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初心的拓荒者
2018-01-17王锋旗
王锋旗
每天早晨,我们都能在江西中医药大学校园看到一群学生,他们6点半在操场上准时集合,喊着铿锵有力的口号,坚持跑步,风雨无阻,没有假期。这些学生来自“双惟”实践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双惟”学子。而“双惟”实践班的筹建、成立、发展,浸透了刘红宁教授十多年的心血。
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及众多专家学者对“双惟”实践班育人模式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这种模式应该向全国推广,让更多的高校借鉴。
[创办“双惟”班的艰难之途]
早期下放农村的刘红宁,过着和当年许多知青一样的生活。有天晚上,一名孤儿知青问他:“人为什么活着?”是啊,人这一辈子应该怎样活才有意义,才能对国家和民族有更大的贡献?刘红宁反复思索。带着这颗初心,他在中医药教学科研道路上一干就是一辈子。1982年从江西中医学院毕业留校任教,2001年起担任学院院长,2010年转任学院党委书记直至退休。
记者问及他当初创办 “双惟”实践班的情形,他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当时的江西中医药大学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教育资源稀缺,经费短缺,师资不足。一些高校为创办精英班,出台诸多奖励政策招揽优质生源,如对报考的省高考状元奖励20万元、市状元奖励10万元等等。“我们学校1998年扩招,2004年全校有学生9000多人,可生均经费还不到3000元,并没有足够的财力、师资来支撑那一类型的精英班。”刘红宁说。
一边是“囊中羞涩”的现实,一边是“投入产出”的风险,作为一所中部省份的二本院校,如何在不大幅增加办学经费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因校施策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潜能?刘红宁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
双惟班始办于2006年9月。“最初我们也是想仿照有的大学,选高考分数高的学生单独组成一个精英班,开小灶提供特殊的资源,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成长。”刘红宁回顾办班初衷时说,“酝酿过程中我们也在反思一个问题:学校费了很大劲培养的优秀学生,毕业以后的表现却不一定优秀。相反,有些在学校表现一般的学生,后来很成功。”
刘红宁和同事花了两年时间研究,得出一个观点——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存在“五多五少”:理论多,实践少;突出精英教育多,面向全体学生少;注重专业素质多,注重基础素质少;外在激励多,自我激励少;注重投入多,注重实效少。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的结论是:在学校里不应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舍精英班,办双惟班。”刘红宁将办班理念归结为“教无类;学为先;重激励,育特长;促实践,有思想”,着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学习能力、思维能力。
于是“双惟”实践班应运而生,其名称源自于江西中医药大学“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开班至今,一直由刘红宁亲自担任班主任。历经11年的长跑,他把自己的知识、精力和爱心,奉献给了一批又一批的“双惟”学子,先后有12000余名学子接受了“双惟”实践班的锻炼。
2014年,刘红宁主持的以“双惟”实践班为题材申报的《新时期高等中医药院校“基础素质”教育理论创新与“双惟模式”实践》问鼎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了江西高等教育领域零的突破。2014年9月10日教师节,在人民大会堂,刘红宁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大学素质教育的拓荒者]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高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如何点燃学生内心渴望成才的火种,使学生内在动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让学生能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呢?
