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游客瑞典被逐的反思

2018-01-17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8年10期
关键词:国门公共场所瑞典

2018年中秋和国庆双节来临,旅游成为一个热词。中国游客瑞典被逐一事,给出国旅游者敲响了警钟。是瑞典警方暴力执法、旅店服务粗暴,还是走出国门的当事人撒泼碰瓷,蛮不讲理,争论双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

无论如何,有一点却很一致:

在公共場所撒泼喧哗等干扰他人的正常休息工作的行为,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境外,都不应当鼓励;

警察执法应有据可循、有法可依,行为更应当文明,这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准则。

对于文明旅游,这些年,年年讲,依然有不文明现象屡屡发生:在景区文物上刻字、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因航班问题大闹机场;一些中国游客常常把国内的“不拘小节”带出国门,比如随处抛垃圾、在路边长椅上脱鞋脱袜子、走累了随处蹲下等;比如一些人我行我素,在国外一些公共场所,经常会有中文书写的“请勿大声喧哗”等警示牌,但仍有人大声说话;比如一些国人对于外国的文化和规定不以为然等。

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如我国公民整体文明素质与世界发达国家公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部分出境游客对不文明行为缺乏内在道德约束;部分旅游经营者在服务质量、行前教育方面存在欠缺,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疏于引导和管束等。

旅游,是一国国民文明素养的集中展示。五千年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带出国的不应该只是消费力,还应该展示出国人健康文明的素质以及良好的国际形象。

鉴于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这期策划,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文明出行,安全出行,于人于己,都有益处。

猜你喜欢

国门公共场所瑞典
守国门
何国门
防偷拍
古老的瑞典
广东:免费WiFi 3年内全省都有
出走的中国人
美国一城市 规定体臭违法
深不见底
小 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