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高中生英语学习能力实践研究
2018-01-17李陆桂肖满涛
李陆桂 肖满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修订课标》)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将着重就高中生英语学习能力及其课堂教学培养策略进行实证研究。
一、英语学习能力的内涵及其形成路径
(一)英语学习能力的内涵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第二版)对“学习(learning)”一词的界定是“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or skills through experience,practice,study,or by being taught”,即通过自身经验、实践、学习(study)或者老师的教来获得知识或技能,后面这个学习(study)包括了阅读、背诵、思考、研究等过程。可见,学习(learning)是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路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那什么是学习能力呢?刘儒德认为,学习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能够引起行为或思维方面比较持久变化的内在素质,并且,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学习实践才能形成和发展”[1]。也就是说,凡是以行为方式的改变对新的条件发生个体适应的场合,均存在学习;而这个改变和适应的过程,便是学习能力形成的过程。英语学习属于语言学习的一种,是个体学会使用英语这种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包括对英语的一系列声音或符号及其约定俗成意义的识别、再认和重现,对英语语法规则的理解,以及对使用英语语言所必需的动作技能(如发音、书写等)的掌握。英语学习能力便是这些识别、再认、重现、理解、掌握等能力获得的过程。
《修订课标》第一次在国家课程标准层面明确界定了高中英语核心素养之“学习能力(learning competence)”的内涵,特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并认为“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做好英语学习的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能否有效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衡量他们英语学习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不难看出,这里有关学习能力的概念涵盖了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效率、学习方式、学习品质等诸多要素。
(二)英语学习能力的形成过程及不同阶段教学指导策略
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刘道义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自身实践研究成果,提出了高中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形成需经历动机、注意、建构、保持、整合、迁移、解题(Problem solving)、积累、反馈九个阶段,主张教师应该在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采用适切的方式帮助学生懂得如何获得終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成为一个完善的人[2]。我们据此为一线教师整理出以下各阶段课堂教学指导策略。
1.动机阶段。要善于激励学生,通过不断诱发学生的内驱力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朝着期望的方向和预定的目标努力。
2.注意阶段。要引导学生密切关注与语言学习有关的刺激,并对相关刺激进行加工,掌握有效加工的方式方法。
3.建构阶段。要准确定位教学重点、难点,强化学习过程中的方式方法训练,以利于学生进行信息编码、加工或图式重建,将所学重点、难点内容转入长时记忆,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或“学得”。
4.保持阶段。注重采用增强记忆的教学手段或策略,避免学生知识和方法的遗忘。比如:在教学中加入音频、视频、图像等强化刺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利用关键词与相关词素的联系创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学会整理知识、梳理思维;运用关键词、线索词(clue words)、重点语句等帮助学生学会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复述故事,经常组织复习、回忆和巩固练习等。
5.整合阶段。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挖掘知识间的联系,适时采取对比、辨别、复习、整合的方法强化记忆,避免新旧知识之间的混淆、遗忘。比如:在学习动词的非谓语形式时,可以把动名词和现在分词整合在一起,通过辨别动词不定式、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结构形式、句法功能的异同点等强化记忆;词汇整合则方法多样,有按照音、形、义分类整理的,有巧用构词法拓展词汇的,有用“六维度”法(一词多义、熟词生义、精准的汉语释义、英语释义、辨析义、搭配义)学习的。
6.迁移阶段。引导学生把所学英语知识迁移运用到类似的情境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既关注英语自身新旧知识技能、简单复杂知识技能之间的纵向迁移,也关注英语与母语及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迁移。
7.解题阶段。训练学生运用英语知识与技能解决各种相关问题的能力,侧重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8.积累阶段。采用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英语知识与技能,最终固化为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
9.反馈阶段。着重反馈三个问题:我要去哪里?如何到达那里?下一步去哪里?要采取合理、多样的反馈和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方向,产生新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形成深度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学习能力培养问题及相应解决策略
高中英语新课程主张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student-centered)课堂”,尤其是“以学习为中心的(learning-centered)课堂”,旨在通过英语课堂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与能力的“习得”与“学得”,全面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重点培养英语学习能力。然而,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少高中英语教师未能真正把培养核心素养作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当然也就不可能把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自己英语教育的逻辑起点和终极目标,重“育分”轻“育人”;尤为严重的是,课堂教学不能有效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责任,教师依然控制乃至主宰课堂,按照“经验”备课并完成教学计划,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少有主动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以上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亟待我们给出解决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生态,为教师落实新课程理念铺路架桥
