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贫困生资助工作评选实践经验

2018-01-17马娟

青年时代 2018年29期
关键词:贫困创新

马娟

摘 要:贫困生只是因某些学生家里经济相对拮据而产生的称谓。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教育今日大众化阶段,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学习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加,特别是一些并不是很贫困的学生想要和更加贫困的学生争取名额现象越来越明显,导致一些本来贫困的学生最终并没有被认定为为真正的“贫困生”。所以,在一个班级的贫困生认定工作中,作为辅导员,更应该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導与帮助。

关键词:贫困;创新;自强不息

一、案例背景

2007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从2007年开始,要“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并与5月正式发文,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大意义、主要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体现了进一步优化机构,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理念。

但是,每年在刚刚开学不久的9月中旬,各个高校的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中,作为辅导员,算是最忙乱、最烦、投入精力最大的工作;作为学生(尤指大二学生),是牵扯矛盾和利益冲突最突出的阶段。各班奖助学金审核的最终结果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团结与班风。不过还好,从2016年开始,教育厅对高校建档立卡家庭子女进行精准资助,这个文件对高校助学金的评选缩小了范围。

二、案例概述

2016年9月中旬,我院某系2015级某专业其中一个班,在2016年国家助学金工作评选中,坚持“正确导向、公开透明”的基本原则,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资金资助和精神鼓励,目的是实现“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根据我院《学生手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细则,通过召开专题班会,审核学生提交的贫困申请以及贫困学生确认表等资料,对该班级贫困生资助工作进行细心认定与评选。但是在评选过程中,出现以下状况:

这个班级情况比较特殊,单亲学生较多,导致个别学生在评选的结果基本确定之后异议较大,不间断遇到学生(女生较多)一把鼻涕一把泪跟我细说家庭情况如何困难,为什么在评选过程中没有把他(她)选上,恳求我给他(她)们一次机会;并且在评选过程中总是会接到家长电话跟我反映家庭经济困难情况,拜托我务必要考虑她(他)家小孩,等等这样的情形。虽然我接手这个班级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是通过我与班级部分学生(未申请助学金的同学)的私下沟通,那些在我面前恳请我给她(他)们一个名额的同学并不是他们真实的一面,而是在我面前扮演的一段“假象”,所以当时在这个班级的助学金工作评选中,整个班级班风很混乱,学生内部关系矛盾多。

三、案例分析和举措

其实,通过仔细阅读这个班级学生交上来的贫困申请,观察他们的生活状况,我发现这个班级学生家庭贫困程度基本相似,尤为特殊的就是单亲孩子较多,占班级总人数(46人)的1/3。作为辅导员,除了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只能是在精神或者物质上给单亲孩子一些帮助和鼓励。

(一)正确导向,整合力量,形成全班一盘棋的资助工作格局

针对这个班级的学生资助工作,成立了以班干部为力量的资助工作小组。我开始接二连三的与资助工作小组讨论研究贫困生认定的程序、评审的办法等有关重要的学生资助问题。把名额一定要分配给那些真正需要资助的同学。

通过召开专题班会,决定对于有意愿申请贫困助学金的同学宣读申请的理由,由资助工作小组牵头,其他同学均采取投票形式,作为评选工作的第一步,但是不排除在投票的过程中,个别同学会“拉票”获得更多的票数或者搞一些小动作。在投票之前,我当时就跟班级所有同学当面讲清楚:投票只是选定工作的一小部分,并不能完全作为评定的最终结果,最重要的依据还是根据你的家庭经济情况是否贫困,(最重要的依据还是根据每个同学的平时消费水平)所以请大家务必考虑清楚要不要“拉票”,如果因为出现“拉票”影响最终班级团结、学生关系,将责任追究到本人。这时大家在投票的时候会有所顾虑,从投票结果来看,相对是公平对待。

(二)坚持人文关怀,将“助学”与“育人”相结合

有个别同学家庭并不是真正贫困,在评选的时候落选,但是学生自身并不是很服气,她(他)就是想争取一个“名额”。用学生的话来表达就是:“这个名额谁都想要,为什么不试一试”。当我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其实我的心里挺担忧的,当时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他(她)们为什么不为那些真正贫困的学生考虑呢?但是回过头来又想了想,其实社会中的人都是自私的。这个时候我把有这些想法的同学单独找来一对一面谈,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再通过微信、QQ交流,,通过翻录查看他们的QQ空间,微信记录等等,发现个别学生穿着打扮与申请贫困资料不相符,并且最重要的是班级学生并不认可这些学生获得贫困名额。作为辅导员,用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与他们谈心沟通情况,纠正他们心理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坚决反对利己主义,在尊重学生,避免伤害学生,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教育学生敢于面对现实,诚实对待问题。如果家庭确实贫困,班级学生会在你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有所感触,并且现在学校还有勤工助学岗位可以支撑日常开销,目的是培养学生自立、创新能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三)常抓不懈,树立典型,贫困生成绩斐然

对贫困生的帮扶以及对他们思想心态的开通是一件长期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反复、会感受到学生的抵触情绪、会因为贫困生帮扶体系的不完善而感到压力重重,所以辅导员要有计划性的、耐心的对学生进行交接和交流。这个过程更要连贯进行才能保证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在这次贫困生评定过程中,培养了他们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除一般的奖学金外,国家还设立专门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一些品学兼优的贫困生。该班贫困生王某同学经过第一学年的努力获得她们专业唯一一个“国家励志奖学金”,得到全班同学的一致认可与好评。这一方面可以帮助解决部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另一方面通过优秀贫困生的榜样作用,鼓励其他的贫困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这样一来,极大的激发了贫困生刻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使部分学习优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贫困生得到了资助,目的是让这部分贫困生在校期间依靠奖学金就能顺利完成学业。

(四)调查回访,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的贫困信息

国家对于贫困生的重视如同视火。所以一定要确保最终贫困生选定的结果要有质量,在贫困生评定结果公示后,一方面要求班级有异议的学生及时反馈信息,另一方面我亲自与获得资助的学生家庭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但是前提是不能随意伤害到贫困生的自尊心。面对已经确定的名单,在关心他们的同时,我们也有更高的要求:受到资助的学生必须以身作则,要做到感恩为主,切记扶贫更扶志。把每一分钱要花在正方向上,严禁出现铺张浪费现象。辅导员定期找受资助的学生谈话,通过谈话,摸清学生的心理动态,帮助贫困生及时解决疏通心理问题,更快地完成自身的成长。教育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正确树立“自强不息”、“立德树人”的精神。确保收到资助的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幸福生活。

猜你喜欢

贫困创新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