刘红宁说:“要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关键要抓好四方面的培养:专业技能、基础教育思想素质和学习能力。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有太多的困难和理由放弃,但终于挺下来了!”回首双惟班的磨砺之路,2016级中医学专业研究生、2011级双惟班学生刘锋感慨万千:寒冬清晨从温暖被窝起床时的挣扎,酷暑高温难耐全身湿透的烦躁,因不被理解而遭遇的冷嘲热讽等等。
刘红宁发现,培养以意志力为主的心理素质,以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为主的思想素质,以跨学科知识学习应用为主的学习能力,以系统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为主的思维能力等“基础素质”,对大学生成才成功有重大意义,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基础作用并决定专业素质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可衍生出学生人生发展过程中需要的所有素质。
于是,刘红宁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基础素质”教育的全新理论和观点。 “双惟”实践班面向全体学生,不设门槛,打破专业、班级的限制,吸引全体学生参加,不因学生起点差异而区别对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活动由学生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日常管理由班委、队委负责,而班委和队委实行轮值制,使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增强奉献意识和管理能力;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提高,养成良好习惯的“四自一养”培养路径,将良好习惯内化为素质,使学生终身受益;倡导赢在终点的价值取向,追求人生的不断完善与自我超越。
他率先垂范,知行合一,十年如一日踐行,给学生带来凤凰涅槃般的蜕变。
2006级中医学专业的丁兆辉便是坚持下来的36名本科生之一,他现在是江西省中医院肺病科室最年轻的医师。
来自农村的丁兆辉从小性格内向,也无特长,一上讲台更是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当初,只有双惟班这个不设门槛的组织愿意接纳我。在这里,我收获了人生最奇妙的蜕变历程。”如今的丁兆辉,面对记者侃侃而谈,“每天的早起、晨练、晨读,看似千篇一律,却磨炼了我的意志,增强了自信,也让我发现,不努力逼自己一把,就不会知道自己可以有多优秀。”
[守望初心的教育情怀]
记者问刘红宁,这么多事是不是要他亲自去做?刘红宁说:“我觉得首先应该自己带个头。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其实奉献精神的培养,首先是老师自己要奉献,学生才会从老师身上学到什么是奉献。而‘双惟班所有的指导老师都是有自己本职工作的,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没有多拿任何报酬,学生们心里非常清楚这一点。也正因为这样,学生学习了这种精神,所以在奉献的时候,他们才无怨无悔。”
2018年6月,中国教育电视台《师说》栏目播出了专题片《刘红宁:这辈子只做一件事》,两周时间视频点击播放量突破8万余次。其中有一个镜头让人印象深刻:当刘红宁谈及学生肖勇的情况时几度哽咽。当记者再问及此学生的近况,他停顿了一下,缓缓说道:“肖勇的工作生活情况正在一步步好转。”
刘红宁的思绪回到了多年前。双惟班的学生肖勇出生时难产,曾命悬一线。医院的产科医生束手无策,是一位老中医用银针扎活了他,但肖勇从此落下了残疾。他一边抱着药罐,一边艰难求学,终于跌跌撞撞考入了江西中医药大学。然而,同龄人的误解、陌生人的嘲笑,使肖勇内心深处的无助与自卑感如影随形。
2016年5月29日,肖勇一瘸一拐走向讲坛,痉挛的双手抱紧了话筒。虽然口齿不很清晰,但他一开口,台下立即响起了会意的掌声。
这是他第二次登上“双惟”青年论坛。上一次是在2012年5月的“双惟”学子证书授予仪式上,当时他以“蜕变”为题,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成长之路,立誓要跨专业考取中医学研究生。而这一次,他是作为毕业的“双惟”学子代表返校参加双惟班创立10周年交流会。
“这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队友们自信的笑容、热情的呼唤,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重新有激情燃烧的感觉……”肖勇回顾往事时说。
目前,肖勇在江西于都老家开了一家诊所,默默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刘红宁说,哪天方便的时候会去看看肖勇。
“除了意志力和学习能力,双惟班还特别注重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刘红宁说。
刘红宁的办公室,珍藏着一件特殊的礼物——一只放有36根火柴的火柴盒,这是第一届双惟班本科生毕业时送给他的。36根火柴,代表着36名双惟班的学生,寓意双惟班的老师点燃了他们内心的火种,激发了他们成才的动力。
记者问刘红宁,接下来有什么新的计划,他说除了科研,正在做的一项课题研究是“精神午餐”:他每周二、周四和学生一起共进午餐,提出一个探讨的话题,大家共同讨论。他对学生的观点不作评论,主要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素质和思路逻辑。
36年如一日,在多年的教學科研生涯中,刘红宁倾心付出,收获亦丰。名和利对于他来说,已经形成不了诱惑。他多次拒绝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一些单位的高薪聘请,至今住在老校区的老房子里,留在江西这块红色的土地上。
最令他骄傲与自豪的,是那1万余名的“双惟”学子。在医药科研上,刘红宁是一个拓荒者;在桃李春风里,他是一个守望者。漫漫岁月,仁心如故。刘红宁的大爱,犹如春风化雨,没有止境,更没有边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