教师教育理念难以改变,自身原因是不愿改、不敢改、不想改、不懂改,外在原因是不好改、不让改、不促改、不护改。教师自身的问题虽然可以通过督促、培训、引导、激励等手段和措施加以解决,但是,面对客观上长期形成的“过度倾向应试教育”的惯性和现实的社会环境,教师们却显得势单力薄、弱小无助[3]。因此,要想真正落实学科育人目标,必须自上而下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教学生态:国家有科学的顶层设计;管理者有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建立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体系和管理手段;社会转变人才观;家长转变成才观;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和学生观。从目前情况来看,顶层设计以新课标出台为标志已经落实,然而管理者做出相应改变却需要地方主政者的改革魄力和扎实行动。近年来,桂林市教育局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包括:倡导、推动全市范围内英语大集体备课,鼓励教研员常态下校教学视导,鼓励开展全市范围内高中英语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课堂展示活动,实施教师整体课堂管理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各类主题研讨活动引导教师相互分享和探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内在动机以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运用学习策略、优化学习过程等方面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师对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意识和能力。由李陆桂主持的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桂林市新课程高中英语课程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在实践研究过程中进一步促成了《桂林市高中英语教学管理条例》的出台,该条例不仅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从培养目标的确立、学习需求调查、学情诊断、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实施与管理、习惯培养、资源利用、教学评估、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建议和操作方法,这对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教育教学生态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强化学习,明确英语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具体内容,把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当成重要的教学任务引入课程设计与测评,不断积累实践策略和有效方法,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不少英语教师并不十分清楚英语学习能力目标等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因此也就很难做到科学、系统、有针对性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修订课标》对此已有明确说明,比如高中英语学习能力目标包括“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多渠道获取英语学习资源,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监控、评价、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进程,逐步提高使用英语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能力目标是高中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主动与进取”“监控与调控”“选择与获取”“合作与探究”等方面的要求。教师只有明确了学习能力目标等核心素养目标的具体内容,才有可能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些目标和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测评,进而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促使目标达成[4]。
另外一个困境是,大部分英语教师对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缺乏具体、有效的实践策略和方法。比如:怎样做好初中、高中的英语教学衔接,防止基础薄弱的学生在高中起步阶段掉队?如何有效转化英语潜力生?如何培养英语优等生?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听说、阅读、写作、语法、词汇等教学过程当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拓宽学生的英语学用渠道、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如何为学生学会学习英语创造条件?如何帮助学生发展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学会自我管理?如何妥善处理教、学、评、测的关系,真正实现英语高考和学科育人目标的双赢?等等。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必须加强对《修订课标》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研究,通过积累课堂教学实践策略和有效方法,开发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线上线下、课上课下教与学的实践策略,多种渠道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三、立足课堂教学,抓好关键节点,运用适切的教学策略,扎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必须抓好以下几个关键节点,确保英语教学稳妥地朝着“学科育人”的目标迈进。
(一)抓好初中、高中的衔接教学,着重培养高一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
