌;制定了 《槐猪饲养标准和无公害养殖操作规程》和 《槐猪质量标准》。引进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杭成立傲农槐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计划投资5.25亿元,实行槐猪专用饲料、种群保护、育种扩繁、商品化养殖、有机肥生产、肉品加工等全产业链开发,推动槐猪产业发展,项目建成后年出栏槐猪20万头产值50亿元。通过龙岩市通贤兔业有限公司、上杭鑫源乌兔专业合作社、上杭县炳祥通贤乌兔养殖场、上杭县诗龙兔业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大产能,今年预计出栏闽西南黑兔63万只。

1.3.2 长汀县

制定 《河田鸡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引进工商资本成立河田飞鸡 (长汀)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在优化养殖的基础上扩大河田鸡销售、帮助农户增加收入,并致力于推动中国河田鸡养殖品牌化、产业化提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开展线上、线下品牌营销,开发河田鸡系列产品,预计今年河田鸡出栏700万只,同比增长16%。完成 《河田鸡美食特色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根据规划河田鸡美食特色小镇——河田镇核心区面积1.32km2,总投资约30亿元,建设周期3年,建设娱乐休闲区、综合生产区、散养种植区、科教休闲区。

1.3.3 连城县

印发 《加快推进连城白鸭产业化发展实施意见 (修订)》,出台 《加快连城白鸭产业发展奖励扶持措施》,成立白鸭研究所和产业办推进连城白鸭产业化发展,注册有 “双黑”、 “黑足鼎”、 “黑丫头”等商标,扶持连城明源白鸭养殖合作社和福建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养殖场开展标准生产扩大产能和开发加工产品、打造品牌,今年预计出栏连城白鸭400万羽,同比增长25%以上。

1.3.4 新罗区

制定了 《龙岩山麻鸭 “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鼓励生猪退养户转产养殖龙岩山麻鸭,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推广网上旱养和节水喷淋养殖技术。在 “十三五”末建设5个龙岩山麻鸭种场,20个示范基地存栏60万羽、年存栏150万羽,提供商品蛋9000t,年供鸭苗3000万羽的规模,实现产值3亿元[1]。

1.3.5 武平县

印发 《武平县2018-2020年象洞鸡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出台加快象洞鸡、福建白兔发展和开展激励扶贫实现方案,依托武平县远耕象洞鸡养殖开发有限公司,武平茶头岭白兔养殖场带动贫困户养殖象洞鸡和白兔实现脱贫致富;扶持武平县金永城农牧有限公司,福建红辉农牧有限公司带动当地养殖户新增养殖,促进象洞鸡屠宰、物流、冷链加工项目的生成落地,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发展,预计今年象洞鸡出栏380万羽、福建白兔26万只。

2 存在问题

2.1 技术力量薄弱

龙岩市8个地方品种6个建有保种场,但有专职技术人员的只有3个场,其余都是兼职或挂职的技术人员。

2.2 资金投入不足

保种场基本靠出卖种苗、淘汰种畜禽的收入维持正常运行,部级、省级的保种经费仅够勉强维持一个保种群体,但无法每年持续下拨,设区市和县未将保种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经费的不足导致一些品种无法规范地开展保种和选育,保种基地设施建设水平也一直处于落后状况。

2.3 体制机制不顺

现有的保种场有属局直管的事业单位,也有产权属局承包给企业保种,还有就是完全由企业进行保种,主管部门负责监管指导。

2.4 保种与开发不协调

有的保种场是保种很到位,开发利用不足,导致产业没有做大,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保种。有的对品种则过度开发只顾眼前利益商业化程度高,偏废纯种保护,导致品种杂化、退化。

2.5 记录不完善

保种场配种、用药、免疫等生产记录不完善,选育和世代记录等资料归档不规范、不齐全。

2.6 环保压力大

在整顿养殖业污染的大环境下,特别是对生猪、鸭保种场的粪污排放要求非常严格,稍微没有做好就会被处罚,前一段一个原种鸭场生化塘的水外排就是磷超标一点点,被环保部门处以重罚,并要求减栏。

2.7 运转困难

地方品种保护因采取纯种繁育,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虽然肉质鲜美,但价格高消费群体有限,加上地方品种销售区域的局限性,因此保种场靠自身收入维持正常运转困难。

3 发展对策

3.1 提高对地方品种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认识到地方品种保护是 《畜牧法》赋予地方政府的职责;其次地方品种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一旦灭绝,愧对祖先;第三,拥有地方品种是发展县域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资源,发挥利用好地方品种就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特色地方品种养殖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短平快”的好项目。

3.2 加大对地方品种保护的宣传力度

进一步宣传贯彻 《畜牧法》及配套法律法规,利用电视、广播、微信等平台宣传地方品种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地方品种营养丰富美味保健的功效。

3.3 制订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

承担地方品种保护的县 (市、区)政府要制订详细的地方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规划涵盖保种的技术路线、技术支撑、资金支持;开发利用的方向、品牌建设、包装设计、营销方案等,地方品种开发利用以做强做优适度规模为方向,不要无序盲目追求养殖量,要以优质优价,美味特色、安全保健为亮点来占领市场。

3.4 创新体制机制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到保种事业中来,引导拥有资金技术和市场开发实力的龙头企业,建立政府+公司+养殖户的模式,由政府进行地方品种保护,提供优质的种质资源给公司进行产业化开发利用,公司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饲养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统一注册品牌和包装、策划营销方案,养殖户按公司要求和标准进行养殖,产品由公司回收统一销售。

3.5 完善机构建立地方品种性能测定和数据库

省、市、县畜牧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地方品种保护工作,制定相应的保种技术线路,定期开展每个品种的性能测定、建立完整的数据库,监测每个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变化情况,防止品种退化和杂化。

3.6 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定期组织遗传育种专家对保种场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指导督促他们完善各种记录和生产数据,写好每世代的育种工作小结。

3.7 加大资金投入

地方品种保护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必须有政府的支持和相应的资金投入。保种场每年要及时向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汇报保种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争取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市、县 (区)政府应将辖区内的保种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3.8 协调好保种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地方品种保护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保种,而在于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这就要正确处理好保种与开发的关系,既要保持原种的品种特征,又要针对市场需要,在保护好原种的遗传特性的同时,开展品系选育并进而开展杂交利用开发提高经济效益,通过产业化发展能更多地投入资金做好保种工作。

3.9 加强科技支撑推广先进技术

为了保持地方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应提供地方品种原有的生态环境,但在环保压力严峻得形势下,必须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集约化饲养设施设备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如生猪的漏缝地面养殖,水禽网上旱养等新技术和负压通风等新设备,条件成熟时开展基因库保种技术,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将地方品种保护好、发展好,并将产业做强做大做优。

猜你喜欢

保种场武平县上杭县
ALL IS WELL
保种育种场种牛编号方法与应用
福建省武平县顺发纸业首台卫生纸机成功开机
山西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现状与对策
The listening difficulties in Chinese EFL classrooms and the basic skills to improve their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上杭 上杭县创新财政投入机制促进贫困村如期脱贫
青春闪光 何惧病痛——记上杭县官庄民族中学老师陈小燕
武平县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倍增计划
上杭县儿童友好家园开展“陪孩子一起长大”公益活动
中华蜜蜂保种保护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