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如何借力信息技术
2018-01-17刘明芳
刘明芳
摘 要:高校图书馆发挥着重要教育职能,不仅为学生提供图书、资料借阅及阅读场所,还是高校文献情报中心,担负图书、文献保存功能,对信息传播、高校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些年,随着教育环境的转变,各大高校学生基数大幅提升,加之信息传播方式革新,高校图书馆传统管理模式面临挑战,已逐渐难以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阅读需求。为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满足学生阅读需求,应积极借力信息技术,整合图书馆资源,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资源共享。这不仅是教育发展需求,更是时代发展需求,具重要研究意义。因此,本文将很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借力信息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信息技术;信息管理;资源整合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高度普及,各领域都在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更为便利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得信息技术全面融入生产生活,大到工业生产,小到生活娱乐,显然融入图书馆已成为必然趋势。信息化的图书馆管理模式能提升管理效率,有效整合图书馆资源,降低管理工作难度,且网络图书馆站点的建立能为学生提供更多便利的阅读条件,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一站式信息服务,创造一个自由的信息共享、交互学习环境,阅读效率被大大提升。因此,各高校在图书馆运营管理中,应积极考虑如何借力信息技术,构建新运营模式,加强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创造信息化建设有利条件。
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图书馆是为人们提供图书、资料和公共图书借阅及阅读场所的机构。高校图书馆是为高等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图书馆,指大学图书馆和学院图书馆,发挥重要教育职能,是校园内的重要基础设施。从高校图书馆发展来看,最早起源于12世纪,巴黎大学、牛津大学是最早一批建设高校图书馆的大学[1]。14世纪,欧洲大学开始普遍建设图书馆,18世纪已有较高普及度。19世界末,20世纪初,中国大学开始建设高校图书馆。1987年,国内高校图书馆建设1053所,资料室5000余个,馆藏文献总量超过3亿册,为高等教育与高校科研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从现代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来看,将逐步走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融入大量信息技术。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互联网高度普及,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出现给图书馆带来翻天覆地变化,未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也将融入到图书馆管理中,这将转变图书馆发展方向。例如:武汉大学图书馆,便联手百度,将人工智能融入图书馆管理,构建了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有效整合了现有资源,大幅度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为科研与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随着社会环境、教育环境、阅读需求的转变,资源建设将成为图书馆的基础,而不是建设目的,服务将成为图书馆运营管理核心。因此,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与管理内容将发生改变,对管理人员提出更高要求。
二、高校图书馆借力信息技术的意义
传统图书馆管理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分类、编号、贴标签,最后将其摆放在特定位置上,从而方便管理和使用,避免图书、资料文献损坏或丢失[3]。这种管理过程不仅工作量大,管理成本高,具有一定专业性要求,且资源调取与利用过程也相对繁琐,资源利用率较低。另外,传统图书馆需大量纸张,相关资源的消耗量较大。而信息技术融入高校图书馆管理与运营中,可降低图书馆运营难度。进行信息化建设后,通过信息系统便可查询到图书状态,且信息索引功能为资源利用创造了便利条件,从根本上转变了管理模式,省去了繁琐人工作业,有效提高了图书馆管理效率和水平,能大幅度节约高校图书馆管理成本。另外,信息技术融入图书馆可将资源与资源、人与人联接起来,把部分资源存储在服务器上,减少用纸量,减小占地面积。且信息化资源,易于保存,可备份,不易丢失。此外,现代信息介质与形式丰富,不限于纸张,图、文、声、像都已成为图书载体形式之一,使得图书馆资源类型越来越多,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管理需求[4]。另一方面,传统图书馆有闭馆时间,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后,只要图书馆服务器不关闭,学生便可在网上进行预约或預览,查询图书是否借出,进行在线的图书阅读。因此,若想更好的利用图书馆、利用信息资源,就要与时俱进,更新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思路,借力信息技术。具体建设中,各高校应积极借力信息技术,构建新型高校图书馆,从而创造更好的科教、阅读条件。
三、高校图书馆如何借力信息技术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道,信息技术融入高校图书馆已成为必然趋势,能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转变当下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但实际上很多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因此,下面本文通过几点探讨高校图书馆如何借力信息技术,推进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一)提升现有人员信息素质
