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庸思想看待社会工作价值中立
2018-01-17刘怡宏
摘 要:价值中立缘起于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由韦伯整合并正式提出。这一原则自提出之日起便兼具荣誉与批判,既成为认同者追寻的公理,也成为反对者讨伐的对象,综合来看,对价值中立争议的本质是对在实践中如何实施这一思想并保证社会学科科学性的争议,即理论与实践怎样结合的争议。儒家学说的重要思想“中庸之道”提倡:知行合一,用中适时,本文从这一角度认知价值中立,承认其科学性并指出其限制性,寻求社会工作中以中庸思想为指引的适度的价值中立实践应用。
关键词:中庸思想;价值中立;实践应用
自春秋以来,儒家思想便对整个中国的政治治理、社会文化等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由孔子提出并由儒学后人归纳澄清的“中庸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更是对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行事方式产生深远影响,中庸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看待事物的认识论,同时是一种处理事情的方法论。这种本土文化、本土思想会使我们与西方学者看待同一问题时产生不同的观察角度,因此,选择中庸思想来看待“价值中立”这一争议已久的问题,可以避免极端化,从而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一、简述中庸思想与价值中立争议
提到中庸思想,首先要先理解中庸的含义。《论语·雍也》中首次提出“中庸”一词:“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是最高尚的道德素养,但人们已经很久不能做到了。黄伟从认识论、方法论和目的论三方面对中庸进行解读,认为中庸并非折中主义,“而是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矛盾的对立统一的一种和谐状态,”[1]而要达到这样一种状态的方法便是用中适时,避免过而不及。漆侠通过梳理儒家中庸思想发展脉絡,从孔子到韩愈、李敖,将中庸思想从方法论上升到世界观的角度,认为孔夫子的中庸思想实际上是一种辩证法的思想。而中庸的最基本方法,即是孔夫子所说的,“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以反对“过犹不及”。刘红丽通过解释“中”、“庸”二字,认为“中庸”的含义是做事中正、不偏不倚以达到中和的状态。“中正是达到中和的手段和方法,中和是中正的目的,中庸为中和之义。”不同学者对中庸虽然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角度,但其核心思想均是一致的。
我认为,中庸思想其实反映了孔子从道德到政治,从理性到艺术等多方面的一种人生思考,是一种以辩证的思想,其本质用一个词概括即为“适度”。中庸思想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承认矛盾所在,其追求的适度是一种达到对立统一的和谐状态,是一种促成大同的途径。其传递的理念是,无论是待人处事还是认知事物,都应该把握好“度”,要节制,而不能极端,不能绝对主义。其主要特征就是随时而中且中立而不倚,即要审时度势、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又要无过无不及,处在一种恰到好处的位置,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仁礼合一以及诚明合一的状态。这对于认知“价值中立”,解决价值中立的争议问题将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
价值中立的思想根源来自孔德、斯宾塞的实证主义,最初的价值中立处于一种绝对化的状态,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完全等同起来,认为社会科学也应该按照自然科学一样,以客观为基础,“只说‘是什么,不说‘应该是什么,只作‘事实判断或‘实然判断,不作‘价值判断或‘应然判断。”这时期的价值中立是以价值无涉为原则底线,坚决排斥一切主观色彩的判断。但由于其忽略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的特殊性,忽略了社会科学的研究主体与客体都是兼具主观色彩的客观事实,从而受到后期学者的批判。
后由韦伯提出并整理出的价值中立已不是如此断然的态度,韦伯对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均采取肯定的态度。首先,他承认社会科学内不可避免的价值选择,从研究问题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解释与分析到最终成果的运用,都避免不了主观意识的“选择”。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的价值中立主要便有两重含义:一是课题在选择结束后,研究者需要将个人价值放在一旁,按照事实材料进行研究;二是“将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区分开来,把事实判断作为科学基础,而不能从事实判断推论出价值判断。”
