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渝东南土家族祭祀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2018-01-17颜聪霍思明

戏剧之家 2017年16期
关键词: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

颜聪 霍思明

[摘要]深入研究土家族祭祀舞蹈的民族习俗、文化特点、发展空间,对于探讨当代民族舞蹈藝术发展有着极大的参考与借鉴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土家族舞蹈本身,深入研究渝东南土家族祭祀舞蹈、风格特征、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探讨渝东南地区土家族祭祀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推动舞蹈艺术创作,为渝东南祭祀舞蹈研究奠定一定基础,其对少数民族地区舞蹈的发展意义深远。

[关键词]土家族舞蹈;祭祀舞蹈;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渝东南

舞蹈传承作为文化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土家族祭祀舞蹈主要通过酬神欢庆、祭祀祈神、嬉闹祈祷三种不同形态的舞蹈形式表达土家人对生活与自然的推崇。通过研究土家族祭祀舞蹈的特点及现状,分析土家族文化发展的趋势,达到传承民族精髓、繁荣民族文化的目的,为渝东南祭祀舞蹈研究奠定一定基础。

一、渝东南土家族祭祀舞蹈的风格特征

土家族祭祀舞蹈作为丧葬、祈福仪式、庆祝诞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逐渐成为土家族文化的传承符号和展现形式。渝东南土家族有着突出的原始性特点,同时也带有巫、傩文化的独特特征。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浓厚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大量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孕育出了摆手舞、茅古斯舞、跳丧舞、八宝铜铃舞等舞蹈形式。

(一)摆手舞。土家族“摆手舞”主要以同边顺为主,手臂摆动来回幅度较大,但摆动时要求不过头顶。摆手舞基本都是以身体的主要律动来带动手脚,摆动过程中要求自然放松,动作夸张、稳重而又松弛。

(二)茅古斯舞。渝东南土家族的茅古斯舞是土家族古老舞蹈中比较具有鲜明特色的舞蹈之一。表演时身穿草衣树皮、动物皮毛等简单服饰,围绕食物、火堆、祭祀物品等以奔跑的形式进行,其动作简单豪放、幽默诙谐,是土家人祈求、祭祀、庆祝仪式中常用的舞蹈。

(三)跳丧舞。顾名思义,其舞蹈主要用于土家人在丧葬仪式中使用,舞蹈多以来回穿插队形的变换,加以肢体动作的渲染来完成,在舞蹈元素的体现上略有“傩”文化的影子。表演时,主要以土司围绕逝者敲击锣鼓,手舞足蹈的形式进行交叉穿梭,其“穿”的形式分为单穿、双穿以及复合穿。揭示了土家人顺应自然规律、正视生死的人生观,是渝东南土家族传统丧葬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八宝铜铃舞。八宝铜铃舞是重庆土家族古老而原始的舞蹈,是驱除邪恶、晦气,赶走邪恶亡灵鬼魂,祈求上苍保佑的一种祭祀性舞蹈。八宝铜铃舞分为立式铜铃舞和坐式铜铃舞,两种铜铃舞在动作上区别不大,主要体现在姿态上。两种铜铃舞虽有区别,但在舞蹈表演中,又常常相互融合掺杂,互补相融。坐式铜铃舞要求舞者盘膝而坐,靠身体及手臂的动作晃动铃铛,对铃铛的摇动频率没有太多的要求,动作相对单一;立式铜铃舞则是舞铃人根据所祭祀的场合有节奏地进行先后步伐的交替,每交替三步摇铃一次,繁衍出的形式及舞蹈元素也相对较多。

二、土家族祭祀舞蹈传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科技文化应用能力的不断增强,现代美学价值不高的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逐渐被消磨,土家族文化亦然。所以如何有效地保护传承并发展土家族祭祀舞蹈也成了重庆渝东南地区文化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在教学机构、单位、院校纳入土家族舞蹈课程教学环节。面对老一辈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我们应该将它合理地融人到社会发展的大潮之中,不断给其“注射新的文化血液”。例如,在重庆市石柱县,一些地区的中小学已经开始将土家族摆手舞与现代的健身操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摆手舞的舞蹈特点,切身感受土家族舞蹈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在重庆文理学院舞蹈学(师范)专业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开始添加“西南地区民族舞蹈”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通过专业性舞蹈的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渝东南土家族祭祀舞蹈的特点及内容。深入开展地区舞蹈采风活动,分析探究土家人的生产活动及生活习俗,剖析土家族舞蹈的舞蹈精神之所在,这对继承民族舞蹈元素、发展民族舞蹈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推动土家族祭祀舞蹈的观光旅游文化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已不仅仅满足简单的物质生活,对精神文明、文化遗产的需要正逐渐增大。有效合理地开发土家族祭祀舞蹈是保护并发展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将带有土家族传统习俗文化的村落或地区开发成旅游观光的娱乐场所,保留土家人原始生活方式,还原土家族舞蹈的活动习俗,对土家文化进行编创,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是吸引人们观光了解土家文化的有效措施。

