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8-01-17陈玉琳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主流价值理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有助于提升文化自信,而且能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汇聚了我国人民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反映出中华民族历史演进特点和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所以以中华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利于现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和普及,也是提升我国文化自信的必经之路。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以中华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要基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在国家历史中的角色和定位,追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这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有着重要意义。如果单独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避开中华传统文化,则是忽视了我国思想文化的“根”。如果只是单纯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而不是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则无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无法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法做到真正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2]
从国家角度出发,我国《尚书·五子之歌》中“民本”一词取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指的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是老百姓,国家的富强安定和老百姓的富足安康息息相关。而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倡的“富强”、“民主”,也反映出我国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在现当代的传承和发展。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一定的体现,传统文化中提到的 “天人合一”,可以理解人類活动要遵循客观规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论语中的“和为贵”以及墨子提到的“兼相爱”都能看到关于和谐的价值理念。
从社会角度出发,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打破了先前“学在官府”的社会现状,使平民子弟也获得了教育的机会,孔子打破区别对待的教育垄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这是“平等”在教育方面的体现。乾隆御笔的“建极绥猷”是太和殿匾额上的题字,意为顺应天道和民意,用中正的法则治理国家,中正从字面来说有不偏不倚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公正治理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公正”的部分。对应社会层面的“法治”部分,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曾提出“法治”的号召,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家思想中的明法论、因时立法等法治思想对现当代法制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从个人角度出发,顾炎武提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指的是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兴亡是每个人的责任。《论语·泰伯》中提到的:“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其中也强调了个人的社会责任,这些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相对应。大禹治水的故事在《庄子·天下》、《孟子·滕文公上》中都有提到,李白在《公无渡河》中也写道:“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这些典籍都高度赞扬了大禹的高尚品质,突出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和爱岗敬业的民族精神。《论语·学而》中提到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及《论语·为政》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都指出诚信在与人交往中的必要性。《孟子·公孙丑上》中说:“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其指的是待人友善,与今日提倡的与人为善相似,汉代刘安《淮南子·缪称训》中的“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不善积而为大不善。”与之相呼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的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上所包含的政治诉求、社会理想、道德规范、精神气质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实践中所体现的思想源流、理论基础、实现路径和发展趋向依赖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3]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可以得知两者是息息相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新时代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增强我国文化自信,推动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崇,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营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坚持批判传承和改革创新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适用于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念,是我国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凝练出的核心价值理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而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错误的”、“激进的”、“落后的”、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加以批判和扬弃。[4]新的时代赋予传统价值理念新的涵义,在其基础上得到创新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所以民族发展必须要坚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但如果不紧跟时代潮流,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可能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逐渐被遗忘。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坚持在批判的基础上传承,在不断改革的道路上加以创新,这样才能保证中华传统文化既保证自身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
(二)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继续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需要推动我国优秀文化积极融入到世界文化之林当中,也要将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来并加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我国现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价值观念呈多元化趋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有我们民族特色和适应时代需要的价值理念做支撑,所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广泛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要意识到优秀文化是在世界各国文化激荡中凸显出来的。因此,我们需要拓宽视野,不断更新思想观念,积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外的传播,搭建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平台,广泛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能更好扩大我国优秀文化的影响力,为我国文化发展注入更多能量,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三)坚持情感认同和思想认同相结合
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坚持情感认同和思想认同相结合。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之中,因此能获得中华儿女的情感认同,情感认同归于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深深根植于人的思想观念当中。针对当代社会的变化,有些价值观念已经不适用于现如今的社会发展,因此传统文化要针对当前的社会现状进行筛选,甄选出适用于新时代的价值观念,使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新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念趋于思想认同,纵观历史长河,传统文化收获的是情感认同,由此可见,情感认同与思想认同的结合,能将适用于当代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以便更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3]殷忠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9).
[4]宋乃庆,贾瑜,廖晓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4).
作者简介:
陈玉琳(1993—),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