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想转型智能生态

2018-01-17石菲

中国信息化 2018年1期
关键词:联想集团工业转型

石菲

2017年年底,联想集团正式公布联想智能生态战略布局,研发新型智能设备,围绕“设备+云”和“基础设施+云”打造新业务模式,从被看做是硬件设备制造商到以App的形式为企业提供端到端的产品,联想提供智能化转型服务的底蕴来自于自己的亲身实践。

工业大数据联盟助力智能化转型

2017年12月8日,在工业大数据产业应用联盟成立仪式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发言中指出,联盟成立的目的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工业企业,而是要进一步激活各行各业海量的大数据,从而推动各产业实现智能化的转型升级。结合现在已有的智能音箱、AR/VR设备,以及联想正在打造的智能家庭、智能办公解决方案等,联想希望借此帮助各行各业进行智能化转型。

在传统制造疲软和机器换人的浪潮下,不少企业杀入智能装备战场。而拥有科技企业和制造企业双重属性的联想,既有智能制造的产业实践,又有IT企业的平台体系架构设计思路,为其进入工业大数据领域增加了多重砝码。

更何况联想集团的IT系统早就在为其业务几何式的增长和全球化扩张不断改进,收购IBM PC后所带来的全球供应链和产品线调整更是加速了联想智能制造转型和信息系统的能力提升。

六年前,在传统制造方式转变的大潮下,联想从零开始搭建了自己的工业大数据平台。如今,被命名为LeapAI的平台上每天处理的数据超过150亿条。这些海量数据支撑了联想价值链的每个环节,包括通过客服中心和社交媒体收集客户对产品的反馈意见,对下一代产品进行改进;结合历史销售数据、市场反馈数据、店面出货数据、上游厂商供应变化数据,实现了供应链供需平衡;通过快速调取2000多个电脑元器件,将ThinkPad笔记本个性化的定制率达到70%以上等。

以自身的转型经历吸引客户的联想,正在以制造业为起点,向各行各业输出自己智能化转型的经验。

而如何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落地,联想也有自己的思路。联想的数据智能战略有三大核心,除结合自身制造领域的优势外,打造端到端的数据智能产品与服务体系以及通过投资和产学研合作构筑开放生态也是重要一环。

联想注资了很多企业,他们之间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举一个例子,全国110千瓦的特高压输电线大概有120万公里,而这类输电线80%都在崇山峻岭之中。巡视员需要每天巡视电塔,以保证每个电塔每月至少被巡视一次。

联想注资的两家企业,中飞艾维和水滴科技的技术进行结合后,采用中飞艾维专门定制的无人机对电塔所有关键角度进行拍摄,由人工对照片进行分辨可以提高效率20倍。而经过水滴科技的AI技术结合,由经过训练的机器来进行判断,几秒钟就可以知道电塔是否有问题。

除投资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领域的企业外,和行业内众多龙头企业合作也是联想的另一秘密武器,借此得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落地最需要的行业经验。如联想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合作,双方开创的“医企联合”模式共同打造“智慧医疗”架构及解决方案。在生态建设方面,2015年联想发布“Open+”策略,旨在将客户、联想、合作伙伴转变为携手同行的协同关系。

企业业务或成盈利关键

进入2017年,国家“大制造”战略背景更加凸显,十九大以来,发展实体经济,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又一次成为热点。对于在红海中以微利求生存的制造企业来说,工业大数据不再只是理念,越来越多先行者的经验可以被借鉴。

在工业大数据产业应用联盟成立仪式上,三一集团高级副总裁、树根互联CEO賀东东深有感触。他表示,三一重工早在9年前就开始了工业互联网的尝试,9年时间花费15亿用于工业互联网的打造和应用。不仅提高了良品率、制造和系统效率,在智能服务和融资租赁的信用管理等方面也都发挥了作用。而在树根互联为一家广州的企业进行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时,第一批试点项目只花了1.5万元。贺东东说,让每家企业花费15亿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不现实的,现在制造行业导入ICT技术的成本和代价越来越低,而工业大数据产业应用联盟的成立让更多企业可以便利地享受到工业大数据产生的价值。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创投集团总裁贺志强表示,联想认为工业互联网要实现真正的落地,最核心是“3+1”工程,“3”是三个基础支柱,工业物联、工业大数据、工业智能。最后以“工业App”的形式为企业提供端到端的产品。联想将以未来五年赋能十万家企业为目标,开启企业转型升级新变革。

首先,联想利用边缘计算将产线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实时处理、分析后,直接将优化后的结果反馈到产线,实现产线自控制的闭环。工业大数据方面,联想强调的是全量数据融合,也就是将生产线数据、设备数据和生产经营数据,包括销售、订单、客户,上下游数据、市场数据、用户反馈数据整合起来进行分析。

众所周知,钢材的需求波动非常大,靠人工预测准确率只有60%左右,在联想为宝钢进行的供应链人工智能尝试中,将宝钢的内部供应链数据,与包括社交、政策、品牌汽车销量等外部异构数据整合、分析、提炼,准确率提升至90%,一年可以节约上亿元。

不久前,杨元庆公布了联想的“三波”策略:第一波,保持核心PC业务全球领先地位和盈利能力;第二波,拓展到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业务,希望能尽快成为增长引擎和利润引擎;第三波,押注自然语言交互和人工智能,让联想的硬件设备更智能,顾客在买了联想设备后还与联想发生往来。

尽管一直被寄予厚望,但作为新业务的数据中心集团在成为联想集团的盈利增长引擎道路上一直在摸索。如今,身上承载着联想集团向人工智能转型的关键要素,数据中心集团的成长路径已越来越清晰。

猜你喜欢

联想集团工业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