信息技术融入高校图书馆将改变图书馆管理与运营的方式,使从业人员工作内容发生变化,对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与业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5]。现有从业人员是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的主要人员,是构建信息化图书馆的核心力量。若现有人员自身缺乏信息素质,不具备相关知识技能,自然无法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供帮助,无法保证工作质量。高校图书馆想要借力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数字化图书馆,首要任务是提升现有人员信息素质,使其具备相关职业能力。因此,各高校应积极组织现有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使相关人员能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与工作要求,从而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二)更新管理理念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的了解可知道,融入信息技术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是基础,整合资源与提供服务将成为核心[6]。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更新管理理念,树立服务意识,适应高校图书馆发展要求,逐步提升开放程度,为学生提供服务。当前很多高校图书馆缺乏服务意识,很多时候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甚至部分院校图书馆仅为摆设,开放度极低,利用率较差。为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服务,构建多元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可建设专属的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服务。学生关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后,可通过关键字查询书籍获取信息[7]。另外,可通过互联网连接各大高校的数字图书馆,整合资源,构建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的共享,从而满足学生对各类书籍的阅读需求,实现一站式服务。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利用的前提基础是信息化建设,高校图书馆若想借力信息技术,构建新的运营管理模式,就必须加强信息建设。信息化图书馆的建设不论是资源的整合,还是信息的共享都离不开软硬件设施的支持。目前虽部分高校建设了多媒体预览室,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更没有接入图书馆系统,难以实现信息化建设。因此,为推进信息化建设,借力信息技术,应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新型服务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若资金充足可构建自有服务器。自有服务器安全性好,便于维护,服务器资料可备份。若缺乏资金,可选择租用云服务器进行建设。云服务器费用低,服务器维护由供应商提供,能节约维护费用。但服务器资料存放在云供应商手中,云供应商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图书馆的运作。因此,具体建设中应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确保高校图书馆的稳定运营。
(四)引进专业技术型人才
不论自建服务器,还是租用云服务器,信息化图书馆都离不开相关基础设备。如:计算机、机房、通信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信息化图书馆对这些信息设备有较强依赖性,一旦设备故障,将对图书馆运营与管理造成负面影响,尤其对数字图书运营有较大影响,造成网络无法正常访问。为避免相关基础设备故障,便离不开相关专业信息技術人才的维护,只有定期对相关基础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才能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整个图书馆处于稳定运营状态。但目前很多校园图书馆没有相关技术型人才,人才结构多以传统图书管理人员为主。因此,各高校在图书馆建设中,应积极优化人才结构,引进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为图书馆提供技术支持,从而解决目前各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缺乏技术人才的问题。
四、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随着学生阅读方式的改变,传统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需求,无法适应当下图书馆发展的整体趋势。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借力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图书馆,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资源整合,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因此,为实现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目标,应转变管理理念,加信息建设,引进专业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晓燕,宰冰欣.从战略规划看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以28所世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战略规划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4(01):62-68.
[2]万慕晨,欧亮.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效果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2):72-78.
[3]秦疏影.高校图书馆精细化阅读推广模式研究与效果评价——以北京农学院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6):45-49+89.
[4]何祯,司徒俊峰.高校图书馆“借阅无限量”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山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33(04):14-18.
[5]韩娟娟.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账号服务研究——以“211”高校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5(11):78-85+29.
[6]白明凤,匡惠华.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中轻应用模式的应用及其借鉴——基于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4(04):78-81.
[7]蒲筱哥,乔亚铭,胡亚敏.基于网络分析法的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绩效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2(04):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