可以说,价值中立是最饱受争议的社会科学的概念,对其维护者有之,如李金在一篇名为《为“价值中立”辩护》的文章中指出价值中立既是可行的又是无害的。对其批判者亦有之,如郭星华在《也谈价值中立》一文中强调“在科学研究中纯粹的客观性是不存在的。”但随着对价值中立这一问题的争议,人们对其的理解也愈加清晰,那种绝对主义的维护和完全的反对的观点在逐渐消失,如今多数学者是秉持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的。既能看到在价值中立下研究的科学性,又能看到社会科学的主观限制性,因此便有周晓虹在《再论“价值中立”及其应用限度》一文提出的“有限度的价值中立”的看法。这与儒学思想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在此我将更加细化地从这一角度对价值中立进行解读。
二、以中庸思想理解价值中立
在上文中已经指出,中庸思想追求的是一种适度,反对过犹不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写的1978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中庸的解释是:“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我认为,这其实就是我们看待“价值中立”应有的态度。既要肯定价值中立的贡献,发挥其优势,又要指出其弊端,减少其劣势对社会工作的限制。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价值中立”所带来的贡献。这种实证主义的思考方式,将社会科学从一种形而上学的框架中解脱出来,真正独立成为了一门科学。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理性思考模式,它所提倡的在实际工作中不加以价值判断、价值干涉是有其道理的。在社会工作的实际操作中,价值中立的观念可以使我们有效地避免进入操纵、家长作风、移情与反移情等误区。社会工作者尽量在工作中遵循价值中立,当面对一些违背在其日常生活中所坚持的价值原则的案主时,会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对案主加以更多的接纳与尊重,这样对社会工作的开展将有很大益处。所以,我们必须肯定“价值中立”所提供的理性视角。即便是在社会科学这种人文学科内,理性思维同样有其闪光点,而价值中立无疑是社会工作诸多价值、伦理判断中理性意味最浓的观点。这大概也是其出现在人文学科内会显得格格不入的原因所在吧。
同时,价值中立强调事实重于价值,这尤其应该体现在研究过程的解释与分析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社会工作有自己所遵循的价值标准,社会工作者在做一项研究之前也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但一旦我们真正涉入到一项调查,我们就必须先放下自己的主观意识,即便所出来的结果和我们预想的完全不一样,我们也必须遵循真正的事实。有人会说,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看到的事实未必就是真正的事实。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实状况,但这也正是社会科学的魅力所在。它与物理、数学不同,没有最终“真相”这种定论,所以不同的学者可以对同一事物进行研究,也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但这种结论必定是以他自己看到的事实为基础,而非以其个人好恶而得出来的。这便是坚持价值中立的好处,它可以使我们从多个角度理解同一项研究、同一个调查。社会学经典著作《街角社会》可以说是很好地遵循了价值中立原则,作者在介入贫民窟进行调查时,并没有事先设定这里的青少年都是问题少年,这个地区就是混杂的问题地区,而是带着公平客观的角度开展研究,而其最终得出的结论与之前人们对这里的普遍认知完全不同:这是一个有着其运行结构的地方。作者正是凭着价值中立的原则才能够从另外的角度剖析并呈现给大家这个所谓“问题地区”的真实面目的。
在肯定了价值中立的贡献之后,我们同时要看到其存在的限制性。不偏不倚,正是中庸之道的认知方式。
价值中立所追求的科学性与客观性是一种纯粹理想状态下的存在,它忽略了社会科学的主观性。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最大的不同在于,研究的主体与客体都是“人”,人是有自己的思维判断、价值标准、情绪变化的,人并非数字、机械,所以无论何时都不可能出现完全的价值无涉。可以说,在提倡价值中立的说法过程中,也已经包含了一种价值主张。而且,社会科学面临着秩序、制度、研究对象等多方面的变化,一旦缺乏价值导向会使整个社会群体都处于一种迷茫或者混乱的状态。而对于社会工作而言,价值与伦理是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的一种方向指引。同时,随着社会的变化和进步,我们的价值观念也会随之有所改变。因此,极端的价值中立并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
2014年世界社工联合大会对社会工作做出了重新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职业,是促进社会改变和发展、提高社会凝聚力、赋权并解放人类的一门学科。社会工作的核心准则是追求社会正义、人权、集体责任和尊重多样性。基于社会工作、社会学、人类学和本土化知识的理论基础,社会工作使人们致力于解决生活的挑战,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在这一定义中我们首先可以看到,社会工作是具有实践品质的,因此在“不过不及”地认识了价值中立之后,如何很好地将其运用到社会工作实践中,既发挥出其优势并保障本专业的科学性,又能不受其限制发扬专业的人文特性,将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
三、社会工作“价值中立”实施
