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宣传的对策
2018-01-17杨晓蕾
杨晓蕾
[摘要]当前,一些地区的农民物质上的富裕与自身群众文化素质的状况越来越不相适应,如果不迅速提高他们的群众文化素质,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观,不注意物质生活与人的素质同步提高、经济与精神文明同步建设,富裕起来的农民就会陷入迷茫,就会产生许多消极现象。本文对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宣传的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管理;对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如何抓好农村群众文化宣传工作,帮助农民树立新的生活理念是当前群众文化工作部门的重要任务。
一、针对农村群众现状,大力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宣传工作
(一)营造良好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政策环境。制定、完善和落实群众文化管理政策。一是要认真落实有关群众文化管理机构、专业群众文化团体等的人事政策,尽快完成定编、定岗工作,恢复乡镇群众文化馆(站),设专人负责并落实待遇;二是要制定和落实群众文化投入政策,比如制定地方性群众文化事业费财政支出比例,并随财政收人增长而同步增长的政策。
(二)发挥农民的主体创造作用。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这是大家一致的观点。关键是农民怎样才能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真正主体。2007年,湖南农民自己组织模特队参加湖南电视台的文藝晚会,队员们的演出服和道具都是来自田野的植物,非常有创意。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宣传工作。
2008年4月24日上午,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的17人鼓乐演出团,与数万名华人一起,见证和参与了奥运圣火在澳大利亚堪培拉的传递,两次用震天的锣鼓声向澳大利亚人民传递国人对奥运的期盼。2008年7月5日上午,陕西安塞腰鼓在国内奥运火炬传递仪式上大显身手,安塞腰鼓是农民自娱自乐的活动,已有2000年历史。其动作豪迈粗犷、刚劲奔放,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二、广开思路。积极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宣传活动
(一)利用民间传统群众文化节日开展宣传活动。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时常和传统文化节日密切相关,除日常的自娱自乐的群众文化活动外,每年的“正月十五”、“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清明歌会”、“重阳歌会”、“百狮会”等民间传统群众文化节日,都会把群众文化活动推向一个高潮。
(二)利用当地民风民俗开展群众文化宣传活动。民风民俗是亿万人民千年的生活创造和智慧结晶,具有很深的情感意义,包含着久远的民族个性。随着时光流逝,我们保留下来的民风民俗逐渐减少了,但是每年在特定的日子,它们会大规模卷土重来,并且具有了新的含义,让我们重新体验一种“回老家”的感觉。如陕西作为一个群众文化大省,其主要的体现一个是历史传统群众文化博大精深,成为中国历史传统群众文化脉源;一个是民俗传承群众文化历史悠久,犹如一个老井,充满着神奇和魅力,伴随着先民从历史中走来,成为中国民间群众文化遗产宝库一宗珍贵财富。
(三)扶持“乡土艺术家”开展群众文化宣传活动。农村的群众文化活动应由农民唱主角,应培养更多的农民艺术家,把乡土艺术发扬光大,这样才能使农村群众文化永葆活力。乡土群众文化艺术的繁荣,无疑能填补社会转型期城乡群众文化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空白。如民族民间群众文化底蕴深厚,一批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乡土艺术家”长期活跃在农村群众文化舞台上,形成了群众文化格局。每逢传统节日,使农村变成歌的海洋、舞的世界。在“政府引导、群众主导、社会辅导”的宣传思路指导下,群众文化管理部门要扶持“乡土艺术家”,每年都要举办“民族民间艺术大赛”,内容有表演、新唱、民间绝技等,这样会形成浓厚的农村群众文化氛围,铸成群众文化长廊。
(四)培育多元化的农村小康群众文化主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创造群众文化的最佳阵地,是一切社会形式凭依的最基本的建筑单元。湖北省竹溪县把一些先富裕起来,对群众文化知识有较强追求,又具有群众文化艺术特长的农民家庭选定为“小康群众文化户”,给他们赠送图书、报刊、影碟、健身器材等各种文体用品,丰富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同时,把独具当地特色的“民歌”、“戏曲唱腔”纳入“群众文化”活动中,组织村民自娱自乐,传承和弘扬地域群众文化。村民们闲暇时,或自发到“民歌楼”对歌吟唱,或到民歌“小康群众文化户”家中参加民歌演唱赛等活动。据介绍,通过“小康群众文化户”引导村民读书、读报,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既能满足村民求知、求乐的愿望,也有助于改善村风、民风,增强农民科技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群众文化工作部门必须做好宣传工作,进而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建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