我们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相对于示范性高中而言,普通高中学校的生源普遍存在学习动机不足、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毅力不强、认知水平偏低、学习策略和逻辑思辨能力欠缺、情感态度价值观存在一定程度偏颇等问题。而就高中英语教学而言,以下问题将导致学生很难跟上课堂教学的节拍,比如语音不过关,单词词汇量少得可怜,基础语法知识薄弱,听、说、读、看、写的基本技能欠缺等。因此,高一英语教师的当务之急,是下力气抓好初中、高中的衔接教学,包括学生思想意识上的衔接、学习习惯上的衔接、學习方法策略上的衔接以及知识能力上的衔接等。关于衔接教学,我们给出以下实践建议。第一,用1个月左右的时间对高一新生进行专门的义务教育学段英语知识的补习、学习习惯的培养、基本技能的训练、思维方式的改善,教给学生高中英语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第二,高一的必修课教学务必立足必修课程的“基础性”,基于学情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努力做到教学内容与义务教育阶段有机衔接。比如:让学生学会认读和理解基本词汇、句子和课文,让学生多朗读课文中的重点短语、典型句子和优美段落,尽量使用教材中新近所学的短语和句子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练习,并把这当成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融入日常学习当中;适当补充适合学生听、看、读的材料,不断增加学生语言技能训练的机会和频次。第三,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善于激趣和诱发学习动机,注重学习策略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课、记笔记并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课后勤查词典、巩固知识、学以致用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不断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学习策略和方法引领,扎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1.基于学科特点,准确把握单元教学的主题意义,从四大核心素养出发确立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各有侧重的板块教学,体现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修订课标》强调“主题语境”,倡导教师主动实践以主题意义为引领,将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英语课程内容六要素有机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我们认为,基于主题意义,从四大核心素养出发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可重点把握以下三点:①把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作为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立足点;②围绕单元主题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活动;③从单元整体目标出发,根据学情、教学内容和课型特点,确立可达成、可操作和可检测的课时教学目标,把课时教学目标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使单元教学过程体现出科学性、关联性、整体性和发展性特征。
比如人教版NSEFC SB1(2004年版)Unit 1的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四个语篇(含Workbook中的语篇)围绕“Friends and Friendship”“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兩个话题呈现了不同的内容,包括:人们为什么要交朋友,如何交朋友,怎样处理与朋友的关系,生活在二战时期的安妮(Anne)是如何渴望朋友和自由、如何与朋友相处的,在夏威夷与人表示友好、建立友谊的几种表达方式。四个语篇的文体各不相同,有日记(记叙文)、书信、说明文、诗歌。整个单元统筹语言学习、理解技能、表达技能的协调发展,注重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按照读、听、说、写进行编排,而每个学习板块又以一种语言技能活动为主,兼顾其他技能。综合本单元主要语言知识,包括:①表达同意(Agreement)和反对(disagreement),从正反两方面阐述观点的方法;②学习主题“朋友和友谊”统领下的词汇;③学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领会二者相互转化的规律(含陈述句和疑问句);④学习夹叙夹议的英文日记、征求意见的英文书信以及英文普通说明文等文体写作知识,学会用英文写日记,学会通过英文书信征求意见、表达观点和提出建议等。基于上述主题语境和单元内容分析,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编写意图,我们首先从四大核心素养出发来确立单元教学目标,然后根据学情,将单元教学目标分解到不同的学习板块和课时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以体现对四大核心素养的整合教学和各板块不同的教学设计。
首先是阅读(Reading)板块。教材以调查问卷热身,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间可能发生的问题及问题解决的办法,教学中可重点引导学生在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审视自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事原则。学生研读语篇,既要关注阅读技能训练,学习主题语境下的话题词汇和短语,体会英语的美感,又要学会回答文本中的问题并自主提问,形成研读语篇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全面提升理解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阅读语篇Annes Best Friend,还要学会感受文中主人公乐观、自信的交友态度和纯洁美丽的心灵;阅读语篇Friendship in Hawaii,要习得尊重文化差异的能力以及与陌生人保持友谊的技巧;品读诗歌Love and Friendship,要学会体悟爱和友谊以及英文诗歌之美,培养对英文诗歌的鉴赏能力。
其次是语言学习(Learning about Language)板块。要引导学生改变碎片化、脱离语境孤立学习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意义,传递信息,表达个人情感态度和思想观点,比较和鉴别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等。教师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方法,锻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使用单词的能力和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应用于日常交际的能力,从而将语言知识定型为语言能力。
最后是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板块。语言运用包括听、说、读、写的单项或综合性练习,通常由一条话题主线贯穿其中,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本单元语言运用板块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读和听”(Reading and listening):练习1要求学生阅读Lisa给Miss Wang的一封信,Lisa在信中谈到了自己在校内遇到的问题,希望Miss Wang给予解答;练习2是Miss Wang给Lisa的建议,要求学生通过听来补充句子;练习3让学生参考练习2回答问题,并写下完整的句子。这样的安排充分体现了听力训练的层次性。第二部分“说”(Speaking),继阅读和听力任务完成之后,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与话题相关的语料,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是否同意Miss Wang的建议,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阐述观点,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第三部分为“读与写”(Reading and writing),教师可通过整合阅读与写作技能,分三步实施教学:①在表格中列出一些办法并说明原因,帮助Xiao Dong改变现状;②将表格中的提纲扩展成一封完整的信件;③修改和完善所完成的信件,与同伴相互交换作品并改错。