中庸之道不仅仅是一种认知事物的态度,同时也是一种行事方法。它提出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仁礼合一”以及“诚明合一”是最终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亦提供了做事方向。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对价值中立的运用便可以中庸之道为指导。
仁礼合一是基础。孔子的核心思想便是“仁”,其含义为对生命的珍爱,对他人的尊重。社会工作以“案主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其核心价值观与儒学的“仁爱”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礼”指的是一些规则、规范,是一种外在束缚,亦是达到“仁”这一目标的手段。社会工作有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也有相应的伦理守则、机构规章等制度性要求,如对待同事要团结合作,对待案主要保密接纳等等,这便是礼的一种体现。
因此,在社会工作中发挥价值中立首先要以“仁礼合一”为基础。也就是说,我们进行调查、研究,或个案、小组、社区工作,首先要保持一份对调查客体或案主的“仁爱之心”,不戴有色眼镜看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经历,背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无论他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怎样的形象,都是有其原因的。作为社会工作者,总会面对一些不那么光鲜亮丽的景象,这时我们的心境就变得非常重要。比如,当我们的案主是一名性工作者时,其工作性质与社工的价值认同虽然有冲突,但作为一名专业人员仍应该保持“仁礼合一”基础的价值中立。“仁礼”会让我们用尊重、理解的态度面对他,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亦有选择的无奈,用宽容与爱同案主接触,有利于与之建立信任的关系,使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而价值中立则可以使我们用更理性的角度认知工作,认知不同的行业,发掘背后存在的制度、文化、个人经历的原因。
知行合一是途径。“知”即是一种理论、知识,这是硬件储备,对“价值中立”思想有正确的理解即为“知”;“行”则是一种实践运用,将“价值中立”运用到社会工作中即为“行”。
价值中立不是不能有选择,至少在确定案主或调查选题之前是要尊重社会工作者自己的选择的。正如上文提到的性工作者,如果社会工作者真的無法克服自己内心对这一行业的抵触,社工是有权利选择不进行此项工作的,将这位案主转介给其他可接受的同事,不但是对社工的尊重也是对案主的尊重,同时也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也是知行合一的一种方式。社会工作者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整个团队应共同完成知行合一的目标。
在社会工作实践运行过程中,知行合一的价值中立也是一种“用中适时”的价值中立。如面对案主,社会工作者应尽量尊重案主,遵循案主自决的原则,减少社会工作者的主观干涉,相信案主的能力,并给予其做决定的机会。这是坚持价值中立的体现。但是当案主认为生活太痛苦,想采取结束生命的方式的时候,价值中立便不再适用,社会工作者必须做出一定的干涉。以“仁爱”的思想基础上,保证生命安全是最基本的,这时社会工作者便不能完全遵循案主自决,而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时的价值引导,使其打消这种想法。可以说,面对很多难以抉择的伦理困境,采用适度的价值中立都是其最好的选择。
以中庸思想来评判价值中立,既不完全抹杀又不固化遵从,而采用适度的眼光加以理解,同时又可以指引其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从而把握好尺度,使社会工作得以有效开展。将传统的中国文化与从西方传来的社会工作相结合,会使我们更好地发展适合中国的社工专业,培养更加本土性的社工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伟.简析中庸思想的内涵和特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8,34:172-173.
[2]漆侠.儒家的中庸之道与佛家的中道义[J].北京大学学报,1999,3:86.
[3]刘红丽.中庸思想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学院,2007.
[4]张彦.论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移情与超脱[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16(2):4.
[5]关信平主编.社会政策概论[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64.
[6]郭星华.也谈价值中立[J].江苏社会科学,2000(6).
[7]雷建华.2014世界社工联合大会澳洲举行 社会工作概念重新定义.http://www.swchina.org/,2014-07-11.
[8]郑杭生.究竟如何看待“价值中立”——回应《为“价值中立辩护”》一文对我观点的批评.社会科学研究,2000(3).
[9]周晓虹.再论“价值中立”及其应用限度[J].学术月刊,2005,8:53.
[10]李金.为“价值中立”辩护[J].社会科学研究,1994(4):59.
作者简介:
刘怡宏 (1992—),女 , 长春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福利政策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