(三)促进自然传承与导向传承。在发展土家族祭祀舞蹈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对民族传统舞蹈的保护与传承。政府等职能部门可以积极宣传土家族祭祀舞蹈文化,开展民族文化交流、传播活动,促进民族文化的自然传承,对传统技艺的艺术传承人实行奖励措施;同时,也可以建立民族自治村,培养少数民族技能传承人,有计划地引导其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土家族祭祀舞蹈的发展与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文化的繁荣,很多传统土家族祭祀舞蹈已经不能被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所接受了,那么发展和创新土家族祭祀舞蹈表现形式,已经逐渐成为了现在“舞蹈圈”的主流。将传统含有深厚文化气息的渝东南地区土家族祭祀舞蹈和现代民族舞蹈相融合,借鉴当代舞的编舞技法,根据土家族祭祀舞蹈的特点进行编创,达到对土家族祭祀舞蹈的发展与创新。

(一)本质上要富有民族精神和时代气息。土家族舞蹈创作要突出时代主旋律,凸显人类社会文明。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仅只是舞蹈动作的延续,更深层次的是对舞蹈内在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社会文明的一种传承与发展。传统土家族祭祀舞蹈只是通过舞蹈的形式表现人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大时代背景下,新的舞蹈创作开始逐渐往精神文明和时代烙印的方向发展,对舞蹈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已是舞蹈编导、舞蹈演员、舞蹈工作者所追求的方向。对渝东南土家族祭祀舞蹈在传统舞蹈形式的基础上,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气息的开发与创作,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endprint

(二)形式上要突出民族特点和审美意识。土家族的“祭祀舞蹈”是土家族人世代发展中逐渐提炼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其中不乏表现出土家族人的情感、生活习俗、价值观等。在研究渝东南土家族祭祀舞蹈的过程中,应将渝东南土家族舞蹈的特征与民族的审美意识相结合,体验土家人的生活习俗,了解他们人文情怀、地理变迁、民风习俗、精神崇拜等,从而把握渝东南土家族祭祀舞蹈自身的特征。

在审美意识上,土家人更注重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更注重表现自然风态的外在体现以及真实实用的审美活动。将土家人独特的审美意识融入舞蹈作品中,能够更加丰富还原土家人最自然的情感表达。重庆市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的优秀群舞作品《妹儿要出嫁》就是根据土家族哭嫁的民俗进行编创,采用了土家族摆手舞当中的单摆、双摆、回旋摆等大量舞蹈元素,同时,也融入现代舞蹈风格的元素进行适当填充,达到对土家族舞蹈元素的发展与创新,从而使其不仅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在审美意识上也更易被观众所接受和认同。

(三)在风格上要突出地域特色和新的韵律。深入研究渝东南土家族的族源、文化、歌舞等形式內容,把握区域舞蹈文化的整体性,开展区域性舞蹈形式、文化和功能的研究。通过多种方式检索大量文献并阅读,以便全面了解全国各地土家族舞蹈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为渝东南祭祀舞蹈创作奠定坚实基础。

给土家族祭祀舞蹈注入新的韵律,除了在内容上对土家族舞蹈元素进行编创和舞蹈形式上进行突破,关键还要做到语汇的创新。在土家族祭祀舞蹈原有形态的基础上,结合当代舞的编舞技法,将传统民族祭祀舞蹈与地区特色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开发地区特色舞蹈元素,创作出符合现代人精神需求的文艺作品。男子群舞《太阳出来咯》(在重庆市第四届舞蹈比赛中获编创一等奖),根据土家族男孩的成长过程进行编创,通过世代繁衍的生命规律,将渝东南地区土家族人崇尚光明、追求幸福,不断发展壮大的民族史诗融合到一部舞蹈作品中。该作品借鉴了土家族摆手舞和茅古斯舞中古朴、诙谐的表现手法,结合了当代舞的编舞技法对作品进行编创,充分展现了土家族的舞蹈韵味。在继承传统舞蹈形式、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突出民族特点和审美意识,凸显地域特色和新的韵律,达到对土家族祭祀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四、结语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土家族舞蹈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将传统的祭神祈福与现代社会文明相结合,创作出了很多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优秀作品。研究渝东南具有代表性的土家族祭祀舞蹈的形式、发展规律及保护传承方法,是发展土家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本地域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原生”形态、动作动律,尊重传统,博采广收,运用多元化的现代编舞技法,扩大渝东南土家族祭祀舞蹈的生存空间,达到保护传统民族技艺、传承传统民族精神和发展地区特色民族文化的目的,推动地区民族舞蹈艺术创作,促进优秀舞蹈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对渝东南地区土家族祭祀舞蹈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