2.深入研读语篇,准确把握文本核心内容,解析语篇“育人”价值,扎实提高学生对语篇的深度学习能力。语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资源,它赋予语言学习主题、情境和内容,并以其特有的内在逻辑结构、文体特征和语言形式来组织和呈现信息,服务于主题意义的表达。《修订课标》明确提出了“深入研读语篇,把握教学核心内容”的教学建议,并建议教师在解读文本时着重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个是What问题,即回答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第二个是Why问题,即回答语篇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也就是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是什么;第三个是How问题,即作者为了恰当表达主题意义选择了怎样的文体形式、语篇结构和修辞手段。通常情况下,Why和How没有唯一、现成答案,教师对语篇深层意义和文本结构的解读常常受限于教师的教育背景、生活阅历、认知方式及其在语篇解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分析和探究能力。为了帮助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语篇的核心内容,我们建议教师注意研究语篇的出处和发表时间,以此分析作者(说话人)的立场、观点和写作(表述)风格以及特定时期的语言特点和其他时代印记。下面我们以人教版NSEFC SB 2(2004年版)Unit 1中的课文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为例进行语篇分析。
[What] 课文介绍了俄罗斯稀世珍宝“琥珀屋”的有关史实。主要内容包括:琥珀屋的来历和构造;普鲁士国王为什么把它赠予沙皇大帝;它是如何成为稀世珍宝的;它在二戰中的神秘失踪及之后的重建。
[Why] 让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学习相关语言知识,习得英语说明文文体阅读理解的技能,强化对琥珀屋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历史认知。教师可重点指导学生读懂作者“如何叙述”琥珀屋的来龙去脉,把握文本的篇章结构,对人类文化遗产建立起敬畏和保护的意识。
[How] 课文是一篇较为典型的说明文,按照时间顺序(chronological order)分别讲述了琥珀屋的构造(建筑材料、建筑风格、规模)、来历、地位、失踪与重建五个方面的内容。文中介绍了不少历史人物和事件,信息繁杂,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整合相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具体信息,在零散的信息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构建起有关琥珀屋的结构化知识;再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对比中国圆明园等文化遗产的神奇、修复和重建,实现在新语境中迁移所学内容、激活阅读欲望、提高创新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
总之,深入研读语篇需要教师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语篇所传递的意义,并依据语篇的主题意义、文体风格、语言特点和价值取向等,梳理出需要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设计合理的课堂学习活动,把语言学习、百科知识与意义探究融为一体,促成学生的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对语篇的深度学习能力。
3.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精心设计三类学习活动,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看、写、评等综合学习能力。《修订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应设计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活动,获取、阐释和评判语篇意义,表达个人观点、意图和情感态度,分析中外文化异同,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具体而言,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
依据我们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无论设计哪一类英语学习活动,教师都应从“教”与“学”的需求出发,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精心设计能够指向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听、说、读、看、写、评等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六种技能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听、读属于语言的接受性技能,说、写属于语言的生成性技能,看和评同时包括接受性技能和生成性技能两种成分;听、说、看是读、写的基础,读、写反过来有助于听、说、看能力的巩固与提升,评与前面五种技能相互支撑。在语言学习中,只有通过听、读、看方式输入足够高质量的语言信息,学生才有可能通过说、写、评源源不断地输出高质量的语言信息。
高中阶段英语听力训练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听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听口语录音,听写,(校内外)录音泛听,听英语广播,看英文电影和电视节目,专题训练高考英语听力,下载并收听“网上听力课堂”等。此外,学生用书和练习册上也安排有一定量的听(Listening)和听的任务(Listening task),听力文本涵盖会话、独白、报告、演讲、讨论、新闻报道、广播、故事等多种类型。听力训练活动,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听的技能发展,比如听要点、听细节、听特定的词、听内容捕捉特定的信息、通过听来分析和处理信息并完成特定的任务等。实际教学中,教师须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取听力内容,采用适当的学习活动形式,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听的能力。
说是运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的手段。高中阶段的口语训练,需要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已知的语言和说的策略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且内容真实、具体,这些要求相比义务教育阶段难度明显加大。学生用书多采用专题性会话(Themed conversation)形式训练学生口语能力,比如对某个话题交换意见和看法、评价、评论人或事物、讨论计划、采访、聊天、议论或辩论、独白等。