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标先进找差距 借力扬帆再出发

2018-01-17王丹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党政代表团自治区

王丹

8月21日至25日,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带领自治区党政代表团先后到浙江省、福建省进行学习考察。在5天的时间里,自治区党政代表团深入两省多地,实地考察了一批园区、项目、企业和村庄,省区间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通过学习考察,自治区党政代表团看到了两省奋勇争先的创新精神、实干担当的工作作风、蓬勃强劲的发展势头和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

5天的学习考察是短暂的,但带给内蒙古的启发和思考却是深刻而长远的。8月26日,李纪恒在自治区党政代表团赴浙江省福建省学习考察交流座谈会上强调:“浙闽两省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孕育、萌发和实践的地方。透过两省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深厚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耀眼的真理光芒和强大的实践力量。”我们要以本次自治区党政代表团赴浙闽学习考察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两省推动改革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全面查找、深刻反思内蒙古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和自身存在的不足,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卓有成效地推动自治区深化改革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取真经,知不足——对标先进找差距,学习借鉴浙闽两省好做法好经验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

安吉县余村,是此次自治区党政代表团在浙江学习考察的重点之一。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那时起,余村人下决心封山护水,关停全部矿山和水泥厂,挤出所剩不多的集体资金修复冷水洞水库,拆除溪边所有违章建筑,把全村划分成生态旅游区、美丽宜居区和田园观光区3个区块,着力建设美丽乡村。经过13年的坚持和努力,如今的余村不仅拥有青山环绕、漫山翠竹、溪水潺潺、鸟语花香的美丽环境,更有荷花山景区、千年银杏树、葡萄采摘园、水上漂流、家庭民宿等蓬勃发展的生态产业,美丽的环境成了村民的摇钱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变成了生动现实。

在安吉县余村,自治区党政代表团实地感受了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再现“诗画浙江”的生动实践,深切感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力量,并表示,浙江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铺就自然环境底色、高质量发展底色、人民幸福生活底色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提起浙江的创新型企业,人们自然会想到坐落于杭州的阿里巴巴集团。马云于1999年创立的阿里巴巴,是中国互联网经济的最典型代表。从当初的18人、50万起家,到如今的近3万人、近3000亿美元市值的中国第一大、世界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十几年里,阿里巴巴创造了互联网神话。在2018年7月19日发布的全球同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阿里巴巴集团排名第300位。阿里巴巴集团迈入全球一流企业行列,对杭州成为全国“互联网+”科技创新高地起到了重要作用。

自治区党政代表团参观了阿里巴巴集团的总部所在地阿里巴巴西溪园区,领略了淘宝城的魅力。代表团表示,阿里巴巴创造的发展奇迹,树立了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样板。内蒙古“互联网+”等行业的发展,应该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熟经验和模式,让新兴产业在推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8月21日到23日,自治区党政代表团先后深入杭州、湖州、嘉兴、宁波、温州等地参观考察,对之江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赞叹不已,被浙江省在改革创新、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营商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成就和经验深深触动。在浙江考察期间,两省区在杭州举行座谈会。李纪恒在座谈会上说,我们学习浙江,就要从浙江改革发展走过的光辉历程中,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深厚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就要从浙江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学习借鉴浙江大手笔、大气魄、大格局谋划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经验和做法;就要从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使命担当中,汲取精神力量,更加奋发有为地做好自治区各项工作。

8月23日至25日,自治区党政代表团到福建省学习考察。代表团先后来到福州、泉州、厦门,了解福建在发展实体经济、推进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生态环保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切身感受了福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对“晋江经验”和厦门变迁等精彩故事由衷赞叹。

东海之滨,隶属于福建泉州的晋江市素以运动鞋、纺织服装等轻工产品闻名,眼下的城市正以集成电路、石墨烯、高效光伏等一批新兴产业来撬动自身发展。16年前,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总结提炼的“晋江经验”,给这片发展热土以思想的引领和精神的滋养。“晋江经验”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并在發展中不断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晋江市已建成2个产值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和5个产值百亿元的产业集群,产值超亿元企业逾800家。在全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中,来自实体经济的贡献占比达60%以上,由实体经济创造的产值、税收和就业岗位占比都在95%以上。“晋江经验”对内蒙古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厦门是中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创新发展的热土,还是著名的侨乡和闽南文化的发源地。1985年至1988年,习近平同志曾在此地工作。在这片充满激情的热土上,他与广大经济特区建设者并肩奋斗,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凝结其中的科学理念、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至今仍指引着这座城市破浪前行。40年来,厦门经历了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实行计划单列、建设保税港区、开展自贸区改革试验等一系列精彩嬗变,并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健全特区金融体系,在全国最早进行政企分开试点,在全国率先推进“多规合一”,成立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国际银行……作为改革开放的率先试水者,厦门入选了改革开放最成功40城。厦门改革开放的成功做法和显著效果,带给代表团成员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考察期间,李纪恒在两省区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学习福建,重点要学习借鉴福建全面深化改革的好经验、全方位扩大开放的好做法、转换新旧动能的好措施、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好机制、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好传统、党员干部敢拼敢闯和真抓实干的好作风,从福建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更好地学习和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发创业激情和奋进动力,扎实做好自治区各项工作。

