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后期管理关键技术
2018-01-18李正成
李正成
(河北省怀来县农牧局 河北 怀来 075400)
马铃薯营养全面,是世界第三大主粮作物。我国2014年确定的马铃薯主粮化和主食化发展战略将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支撑我国粮食安全。2013年,我国种植面积达577.5 hm2,总产量8 898.7万t,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占世界的比重分别达到29.7%和24.2%,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马铃薯单产仅为15.4 t/hm2,是世界马铃薯平均单产的81%。我国马铃薯产量还有极大增长空间。
1 块茎膨大期要尽量错开当地高温高湿气候阶段
1.1 马铃薯是半耐寒性作物,喜欢冷凉的气候,10℃~15℃对幼芽的生长最有利,块茎生长最适温度为17℃~19℃,高于29℃时块茎停止生长。因此,应根据马铃薯种植区具体气候条件严格掌握播种期,就是设法将块茎形成期安排在适于块茎膨大时期,即平均气温不超过23℃,并有适量雨水季节,具体种植时间是:马铃薯种植时间+出苗时间+该品种生育期=预计收获时间。
1.2 春季种植特早熟或早熟马铃薯品种的目的主要是提倡一个“早”字。主要因为我国春季气温回升快,一般来说,我国大部6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气温已达到或超过马铃薯生长适温的高限,所以,河北省应在2~4月初播种,或者按当地以土地开化后马上种植为标准。1.3 种植中晚熟品种马铃薯则需依其生育期长短和当地气候条件决定种植时间。一般说来,全国从8月下旬以后,进入马铃薯块茎膨大适宜期,再考虑我国北方气候十年九旱,生育期相应延长,所以,我国北方的马铃薯种植时间+出苗时间+该品种生育期+10~20 t(延迟收获)=预计收获时间。
2 结薯期要做好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
2.1 马铃薯结薯期氮、磷、钾需肥量占总需肥量的56%、58%和55%,这就需要重视后期马铃薯生长肥料的供应,同时,其他微量元素也应及时通过前期追肥或者后期液面喷施予以足量供应。
2.2 马铃薯是喜水植物,按照2 t/667 m2产量预计,全生育期需要水280 t,结薯期需水量就占总水量的50%以上,因此,后期科学灌溉是夺取马铃薯高产高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2.3 马铃薯后期病虫草害防治。无论种植什么品种马铃薯,其后期生长空间相对来说都相当郁闭,空气流通受阻,近地空间湿度温度都较大,极易造成早、晚疫病和其他病虫害爆发流行,此期若管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马铃薯总产量和经济效益。
2.3.1 真菌性病害。常见病:干腐病、早晚疫病、癌肿病、黄萎病、镰刀菌枯萎病、丝菌核溃疡病、镰刀菌干腐病、粉痂病等。常用药剂:代森锰锌、甲霜灵、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粉锈宁、乙磷铝、阿米西达等。
2.3.2 细菌性病害。常见病:软腐病、黑胫病、青枯病、环腐病、疮痂病等。常用药剂:噻菌酮、新植霉素等。
2.3.3 病毒病害。常见病:PVX、PVY、PVS、PVM、PAMV、PVA、PLRV、PSTV等。常用药剂:病毒A、病毒唑等。
2.3.4 地上虫害。常见种类:蓟马、白粉虱、二十八星瓢虫、蚜虫、蛾类、蝶类、潜叶类黄茶螨等。常用药剂:马拉硫磷、辛硫磷、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阿维菌素、敌敌畏、虫螨克等。
2.3.5 地下虫害。常见种类: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常用药剂:毒死蜱、辛硫磷颗粒等。
2.3.6 注意事项。①上述药剂均为酸性药物,可混合或交替使用。②代森锰锌+农用链霉素+杀毒矾+高效氯氟氰菊酯四药合用效果较好。防治地下害虫用辛硫磷颗粒、毒死蜱农药等。③防治同种病虫害药物应交替使用,降低病虫抗药性,提高使用效果。如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啶虫眯可相互交替使用。
2.3.7 杂草对马铃薯正常生长具有极大危害,尤其在结薯期,若发生草害,将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要及时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