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咏叹调《世上没有犹丽狄茜我怎能活》的音乐分析与演唱特点
2018-01-17刘畅
摘 要:《世上没有犹丽狄茜我怎能活》是选自格鲁克的歌剧《奥菲欧与犹丽狄茜》中的一首C大调咏叹调。这首咏叹调是整部歌剧的灵魂和高潮,本文试图通过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音乐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该咏叹调的趋势分析和音乐结构中总结出调式调性、曲式结构、旋律特点、语言特征、伴奏织体中的特点及在演唱中的科学性、实践性和艺术性。
关键词:《世上没有犹丽狄茜我怎能活》;格鲁克;研究方法;音乐分析;演唱特点
歌剧《奥菲欧与犹丽狄茜》是由意大利诗人卡尔扎比吉作词,由格鲁克作曲的三幕歌剧。这部歌剧是格鲁克改革主旨的代表作,作品要求音乐服从于诗歌,体现了理性与真实自然的风格和戏剧与音乐间更加合理的平衡,顺应了18世纪以来启蒙文化运动中注重人真情实感的表露的审美原则。歌剧《奥菲欧与犹丽狄茜》中第三幕第四十三首咏叹调《世上没有犹丽狄茜我怎能活》是剧中男主人公奥菲欧忘掉爱的禁锢,回身拥抱犹丽狄茜继而死去时演唱的。这首咏叹调是整部歌剧的灵魂和高潮,是格鲁克声乐作品中极其重要的一首。微量的重复简易的旋律,清晰的向观众呈现出奥菲欧悲痛欲绝的内心情感。音乐简单明净,旋律线条多为级进极少跳进,歌词与曲调句句相对,少有夸张炫技手法。
一、音乐分析
这首咏叹调是回旋曲式结构,全曲分为五个部分:A—B—A—C—A。
曲式结构为(图一):
主题部分A:旋律平缓,多以级进为主,在跳进的地方两句形成对比模仿,让人在听觉上感到层次感,避免了旋律单调;主题部分为4/4拍,节奏以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后附点为主,速度相对缓慢;中弱力度来叙述自己心中的凄凉与悲哀,最后以弱拍结束;音区和音色以中音区为主,在结尾处有几个高音作强调以表现出男主人公哀怨忧伤的情感;和声上首先从C大调的主和弦开始,在主题结束部分是用了属到一级的正格终止解决;在伴奏织体上,右手贯穿着主题旋律,左手大多以分解和弦并夹杂着二拍前附点来与主旋律区别开来;歌词中反复唱着“世上没有犹丽狄茜我怎能活,我在悲痛中无所适从。”,充分体现出奥菲欧的悲痛之情和对犹丽狄茜的爱慕及怀恋之情。
插部主题B:这个主题转入了C大调的近关系调,属于主属转调,节奏较快,与主题A着的口吻重复唱着一句话“我要永远忠诚于你”,但是第一遍和第二遍的述说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一遍的旋律较为平缓且多为中音区,第二遍较为激动,将他内心情感推向高潮且多为高音区;在伴奏织体上也是以分解和弦为主,出现了临时变化音,不仅丰富了和声织体,与旋律结合起来更富有层次感,而且在听觉上更新颖。
插部主题C:这一部分主题旋律的和声是这一片段的特点,开始以G大调导七和弦开始,用不协和和弦表现出音乐的戏剧性,旋律大多都是导七和弦上的音组成,给听者以听觉上的刺激从而来表现出奥菲欧的绝望;速度上由中速到慢速的变化表现出奥菲欧是用哀切的口吻在呼唤爱妻的名字;伴奏织体上,多用分解和弦与主旋律的导七和弦相吻合,做到了旋律与伴奏和声相呼应。
二、演唱研究
在主题A中,刚开始就是全曲的主旋律。演唱时随着节奏慢慢的进入悲痛的氛围里,转换人物角色,带领观众进入歌剧情境。速度相对缓慢,演唱开始于低音区,气息要求均匀、饱满。
插部主题B中,多次呼喊“犹丽狄茜”,深沉悲痛,是内心深处真切的呼唤。“啊,天哪”无助绝望的哀叹,气息要求饱满,略带哭腔般的述说,虽是情感至深的一次迸发点,却无需过大音量与强度,乐曲逐渐紧张起来,伴随着变化音的出现,含蓄的表达奥菲欧极度的痛苦,在黑暗中万般迷茫的处境。“我要永远忠诚于你”这句在演唱时表现出奥菲欧虽汝死犹为忠的爱情态度,这事第二个情绪爆发点,情绪在悲痛的状态与音乐的起伏进行转换,演唱者要理解歌词的内涵,在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细加揣摩,从而更好的诠释作品。
插部主题C中,再一次呼喊“犹丽狄茜”的名字,这是第三个情绪爆发点。音区比第一次呼唤升高了一个八度,情绪再次递进,演唱时要更加稳固气息,突出戏剧高潮,演唱时应该分好句,根据歌曲情绪来分配乐句。
再现部分A中,作者用最后两句“没有你,我怎能活”来呈现奥菲欧内心的无助痛苦和万念俱灰的呐喊,重复的乐句以对比高音的形式,结束在强拍上利落干净,这里极其需要演唱者的功底,在强拍上持续保持,给听众以意犹未尽之感。
这首作品是略慢抒情的行板的速度,在演唱時不宜过慢,换气一般为一句一换,气息的控制与情绪的渲染要恰到好处。这部作品中出现最多的就是奥菲欧呼唤犹丽狄茜,但在每次出现时情绪上又都不相同,在唱这句时气息的吞吐要适当有力,彰显意境,表现出音乐的流动性。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2]张筠青.歌剧音乐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3]田可文.中西方音乐史考试纲要[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版.
[4]俞子正.歌剧长河从达芙妮到图兰朵[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
[5]王莹.论歌剧鉴赏能力的培养——比较分析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与格鲁克的《奥菲欧与犹丽狄茜》为例[J].艺术教育,2009,07.
[6]曹青,邵奇青.现代音乐戏剧的象征——关于格鲁克与《奥菲欧与犹丽狄茜》[J].歌剧,2008,01.
作者简介:
刘畅(1993—),女,汉族,湖北潜江人,曲阜师范大学2015级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