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人物官帽与纸艺在幼儿园艺术活动中的研究
2018-01-17韩露
韩露
[摘要]当前国家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倡“戏曲进校园”,基于课题组负责人在幼儿园长期以来开展戏曲园本课程研究,将其纳入幼儿园艺术活动和一日活动之中,让教师和幼儿参与其中。研究戏曲人物中各式各样的帽子非常有趣,符合幼儿游戏化活动,在操作中学习,将技能学习化为巧妙的创意活动,因此极具研究价值。
[关键词]戏曲人物;纸艺;幼儿园;艺术活动
一、课程界定与研究依据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抽象思维和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如果没有把这些区域激发起来,那么它就永远也不会觉醒。”可见在学龄前阶段,开展这项手工活动研究,动手动脑,可以开发和培养孩子们的潜能和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创造能力。
另外,从幼儿精神层面来说,一切学习从“兴趣”人手,从“快乐童年”到“快乐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发现孩子的潜能和特长是会为孩子带来快乐和成就”“用兴趣诱导孩子快乐学习”“一个在语言、空间、数学逻辑或动觉方面有潜能的孩子,也常常在动手能力方面表现出兴趣。”因此,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兴趣,以及喜爱参与这些活动的情感,自然快乐参加活动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一)关键词的界定
戏曲手工:使用各种工具,利废利旧的材料,运用拼、折、剪、贴、塑等各种模具和辅助材料,依据幼儿兴趣特点,创造性制作平面、立体的中国传统戏曲人物的帽子。
幼儿园艺术与戏曲艺术:将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的精髓与幼儿园艺术相结合,运用于日常活动之中。
(二)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戏曲人物的帽子种类繁多,在研究制作的同时,创新设计是丰富和完善戏曲手工教材的内容,由于戏曲人物的帽子是戏曲道具、服饰的一部分,为了使研究更加深入,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复原一些特色戏曲人物帽子,在编织制作实物的同时,形成幼儿园园本教材。目前,国内外在此方面尚未有研究,因此极具研究价值和意义。
1.兴趣入手,弘扬中国文化和精神。戏曲手工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孩子愛国主义精神和工匠精神。
2.戏曲手工“帽子”的创新,为幼儿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奠定基础。3-6岁的幼儿是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戏曲人物的服饰、帽子可以自制,创新体验,并能运用科学手段,通过游戏的方式开展活动,儿童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了解戏曲故事,为幼儿创造性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3.成立研究团队,教师专业化发展起到重要引领作用。国家大力提倡戏曲进校园,幼儿园要形成独特的园本戏曲课程,需要教师的研究和创新实践。因此,要在创新研究方面下工夫,自主研发、传承学习是教师的研究方向,通过此项研究提升教师团队的研发能力,形成合力,因地制宜为推广戏曲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一)研究目标
1.幼儿园艺术领域及幼儿园戏曲手工专题“帽子”创新研究,使其从观赏性变为实用性,形成幼儿园园本课程序列。
2.研究不同材料、不同方法、不同种类的手工帽和戏曲传统帽子的制作方法和创新教法,为幼儿园开展戏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教师动手能力,并促进其专业的提升和发展。
3.通过全园普及戏曲手工、艺术教学,引发幼儿对戏曲教育的兴趣以及幼儿动手能力,让幼儿学习和了解初浅的戏曲常识。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幼儿园3-6岁幼儿戏曲手工课程之“官帽”的研究。第二,幼儿园戏曲手工课程之“官帽”教学内容选择的研究。第三,幼儿园戏曲手工教学方法与幼儿园艺术教育融合的研究。其中第一点和第二点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第三点是本课题的研究难点。
(三)研究方法
根据幼儿园的教育规律,以及幼儿教师和幼儿活动的特点,特别是教师特长、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以教育实践为主要研究方向,以操作、练习、模仿和交流共享为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有效地解决研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特别要注重儿童“快乐学习”的理念,因地制宜开展特殊研究,以课程案例为主,并辅之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示范法、解析数据分析、个案创新法等。
1.课程案例与调查分析观察法结合,以核心团队为主,带动年级普及推广。
2.作品分析、数据解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以幼儿个体、教师群体相结合,推出个案集、作品集,提升幼儿教师的操作能力。
3.调查研究法,主要针对家庭和社会,以及教师在戏曲教学和艺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今后继续研究打开渠道。
4.经验总结和作品分析是针对研究团队和个别幼儿开展的研究,对形成园本课程和经验有益。
三、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一)戏曲手工“官帽”教材开发的具体实施
1.根据各年龄段及各班幼儿特点,选取幼儿感兴趣并喜爱的游戏,辅助其在活动中制作不同角色的帽子,并进行室内外表演,以此成为其手工制作的基本内容。
2.在表演等活动和教育中,广泛运用各种手工作品,彰显其特色作用,开发幼儿在游戏情景迁移活动中的兴趣,创造性开发各种特色资源。
3.利用信息手段,运用微课等教学模式,形成园本基本的教育方法和途径,为幼儿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推动戏曲进校园活动。
4.形成特色课程,建立研发团队。
(二)戏曲手工“官帽”教材信息化运用
1.针对幼儿——在日常的特色活动中开展“实践”研究。以幼儿区域活动为主要载体,让幼儿在各个活动区形成循环式的开发活动。第一,给予幼儿充分的准备时间,通过角色扮演、主题故事,将戏曲小故事、小常识在角色区中呈现出来。第二,对前期活动进行总结,展示优秀作品(戏曲、艺术),推广优秀作品。第三,让幼儿自主、自制各种特色帽子和服饰,辅助艺术活动的开展,形成班班有剧目,班班有特色,班班有标致,生态、文明、礼仪从帽子、服饰中体现出来。
2.针对研发团队——核心互动,通过交流及专业培训等方式开展研究。在研究初期,对幼师团队进行摸底调查,详细分析,采取自愿申报的原则,提出研究思路建议,从自身研究能力人手,分析与团队间的研究状态和水平。并以此细分出前期研究团队、核心研发团队,理论与实践结合,重数据、表格、资料。研究过程中分出常态班组、对照班组、重点班组,形成以大课题组为核心的团队研究模式,小组与大组互助式的学习研究方式,大课题组带动小组的行动研究目标管理。
3.在基础研究上形成特色研究,进行优中选优的培训、引领、指导机制。
4.针对家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普及推广戏曲常识,开展互动式研究。通过幼儿园的各项开放活动,让家长明白“戏曲进校园”的重大意义,从而形成家园合力,促进幼儿戏曲教学的开展,特别是幼儿戏曲手工制作的材料需要得到家长的充分配合与支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