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喷施优化措施
2018-01-18吴晔
吴晔
(天水市果树研究所,甘肃天水741002)
近年来,化肥、农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这些物质在给人们带来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危机,如土壤侵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人畜中毒等负面影响。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人畜健康。
病虫草害伴随着农作物的整个生产过程,目前农药仍然是防治病虫草害的重要方法。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农药投放量,优化农药使用方法,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降低农药的负面影响,实施精准施药,是目前农业可持续生产方式的有效措施。
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特点,人们往往采用不同的农药喷施方法,按照药剂分散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喷雾法、熏蒸法、包衣法、树干注射法、土壤消毒法以及化学灌溉法。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人们很难把被防治害虫或病源菌作为农药作用靶标。因此在这些方法中,常用的是喷雾法。农药喷雾法是液态农药在空气中分散,把作物株冠层作为农药雾滴沉积的靶标,从而达到防治目标[2]。喷雾法直接接触生物体,操作简单、防治效果显著,农药使用量相对较小,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时间最长、应用范围最广的方法[3]。
1 喷雾技术发展现状
1.1 技术亟待优化
由于我国农药科学使用知识普及范围小,果农对于施药器械对农药药效和成本的影响认识不足。药械选择随意,农药使用技术落后,导致农药流失严重,不仅浪费了大量农药,影响了防治效果,而且还增加了生产资料投入,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改善优化喷雾技术显得尤为迫切。
1.2 机具更新缓慢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约90%的喷洒工具是仍以手动和小型机械为主,依靠喷嘴喷出时的动能和空气运载再加上重力喷洒到靶标植物上,并附着在其表面。这种喷洒器械的技术性能会造成压力波动,使喷雾器的流量、雾滴大小不一致,不能保证喷雾的均匀性,使作物表面附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4]。
另外,喷雾雾滴均匀性对喷雾质量有直接影响,特别是喷洒杀虫剂,由于昆虫的迁移性,喷药少或没喷到药的地带就成了害虫的集聚区域,随着农药分解挥发,此地就会成为新一轮害虫的发源地。
1.3 观念有待转变
我国在农药使用的技术理论和技术措施上的研究严重不足。人们一直认为农药使用只是简单的称量、配制的药理学问题,农药使用技术仍然停留在大雾滴水平上,因而出现药液在叶片雾滴超过“流失点”而随即发生流失,导致叶片持有量大幅下降。
2 提高农药施用效果的措施
2.1 农药产品选择
农药品种选择遵循优先选用生物制剂,在生物农药无法控制时再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产品的原则。
可湿型粉剂是在粉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剂型,改进了粉剂使用时受地面气流的影响容易飘失、浪费药量、污染环境和对人们健康影响较大的缺点。乳油在我国是用量较大的一个剂型,它的残留时间较长,特别是在蔬菜和果树上更要严格控制施药时间。悬浮剂粘附于植物表面比较牢固,耐雨水冲刷,药效较高;在水中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悬浮性,适用于各种喷洒方式。
2.2 喷雾机械器具的选择
在世界范围内,居主导地位的喷雾方法还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液体压力喷雾。这种喷雾机具的优势在于能够降低雾滴粒径,显著提高农药的剂量传递效率,农药雾滴在农作物叶片表面更好沉积分布。用细小雾滴取代大水量粗雾喷洒,并且研究选择合适的喷头型号和喷雾压力,无论整体喷雾机械,还是机械元件、主要零部件,如喷嘴、旋水板等都值得精艺求精[5]。
2.3 优化喷雾技术
优化喷雾技术目的在于能够提高农药在农作物冠层的沉积分布,让农药由喷雾形成的雾滴在农作物叶片上达到一定的沉积密度,减少农药流失,喷雾优化措施可通过下述途径来实现。
2.3.1 降低雾滴粒径
降低雾滴粒径可以显著提高农药的剂量传递效率,这是因为细雾喷洒,农药雾滴粒径减小一半,同样体积的药液所形成的雾滴数目将增加8倍,农药雾滴在植物叶片就能更好的沉积分布。
2.3.2 降低雾滴飘移
