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与选择

2018-01-17马娜薇徐文娜

关键词:全球化译者译文

马娜薇 徐文娜

摘 要:全球化语境下的地域文化外宣翻译, 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 坚持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译者只有不断增强全球意识、主体意识、读者意识、翻译的功能目的意识等, 才能做到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 才有可能产生“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外宣译品, 才能实现“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新目标。

关键词:全球化;地域文化;外宣翻译;生态翻译学; 适应;选择;意识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8)04-0054-04

Abstract: The transl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for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probes into translator-centered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The translators should enhance the global awareness, the subject awareness, the reader awareness, and master functionalist skopos theory, in order to produce translation versions with the highest degree of holistic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which can make it come true to “tell the Chinese story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spread the voice of China”.

Key words:globalization; regional culture; the translation for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Eco-Translatology;adaptation;selection;awareness

地域文化專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外宣翻译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使“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成为外宣工作的新目标。“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能否走出去,能走多远,走出多少,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翻译工作的力量[1]。

一、全球化语境下的地域文化外宣翻译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关注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为受众对象的交际活动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就是所谓的外宣翻译[2]。对整个国家而言,外宣翻译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 对一个地区或城市而言,外宣翻译的质量往大处讲可能影响到本地的投资环境,往小处讲可能影响到一个招商项目能否成功[3]。

全球化为促进外宣翻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也给外宣翻译提出了新的挑战。地域文化外宣翻译工作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其外宣活动还未达到预期效果。正如翻译学者刘雅峰所说,“对外宣传在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这主要是由外宣翻译不当所造成的。”[4]翻译从来不仅仅是一项业务工作,而是关系到国家国际形象的大事,必须从文化战略的高度去认识翻译工作[5]。

全球化语境下的地域文化外宣翻译是积极主动地针对不同地区和国家、不同层面的译入语受众以及不同的时间,把地域文化的精华翻译介绍到世界各国,让全世界能够全面、及时、准确、真实地关注中国文化,共同分享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译者在翻译外宣材料时,其实就是在进行跨文化交流工作,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所以译者不仅需要具备文本知识,还应具有语境知识。由于译者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读者,他们协商不同的文化条款,以使不同及多元的文化体验可以被理解和分享。外宣翻译译者需要关注的不仅是语言规范,还有文化规范,而恰是后者为意义解读与诠释赋予了更大的空间。

由于起步较晚,学界对地域文化外宣翻译建设架构缺乏比较深厚的理论研究,全球化语境下的地域文化外宣翻译绝不是将外宣内容的文本简单地进行语言转换的过程,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无疑会使外宣翻译工作陷入困境,全球化语境下的地域文化外宣翻译的实质是什么?译者在其中处于何种地位,起到何种作用呢?

2001年胡庚申教授提出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对于地域文化外宣翻译研究给出一个全新的视角,体现了全球化语境下外宣翻译的实际,为其提供理论支持,有较强的解释功能。用生态翻译学剖析外宣翻译行为,即为原语文本不断适应译入语语言生态环境的过程。译者需要考虑自己翻译文本的适应性,译文是否可以适应译入语语言生态环境[6]30。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进行不断地选择语言,进而使自己的译文可以适应译入语语言生态。这是因为文化的一体化是翻译的基础、出发点与归结处, 只有适应或顺应了文化环境或语境 ,翻译才能使自身存在下去。生态翻译学核心理论之一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确立了译者的中心地位和译者的主导作用,提出了“三维转换”的方法,也就是说,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6]133。语言维要求译入语同原语之间的转换必须通顺流畅,即翻译文本必须适应译入语语言生态环境且不失原语的语言风格。文化维则是高一级的生态,即需要译者考虑到两种文化的差异性,并作出合理的选择,以期译文可以适应译入语的语言文化生态,能够符合读者的文化习惯,且保留原语的文化特性。交际维,则是更高一级的生态, 要求译文可以适应读者的交际生态,并实现原语文本同译入语之间的交流需求,以期在读者范围产生共鸣。最佳的翻译就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6]144。

本文以查干湖旅游宣传为例探讨译者如何把握微观层面的“三维”转换。请看下例:

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使查干湖这颗塞北明珠更加璀璨夺目。今日的查干湖旅游度假区景观小品星罗棋布,亭、阁、廊、 雕相映成趣;妙因寺香烟缭绕、暮鼓晨钟;鸿鹄楼雕梁画栋、祥云缥缈;成吉思汗召让你领略到郭尔罗斯历史的源远流长、民族文化及自然资源的丰富多样。漫步在沿湖路、查干淖尔文化广场,使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摘自《吉林省著名旅游景区导游词(多语种对照)》)

译文: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up, Tsagaan Lake developed further. More featured landscape was constructed, such as Miaoyin Temple, Honghu Tower, Genghis Khan Memorial, allowing you to better enjoy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Rambling on the Yanhu Road and Culture Square, you may feel like walking in a southern Chinese riverside town.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确立了其中心地位,对原语文本的每一句都进行审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在翻译过程中对中文稿做出删减、改写等操作。第一句“浩荡春风”、“这颗塞北明珠更加璀璨夺目”,译者并没有受到原语文本的束缚,机械地逐字逐句译出,而是做了变通,变通后的譯文让译入语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原语文本内容。第二句的原语文本句子结构相对复杂,由四个表示并列关系的分句构成,每个分句包含四字格,如“雕梁画栋、香烟缭绕、相映成趣、祥云缥缈”,如果保留原语文本结构,可能令译入语读者思维混乱,不解其意,虽然原语表达意境略失,但毕竟适合译入语语言生态环境;第二句的“成吉思汗召”传达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召”是蒙语,既纪念馆之意,译为Genghis Khan Memorial,采用了归化和异化,适应了译入语的语言文化生态,且保留原语的文化特性。第二句的“郭尔罗斯”和第三句“查干淖尔”两个专有名词译者做了删减,但并不减少原语文化信息却减少了译入语读者对异域文化理解的障碍。可见,该译文无论在语言维、文化维还是在交际维上都做到了最大程度的适应,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

二、全球化语境下的地域文化外宣译者

全球化语境下,尽可能产生“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外宣译品,迫切要求外宣译者具有新的意识观,以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

(一)地域文化外宣译者的“全球意识”

有西方学者把全球意识解释为把世界作为一个单一整体来思考的共同意识, 主要表现在从全球整体的角度来考虑自身的生存方式。全球意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全球文化的内核形成的过程, 没有全球意识就不可能有全球文化[7]141。地域文化外宣译者增强全球意识, 在外宣翻译过程中就会理性地使地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渗透, 促使全球文化健康发展, 最终促进整个人类文化的进步。

地域文化外宣译者增强全球意识, 才能做到“文化自觉”。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提出了“文化自觉”概念, 指的是“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向”[8]。随后费老又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9]的观点。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全球化语境下,正视文化的“根”,树立文化的自信,在弘扬本土文化的同时,对外来文化的特色予以尊重;“天下大同”并不意味着要本土文化一统全球,而是不同文化能够平等共存的一种全球化的多元文化格局。这就要求地域文化外宣译者在外宣翻译实践中要增强文化平等对话的自觉意识, 避免过度采用以西方为中心的“归化”和以我为中心的“异化”;避免有悖于翻译活动根本目的的不恰当或过于强调了翻译实践中的政治色彩和因素。

(二) 地域文化外宣译者的“主体意识”

所谓外宣译者主体意识, 指的是外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及其在外宣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7]141。钱锺书在《谈艺录》中说,“译者驱使本国文字,其功夫或非作者驱使原文所能及,故译笔正无妨出原著头地” [10] 。“在生机蓬勃的文化语境中, 随着译者主体意识的觉醒与高扬, 个人和时代语言, 均由具有清醒的主体意识的译者操纵, 在经过了选择、清理、修饰、过滤、强调与重新组合后, 译文便具有了生命”[11]。外宣译者主体意识存在的强与弱, 直接影响着整个翻译过程, 并影响着翻译的最终结果。外宣译者要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增强主体意识,确保译文处于受众可以认同、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增强外宣译者主体意识绝对不是说外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任意的翻译”, 外宣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在其自觉接受外宣文本约束的基础上进行的。正如黄友义先生所言,“最好的外宣翻译不是按中文逐字逐句机械地把中文转换为外文,而是根据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对中文原文进行适当的加工,有时要删减,有时要增加背景内容,有时要将原话直译,有时必须使用间接引语[12]。”

