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曲悲壮的挽歌

2018-01-17詹晓慧

报刊荟萃(上) 2018年1期
关键词:武安战马将士

《国殇》是九歌的一篇。《九歌》是一组祭歌,祭祀的是楚国当时的九类自然神。多数篇章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国殇》是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灵,是一曲悲壮的挽歌。

诗歌先展示的是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战士们身披犀甲、手持吴戈、装备精良。交战双方战车交错、杀气腾腾,战士们英勇无比,但结局注定是失败的。“旌蔽日兮敌若云”,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即便如此,战士们依然奋勇搏杀,“矢交坠兮士争先”,流箭在耳边呼啸,战马在身边倒下,而战士们毫不畏惧。

在惨烈的搏斗中,作者着重描述了一辆战车,这辆战车左侧的战马已中箭倒地,右侧的战马也被砍伤,但战车的主人毫无惧色。“霾两轮兮絷四马”,古时作战,在激战将败时,埋轮缚马,以示坚守不退,主人即以此为“战壕”切断自己的退路。并用这样的行为告诉战士们:我们就是要破釜沉舟,决一死战。“援与枹兮击鸣鼓”,他举起鼓槌,又一次擂响了进军的战鼓,一时杀气升腾,天昏地暗。但是战争的惨烈引起了天神威怒,“严杀尽兮弃原野”,杀气散尽,全军覆没,尸骨被弃原野。

作为挽歌,作者在展示了这场惨烈的战斗之后,着重讴歌了死难将士的献身精神。“出不入兮往不反”,战士们出征之时已抱必死之志,“带长剑兮携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死亦重于泰山,气贯长虹,将士们早将生死抛于身后。

战国时期将士们为国出征,是一种身份的标志,是一种晋升的途径,也是一种荣誉的象征。赵将廉颇因战功卓著被封上卿;秦将白起一生征战70余场,战无不胜,受封武安君;李牧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秦将王翦,平定六国,功绩卓著,始皇尊其为师。战士们投身战场,尤其是作战的主帅多是出身贵族。将士们上场杀敌,一要攻城略地,二要保护自己的家园,更为重要的是维护自己的贵族形象,維护国君的尊严,让国威远扬。“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将士们舍生取义,笑对生死,这种精神一直激荡在屈原的内心深处。

屈原是楚国的贵族,楚王的宗亲。楚国的利益与尊严,楚国的独立与强大,与他个人的利益息息相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这位自比为“香草美人”的怀抱“美政”理想的诗人,以美标榜自我,以尊严要求自我,为一切的宗亲贵族,对这些为国出征、战死沙场的将士们,内心充满了敬佩、庄严与严肃。

屈原有着敏锐的政治眼光,深受怀王信任,早就为楚国制定了“连齐抗秦”的战略,甚至不惜抗颜直谏。但是,可与日月齐光的品质和赤胆忠诚的忠臣之意,并不能让昏庸的楚王清醒,并不能获得庸俗的同僚的理解。有心救世,却无力回天,他内心的悲凉可想而知。据相关资料,《国殇》是屈原在流放途中所写,眼看着出征的将士们为了一个注定失败的结局而在血战中横死疆场,他内心的悲壮感油然而生。

按古代葬礼,在战场上“无勇而死”者,不能入殓,不能葬入墓地,就成了无主之鬼。在秦楚战争中,战死疆场的楚国将士是战败者,故而只能暴尸荒野。屈原这曲挽歌,是对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由衷的敬仰,也是为他那颗赤胆忠心的哀伤,更是为挚爱的国家正在走向没落的悲剧命运无奈的祭礼。

作者简介:

詹晓慧(1980—),女,汉族,河南洛阳人,中教一级,研究方向:高中语文。

猜你喜欢

武安战马将士
以新理念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
将士出征
武安小米
小战马
那些功勋卓著的动物“将士”们
河北省山区县域谷子产业发展分析
战马
给为国殉难将士的祭歌
成吉思汗指挥赛马
铁血尖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