无论出于经济、环境还是安全的原因,飘移都是无益的,应将其降低到最低限度。影响飘移的因素很多,雾滴的原始尺寸是最主要的,雾滴越小,顺风飘移就越远,危险性就越大。小雾滴由于质量轻,在空气阻力下,下降速度不断降低,常常没有足够的向下动量到达靶标,更易受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蒸发后更小,可随风飘移很远。
风速、风向及施药地点周围的气流稳定性则是引起飘移的重要因素[6]。风速影响着农药雾滴的运动扩散,风速越大,小雾滴脱靶飘移就越远。研究发现,一定的风速更有利于提高雾滴的沉积效率,1~4m/s的风速有利于雾滴在生物靶标上的沉积。而生产实践中,常常需要根据风速状况来进行田间喷雾作业的决策。有时低风速特别是垂直风引起的逆风,会引起小雾滴在大气中悬浮在大气层中飘行到很远的区域,造成更大的药害。农药在从药液箱向作用靶体传递的过程中,漂移导致其有效利用率很低。实验表明,采用风送喷雾器在梨园和苹果园喷洒杀菌剂,29%~39%的药液流失到土壤中,20%~45%的药剂飘失出区域,在春季果园喷雾,只有30%左右的药剂沉积分布在果树冠层区域内。
果园所在地块的地理环境,形成的小气候、特殊气流都是考虑因素。温度和湿度影响蒸发飘移的雾滴数量。在任何气候条件下,都会有蒸发飘移,但高温干燥的天气会大大增加雾滴的蒸发飘移。当温度过高时,农药易融化、分解、挥发;而当湿度过高时,不利于农药降解,容易造成残留[7]。所以说,飘移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3.3 调节表面活性剂及喷施角度
农药药液的表面张力、药液与靶标的接触角度等因子,与其在靶标上的沉积量和防治效果密切相关[5]。一般来说,调整药液的表面张力以及叶片上的接触角,就可以使其在作物叶片上形成最佳沉积。从而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即减少液滴弹跳次数,增加叶片沉积量;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一定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待。根据作物特点,如果树栽植密度、株距及植株形态、冠层特点确定喷雾角度,可以提高农药雾滴在植株冠层沉积分布的均匀性。
农药雾滴与叶片表面撞击时,会发生弹跳现象。农药雾滴在作物叶片沉积滞留的过程,是取代作物叶片表面的气、固界面变为液、固界面的过程,由于药液的表面张力使雾滴收缩,农药雾滴就不能很好地在作物叶片沉积分布。添加表面活性剂,会减少液滴的弹跳次数,增加农药在叶片上的沉积量[8]。
目前农药生产中,为了使制剂符合理化性状检测要求,一般情况都会添加表面活性剂,但从农药喷雾和农药沉积分布来看,相当数量农药制剂中表面活性剂的添加显得不足,其用水稀释后药液的表面张力通常很大,在植物叶片表面不能形成很好的沉积分布,容易发生雾滴“滚落”,导致农药流失。
同为自然界的生物体,病虫草害伴随着农作物的整个生产过程,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适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来改善农药的使用现状。在果树生产技术推广的同时,依据“科学监测→正确选药→合理混配→适时防治→精准施药”的流程。既着眼于农药使用全过程,又针对关键技术的主要问题、各节点技术的配合使用,以达到农药使用技术的整体优化。优化农药喷雾技术致力减施增效,倡导农药使用安全的绿色发展之路[9],加强果品生产中的生态文明意识,努力应用、践行,能够推动果品生产在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上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卜元卿,孔源,智勇,等.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控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02):63-64.
[2]张浩,王岩,逯忠斌.农药使用技术 [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3]刘卫红.利用喷雾法施用农药的技术要点 [J].甘肃农业,2003,(11):73.
[4]赵占用.农药喷雾技术[J].西北园艺,2017,(02):11-14.
[5]袁会珠,王忠祥,孙瑞红.喷洒部件及喷雾助剂对担架喷雾机中的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J].植物保护,2010,(01):106-109.
[6]曾爱军.减少农药雾滴漂移的技术研究 [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7]王晓楠.农药雾滴飘移及减飘方法研究 [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7.
[8]洪晓燕,张天栋.影响农药利用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J].中国森林病虫,2010,(05):41-43.
[9]张倩倩.浅议我国农业化学农药使用安全的绿色发展之路[J].山西农经,2017,(2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