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发挥创造力,同时对学生训练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加大指导力度,教给学生适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拓宽英语学习的渠道:①掌握基本的语音知识并加以运用;②养成朗读和大胆开口与人交流的习惯,敢于表达思想,提高语言表达的流畅程度(fluency);③注意学习和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和交际中常用的语法结构,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accuracy);④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听、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以及网络、电视等媒体上的资源,扩大知识面,培养跨文化意识,做到口语交际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且表达得体(appropriateness);⑤善于运用交际策略,会使用各种办法克服口语表达的困难来维持交际,比如使用简单英语,结合手势和表情等非言语手段,逐渐提高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阅读活动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最频繁的语言学习活动,旨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技能,指导学生使用相关阅读策略,提升发展学生相关阅读能力。阅读技能主要包括:掌握基本内容和事实;把握文章主题和中心思想;了解时空顺序和逻辑结构;理解文章内涵;在语境中揣摩、猜测不熟悉的语言现象;读懂图表、说明书等多模态语篇,分析语篇结构和文体特点;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意图;获取语言和文化知识;综合评价文章。开展英语阅读活动,应围绕主题语境,基于口头和书面等多模态语篇,组织实施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语言知识,运用语言技能,阐释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评析语篇意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情感态度,进而尝试在新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表达情感态度和思想观点等。
写是运用书面语言传递信息的手段,技能难度最大。高中阶段要求学生表达训练的语体逐渐由口语变为书面语、由非正式到正式,写作体裁也逐渐增多,由书信、便条、摘要、日记、通知等发展到简短的叙事、说明、报告、议论、新闻报道、广告、诗歌、故事、短剧、传记、图表等,此外还有文章概要和故事续写。高中生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表达能力,才能确保在英语写作中做到语言文字精确、话语通顺、结构严谨、文体合适、格式正确、可读性强。英语写作练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包括基础性练习、有指导的程序写作、功能性写作或自由写作。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可以按照句子、段落和篇章的顺序逐渐进行,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组织英语篇章写作活动要遵循“语言要模仿,内容要创新”的原则,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帮助学生搭好内容、语言、文体等支架(scaffolding),让学生树立信心、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指导学生按照构思(Generate ideas)、拟提纲(Outline)、起草(Draft)、校订(Edit)、定稿(Finalize the writing)的流程展开写作,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组织学生作品展示(Display),采用全班传阅或者办班级习作展的方式,让学生相互学习、借鉴,形成知识流,整体提升写作水平;组织写作评估(Evaluate),指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语篇、句法、用词、写作技巧等几个维度展开,起始年级可以简化为内容/要点、语言、结构、书法四个维度,评价过程则由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向生生互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此外,基于语料库和云计算技术提供的英语作文自动在线批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业内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认可,未来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趋势。
总之,课堂语言学习活动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常常是几种技能活动交互进行,如听说活动、读写活动、说写活动等。语言学习活动设计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英语学習活动观的映照下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趣味性、有效性,须整合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有时代感、有吸引力的英语学习活动。以下几点基本教学策略需特别引起注意:①尽量创设真实情境,确保活动中的交际得体、有效;②善于利用各类工具和手段,教会学生在零散的信息和新旧知识间建立关联,归纳和提炼基于主题的知识结构;③科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由低阶向高阶发展;④注重讨论与反思,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⑤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线上+线下”融合式学习习惯,形成刻意学习、深度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4.探索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实践策略。自主学习重点关注主动、积极的学习动机,运用和调整学习策略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自觉、持续的学习行为能力等;合作学习重点关注与人沟通、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探究式学习重点关注对过程和概念的探究与发现,强调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是学生获得结构化知识、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的实践策略如下。
(1)组织“学情诊断”,指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曾组织桂林市多名中学骨干教师,并特邀广西师大外国语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几名教授,先后在桂林市第一中学、桂林中学、桂林市恭城中学、桂林市临桂区五通中学为高中生组织了“面对面”“一对一”的英语学习诊断活动:事先制定好“英语学习问题现场诊断表”,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级、班别、所提问题(主要是英语学习中的困惑)以及“出诊”教师的“处方”即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学习策略改进建议等;要求“问诊”学生带上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和试卷,“出诊”教师要像医生一样认真倾听学生的诉说,并通过查阅学生所带的学习资料准确判定其英语学习状况,有的放矢地给出改进建议。该活动对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自觉培养英语学习能力产生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创设激励性学习环境,科学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组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应重点关注学生以下合作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一是关注学生人际关系是否改善、交往能力是否提高;二是关注学生是否增强了个体责任感,实现了独立思考、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三是关注学生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实况,了解学生是否有英语学习获得感、是否发展了相关语言能力及学习策略等。