地域文化对于译入语的读者来说是陌生的,甚至有可能是匪夷所思的,为此,地域文化外宣译者必须增强主体意识,对地域文化外宣文本的方方面面进行权衡、筛选调整,有时候甚至需要完全抛开原文的字面形式加以整合,或重组,或重构。

(三)地域文化外宣译者的“读者意识”

从外宣翻译角度而言, 读者意识可理解为译者在外宣翻译过程中以对译入语读者的关注、认识和关注为指导而进行自己的实践活动的意识[7]142。许渊冲提出翻译的最高境界是要让读者“乐之”[13]。简而言之, 就是要求译者在外宣翻译过程中,心中装着译入语读者──外国人。外宣译者要关注读者的思想文化及交际思维习惯,将外宣文本信息最大化地传达。只有关注谁是真正意义上的读者,才能向读者输入异质文化的同时适应读者的固有习惯, 保证译品的可读性, 吸引读者、引导读者最终创造读者[7]142。

地域文化外宣译者在翻译这个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中要充分认识并且准确把握地域文化与译入语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理解性区别。译入语读者对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的了解远远比不上我们对英美文化的了解,难免对译文感到晦涩难懂而拂袖而去,所以译者必须关注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期待视野,从而决定相应的翻译策略,做出合理的选择,以期译文可以适应译入语的语言文化生态,能够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文化习惯,且保留地域文化的特性。也就是说,在地域文化外宣翻译过程中要做好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才能最大限度地缩短理解差距,激发译入语读者关注地域文化的兴趣,从而让其欣然接受它,最终促进地区、国家的交流。

(四)地域文化外宣译者的翻译“功能目的”意识

1978 年德国学者弗米尔 (Hans J. Ver-meer)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文中首次提出翻译功能目的论及其基本原则和规则。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ies)的核心是目的准则,即翻译的目的决定所有的翻译行为。也就是说,决定翻译过程的首要因素就是翻译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即目的决定着翻译的行为,这就是翻译目的论的最高准则。根据翻译目的,译者可以决定原文什么内容需要保留,什么内容需要调整或修改, 原语文本就是译者使用的多个信息来源之一。

外宣翻译是一种目的性明确、政治意图很强的应用型翻译。地域文化外宣翻译旨在扩大地区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增强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地域形象,是全球语境下地域文化外宣翻译的根本目的。外宣译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实现译文预期的文本功能,即翻译目的,使译文适应译入语的交际环境和译文读者的需求,并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

鉴于此,地域文化外宣翻译在全球化语境下,其外宣译者必须强化翻译功能目的意识,正确把握地域文化外宣翻译的基本目的和最高目标,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 适应译入语语言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交际生态环境,实现原语文本同译入语之间的交流需求,以期在读者范围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传播本土文化,提高本土文化軟实力。

三、结语

全球化语境下,用生态翻译学剖析地域文化外宣翻译行为,即为原语文本不断适应译入语语言生态环境的过程。人与自然和谐论是生态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只有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实现经济、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翻译学为实现译者、译文、读者三者之间的和谐奠定了基础,生态翻译学强调翻译生态环境和译者适应选择度,从而为地域文化外宣翻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地域文化外宣译者需要考虑自己翻译文本的适应性,译文是否可以适应译入语语言生态环境,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因此迫切要求地域文化外宣译者具有全新的意识观, 不断增强全球意识、主体意识、读者意识以及翻译的功能目的意识, 才能多维度地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 才能做到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 才有可能产生“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外宣译品。

参考文献:

[1] 黄友义.发展翻译事业,促进世界多元化文化的交流与繁荣[J].中国翻译,2008( 4) : 8.

[2] 胡兴文. 外宣翻译的名与实——张健教授访谈录[J].中国外语,2013(10) :101.

[3] 张健. 全球化语境下的外宣翻译“变通”策略刍议[J].外国语言文学,2013(1):19.

[4] 刘雅峰.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 刘宓庆. 高级翻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94.

[6]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5-30.

[7] 刘雅峰.译有所为, 译者何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及其译者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35(3):140-142.

[8]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15-22,158.

[9] 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J].文艺研究,1999(1):6-9.

[10] 钱锺书.谈艺录( 补订本) [M]北京: 中华书局,1984:373.

[11] 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 M].沈德灿,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9.

[12] 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 6) : 27 -28.

[13] 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57.

[责任编辑:吴晓红]

猜你喜欢

全球化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I Like Thinking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