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筑牢发展根基
2018-01-18吕跃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吕跃
在贵州同济堂有限公司的视频监控器上,中药材的清洗、蒸煮、干燥等工序尽收眼底,实现了“可视化”生产。(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杜朋城 / 摄)
不论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经济发展的根基,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坚决防止“脱实向虚”。
2017年以来,贵州经济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9499.53亿元,同比增长10.1%,连续27个季度保持全国前三位,以三次产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持续向好。
省委书记孙志刚强调,不论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经济发展的根基,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坚决防止“脱实向虚”。
三次产业转型升级
虽至深冬,但贵安新区贵澳农旅产业示范园2号体验馆里,一串串番茄充满生机。借助智能物联网技术,体验馆通过前端传感器实现远程智能化操控,实时采集气温、土壤、光照等数据,建立起数字化农作物全生长周期模型,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适宜环境。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是党的十九大对我们提出的要求。长期以来,贵州传统农业种植大多以家庭为单位,产量低、品质参差不齐。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施肥、什么产品销售旺,大都凭经验、靠打听,缺少数字化、精准化的标准。而今,基于农业物联网的大数据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农业“数字化”生产和经营提供了支撑。
工业向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2016年,结合“千企改造”工程,贵州开展了“大数据助力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十三五”期间,全省将投入7000亿元完成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改造升级,推动整个工业“脱胎换骨”。
转型升级,服务业大展拳脚。货车帮和神华集团合作,开创“大数据+公铁联运发展”的融合新模式;瓮福集团的“福农宝”,能为农户提供智能配肥、专家咨询、农资在线采销等服务,形成了“大数据+农业+服务业”的崭新业态……数据清洗及挖掘、共享经济、大数据金融、跨境电商、呼叫服务、网络约车、移动支付等新型服务业态在贵州快速涌现,大旅游、大健康等现代生活服务业渐趋繁荣。2017年前三季度,贵州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282.60亿元,增长11.6%。
贵州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持续的改革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瞄准产业链上的短板进行补链和延链,培育产业链竞争优势,积极推进产业兴省、实业富民。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
作为省内高成长性制药企业,天安药业投资5600万元以上,建设综合车间15亿片GMP生产线扩能技改工程项目。“项目建成后,生产工艺以工序为单位设计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自动程序化操作,可对全部工艺参数进行监控和记录。”天安药业总经理李培刚说。
《智能贵州发展规划(2017-2020年)》对贵州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能医疗健康等领域发展进行了规划布局,为全力推进大数据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勾勒了路径。
2017年以来,贵州开展了“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2017年行动计划”,旨在带动更多企业运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改造,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贵州引进西门子、SAP、思科等全球111家大数据企业组成“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服务队”,目前已提供了318个典型的解决方案,涵盖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行业,有力加强了服务支撑。
贵州同济堂有限公司承担的“中药制剂全流程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去年9月获国家工信部立项,是贵州省唯一一个获得立项的医药类项目,百年“老字号”插上大数据翅膀。茅台集团、瓮福集团、开磷集团、航天十院、中电振华等省内重点企业,也在大数据融合应用领域不断探索推进。
值得关注的是,贵州省大数据局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建设了全国首个专门面向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标评估体系,实际完成评估企业13390家。该体系有望成为国家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评估标准。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80后”王亚军是大方县高店乡大山村村民,2010年接触小饰品后,萌生做饰品加工业的想法。然而,办厂开公司,人员、场地、设备、资金等难题一直困扰着他。后来,是贵州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3个15万元”政策帮助了他。而今,王亚军的大方县军鑫饰品加工厂,员工发展到百人以上。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贵州以“3个15万元”扶持措施为基础,形成了涵盖财政、金融、产业等各类政策的“3+N”政策体系。截至2017年9月底,全省扶持微型企业12.61万户,带动微型企业实际投资226.91亿元,带动就业66.23万人。
降低企业成本是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贵州省的降成本措施包括:将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推进增值税改革,增值税税率由四档减至三档,税率分别为17%、11%和6%。积极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引导在黔银行机构扩大信贷投放,优化融资结构,加大金融创新。印发《贵州省银行机构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考核暂行办法》,从信贷投放情况、“三农”金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情况等方面对银行机构进行考核,以金融服务筑牢实体经济的基础。
2017年,贵州计划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500亿元以上;2018年至2020年,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进一步下降,贵州将成为西部地区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较低的省份之一。
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下,贵州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千企引进”快速推进,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截至2017年10月底,全省共有市场主体247.28万户、注册资本5.53万亿元,为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发展奠定了深厚根基。
专家点评
用大数据提升传统产业
在传统的产业经济结构中,资本、土地、技术、人力资源等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随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利用性日益增强,大数据成为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催生出了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经济形态。
贵州作为全国后发省份,想要在传统“车道”上实现赶超困难重重。然而,抓住了大数据发展的历史机遇,“后发赶超”就不再是空话。通过大力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拓展各行业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反哺传统产业,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经济领域的融合不断加深,大数据塑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能力正在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