(3)选择性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探究能力。教师组织探究式学习,要注意选择与学生兴趣和知识基础相符的内容,并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结构化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以合作和探究的方式获得知识、丰富经验、发展技能、提高能力、健全人格。
5.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形成和发展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改善课上课下的英语学习现状,逐渐形成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英语学习能力。英语学习策略是学生在课上课下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受问题意识的驱动而采取的调控和管理自己英语学习过程的学习行为。《修订课标》明确指出,学习策略主要指学生为促进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常用的学习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这些策略组合运用以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
语言学习的内容不同,其学习策略和方法也不同。比如:语音学习的方法包括聆听、模仿录音、老师指导、同伴纠音、网络教学语音识别系统检测等。音标和拼读规则的学习包括:结合听、说、读等语言学习活动训练语音、语调、节奏、停顿;结合词汇学习掌握拼读规则进而培养“见其形知其音,听其音知其形”的能力;利用教材有关课文的音频以及网络资源中大量的诗歌训练连读、同化、不完全爆破、节奏的抑扬顿挫;通过表演课本剧或经典剧促进地道语音水平的提高;等等。词汇学习的常用方法包括语义网络图、构词法、语境记忆、联想记忆、共核记忆、“六维度”词汇学习、词块学习等。语法学习的常用策略包括:将所学语法知识进行归纳、分类、对比,在加深理解的同时,提高对语法规则和用法的敏感度和认知度;通过在语境中进行说、读、写实践,提高语法运用的准确度和熟练度;运用纠错本记录和分析自己常犯的语法错误,对比汉、英的语言结构,找出规律,学会迁移,减少错误。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突出策略训练的过程性,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并尝试使用各种不同的学习策略。具体做法:将策略教学融入学生的语言学习活动当中,结合学习内容有重点地训练学生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或策略组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过程,包括参加各种类型的课外学习活动、反思学习效果、调控情感、利用资源等;帮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有效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分析语言和文本结构的能力、理解与沟通的能力以及创建文本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生对话、启发学生自我反思等途径,帮助学生学会自主梳理、形成和发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四、发挥课堂教学评价“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功能,发展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修订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促进英语学习,改善英语教学,完善课程设计,监控学业质量。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评三个方面。教师的“教”要正确把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通过有效组织和实施课内外教与学的活动,达成学科育人的目标;学生的“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参与各种英语语言实践活动,将学科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评”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以评价目标为导向的多种评价活动,有效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测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
我们认为,组织实施课堂上的教学评价活动须遵循以下五条原则。①明确评价标准。组织评价活动不仅要说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要给出活动评价的标准,利于学生依据标准进行自评和互评。②明确评价主体。除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的提问和反馈也是重要的评价手段。③把握反馈时机。教师可根据评价活动的目的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即时反馈或延后反馈。我们不主张过早给出对或错、好或差的评价,希望为学生留下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控的时间和机会,而且反馈内容要关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意义的互动,以利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的培养。④体现激励性。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的努力和习得,委婉地指出其有待改进和提高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对学生语言学习上的具体困难要及时给予帮助。⑤形式多样化。阶段性教学结束后,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的终结性评价,检验教学效果,为下一阶段调整教学方向提供依据。
总之,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需要依托学科内容,在课堂内外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持之以恒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监控、评价、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进程,逐渐形成和发展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儒德.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刘道义.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J].英语学习,2017(3):52-54.
[3]扈华唯.也谈核心素养落地的几个关键问题[J].英语学习,2018(1):8-10.
[4]梅德明.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学科课程发展——课程目标演进的价值取向[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外语教与学》,2017(2):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