这次自治区党政代表团赴浙闽学习考察,是在自治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积极主动“走出去”的成功之举。通过学习考察,我们认真学习了浙闽两省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更加清醒地认识了内蒙古和先进地区的发展差距,更加深刻地审视了我们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到差距,就有了追赶的方向;知晓不足,就有了奋进的动力。全区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努力把自治区党政代表团赴浙闽学习考察的收获和启迪,转化为加快发展的思路和做法,全力推动自治区深化改革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抓落实,见行动——开拓思路谋发展,切实改进和提升我区各方面工作

抓落实,见行动;谋发展,促跨越。通过自治区党政代表团赴浙闽学习考察,对标先进找差距,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使命感、危机感、紧迫感,践行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切实在更新思想观念、强化创新驱动、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实干担当等方面下功夫,扎扎实实抓好内蒙古各项工作,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解放思想是前提。浙闽两省之所以发展得快、发展得好,关键在于他们大胆解放思想,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固有模式和路径依赖,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积累了宝贵经验。作为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两省的好做法好经验,来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由高速度发展到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涉及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重大变革,需要一系列具有先导性的思想观念来引领发展航向和价值导向。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绷紧“发展是第一要务”这根弦,坚决破除一切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重要要求,跳出内蒙古审视内蒙古,立足内蒙古发展内蒙古,坚定不移地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决策部署、政策落实、规划编制、引进项目、工作安排的全部过程和每个环节之中,高起点、大气魄、大格局来谋划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装备、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煤炭、钢铁、稀土、羊绒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积极培育肉类、皮革、沙草、蒙中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更具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形成新老产业齐发力、互促进的生动局面。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创新是动力。浙闽两省发展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作为欠发达地区,内蒙古要始终抓住创新驱动发展这个“牛鼻子”,不断强化创新理念和创新意识,坚决摈弃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束缚,旗帜鲜明抓创新、抓改革。从制约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入手,强化问题导向,盯紧瓶颈制约,敢于动真碰硬,通过多项改革政策叠加,为企业创新筑路开道、保驾护航。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形成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特色科技产业化基地,力争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上突破和掌握一批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尖端产品、打造一批知名品牌,从根本上解决科技创新自主能力不强、基础研究能力薄弱等问题。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出台激励政策,加强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l生研究支持力度,加速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稳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用科技创新来丰富内蒙古的发展形态和发展内涵。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断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让人才为创新型内蒙古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是引力。浙江省的“最多跑一次”和福建省的“并联审批”等工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审批效率,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两省相比,内蒙古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破除改革中的“中梗阻”,攻坚阻碍经济发展的“难点”,消除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堵点”,进一步加大优化营商环境的力度。要以商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实行宽进严管,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全面建成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支撑体系。进一步优化服务,建立全区小微企业名录系统,将各部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进行集中公示,打造扶持小微企业的数据平台和服务窗口。加强动产抵押和股权出质工作,缓解企业的融资压力。进一步推进纳税便利化改革,依托“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围绕纳税人痛感最强烈的事项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打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的税收环境。要着力完善保护企业家的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通过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规范清理涉企收费、完善支持企业家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健全容错机制和帮扶机制等,鼓励和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尊重企业家、善待企业家、关爱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干担当是保证。浙江、福建之所以能够创造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离不开两省勇于担当、敢闯敢试、实干拼搏的干部队伍。我们要学习两省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意志、激情、作风,努力提高素质本领,切实做到心中想事、眼中有事、肩上扛事、手上做事,扎扎实实抓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在破解難题、化解矛盾、开拓创新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在实干中体现担当、展现能力、推动发展。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要从实际出发、从长远出发,踏踏实实抓有效投资、抓转型升级、抓实体经济、抓招商引资,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切实把会上定的、纸上写的、嘴上说的变成具体行动和实际效果。要着力强化敢担当、善作为的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攻坚克难、勇挑重担,锐意进取、担当作为,使广大干部真正把心思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放在创新发展上,把功夫下在狠抓落实上,激励他们爱岗敬业、创新创业、建功立业。要关心关爱干部,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容错纠错并举,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有效调动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活力和动力,让广大干部心无旁骛谋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汇聚起建设亮丽内蒙古的磅礴力量。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我们要把自治区党政代表团赴浙闽学习考察中受到的启迪转化为发展思路,把学到的成果运用于发展实践,切实抓好自治区领导与浙闽两省领导关于下一步省区间合作的意见和建议的落实工作,加强我区与两省间间在农牧业、能源、生态保护、旅游推介、港口物流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让内蒙古成为充满活力、更具魅力的发展热土,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责任编辑:田旭东

猜你喜欢

党政代表团自治区
如何促进党政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医院党政工作的创新意识探讨
走进神奇的汉特-曼西自治区
探讨县级统计部门如何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
各地代表团及代表剪影
让责任管住权力
Google Shuts Down Five Products等两则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