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下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

2018-01-17王婧怡

戏剧之家 2017年16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

王婧怡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音乐学研究也得到新的发展和进步,开启了一场大范围的思想解放浪潮。通过研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使世界人民能够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传播中华文化,展现民族特色,提高中国音乐史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为此,本文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建设、发展与改革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近现代音乐;音乐史研究

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的全面建设

(一)教学研究活动陆续展开

我国第一届近现代音乐史学术研究会于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其学术成果是由汪毓和递交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陈聆群递交的《中国民主革命时期音乐简史》,这两份史论著作均是由当时的“左倾思想派”音乐学者提出来的。次年,一场全国性的“中国音乐史演讲班”在山东烟台举办,由山东师范大学主办。1984年,“中国音乐史研讨班”在甘肃兰州举办,这是一场全国性、系统性的音乐史学研讨大会。在这两次全国性音乐史学研讨大会中,汪毓和、陈聆群、黄翔鹏、吉联抗等人均有参加,并在此之后开始扩建中国音乐史教学队伍,推动了我国音乐史学研究的发展与改革,其中就包含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学习与改革。

与此同时,为了提升我国近现代音乐史教学研究体系的发展与改革,音乐研究学者不断开展各类音乐史学研究工作,并联合我国各高校音乐史学部门、音乐家协会、文化教育部门等,先后在多地区开展具有全国性的近现代音乐史学研究大会,例如1984年在上海召开的“上海会议”;1985年在南京召开的“南京会议”;1987年在江苏省召开的“江阴会议”;1990年在北京召开的“北京会议”;1992年在江苏省召开的“扬州会议”;1998年在湖南省召开的“湖南会议”等。这些会议均是围绕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展开研究与讨论,并从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人物、不同学科体系,展开不同的专题会谈与讨论,在研究中总结各自教学工作的经验,并针对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分析其本质与存在价值,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与办法,以此迎合时代的发展,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学内容有效传播、发扬出去。

1985年在南京召开的“南京会议”上,“中国音乐史学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增强了我国各地区之间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伴随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进程的不断深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活动引起了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音乐学者的重视。从1985年开始,香港大学的亚洲研究中心多次举办“中国新音乐史研讨会”,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史是会议的研究重点。尤其是在1988年由香港大学举办的第三次“中国新音乐史研讨会”,不仅汇集了海峡两岸的研究学者,还有来自国外的部分音乐学者,从不同的发展视角,审视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除此之外,我国高校特开设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课程,并加强教学研究队伍的建设,完善教学体系,落实教学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单位开设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点,并招收了大量的音乐研究学者与人才。

(二)史料工作取得迅速发展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是我国第一本公开出版与发行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材,1984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汪毓和,其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后该教材历经三次修订。第一次对该书进行修订是在1994年,主要围绕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并将马思聪、曾志志、谭小麟等多位学者的音乐理论加入其中。第二次对该书进行修订是在2002年,主要对书中的一些乐谱进行添加与修正,例如,书中将1927年之前所创作的《军歌》以歌詞的形式呈现出来,并没有乐谱,修订时,特参照陈田鹤、青主、刘雪庵等音乐学者的作品,将乐谱添加进去。第三次对该书进行修订是在2009年,主要是对书中章节、框架进行调整,并将音乐理论研究内容添加进去,对作曲家进行新的评价与论述,对教材中的谱例与图片进行创新与整合。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迎合不同院校的教学需求,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多次修正之后,陆续有新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著作应运而生。例如1997年由徐士家编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纲》;2004年由夏滟洲编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2009年由刘再生编著的《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等。此外,还有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与中国古代音乐史相结合的著作,例如1993年由戴嘉枋编著的《中国音乐简史》,以及由周柱铨和孙继南共同创作的《中国音乐通史简编》;2005年由梁茂春和陈秉义共同创作的《中国音乐通史教程》等。

以上教材均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作为创作根源,结合当今的史学观点与音乐发展理念,进行创新与改革。

二、中国近代音乐史研究成果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的史学成果并不多,其教学研究范围较为狭窄,但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与价值,彰显着我国从封建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进行跨越与改革,不断更新思想,解放思想,加快社会体制的改革,落实经济建设,发展科学技术,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因此,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进行研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人为本,历史探究

对中国近代音乐史进行研究,就要对1840年到1949年期间,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家、作曲家以及作品进行研究。例如冼星海和聂耳。

冼星海出生于中国澳门,1926年到北京大学英语学院进修,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1935年回国,到上海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先后创作了《战歌》《救国军歌》等大量抗日救国歌曲。1937年参加抗日文艺宣传工作,创作《游击军歌》《保卫卢沟桥》《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多部抗日歌曲。1939年,与诗人光未然合作,共同创作了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黄河大合唱》,包含《保卫黄河》、《黄河颂》等九个乐章,充分塑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的英雄形象,以及壮丽的战争画面,全曲气势磅礴,具有深厚的民族气魄与强烈的时代精神。endprint

聂耳出生于1912年,是我国近现代著名音乐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十多首革命歌曲,每一部音乐作品都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其音乐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责任感,以及严肃的思想性、艺术性与创造性,为我国近现代音乐指明了发展方向,并为当时的广大音乐创作者树立了良好榜样。

由聂耳作曲、田汉填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在1949年被选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定为国歌,具有中华民族精神与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声乐体裁,艺术创作

中国近现代音乐创作根源是“声乐”,是艺术歌曲创作的根本载体。我国近现代音乐发展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受欧洲音乐的影响,在我国传统音乐的形式上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此形成新的发展局面。当时的音乐留学生回国之后,在上海等地区创办各种形式的音乐表演与交流活动,主要针对音乐演唱方式、表演技巧等进行剖析与深化,并大胆尝试运用和声、作曲技法进行乐曲创作,对我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具有较强的推进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三)革命音乐,阐述历史

1840年到1949年,是我国重要的革命时期,不断进行着各类思想的改革,新音乐发展浪潮不断涌现,后被称为“新音乐运动”。其创作类型主要以“革命音乐”为主,是我国民族解放运动、革命斗争的重要武器,具有大众化和时代化。

(四)音乐交流,借鉴学习

近年來,中国近现代音乐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西方音乐研究学者不断参与到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与探讨之中,并成立“国际中国音乐研讨会”。其中,主要针对中西方音乐关系进行剖析与探讨,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时代发展的背景,展现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独特性与时代性,直观揭露中国历史发展的本质与特色,提升世界各国对中国现代音乐史发展的重视度。

三、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回顾与反思

回顾近些年来国内外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与探讨工作,其主要目的就是挖掘我国革命时期的文化内涵与思想底蕴,直观反映我国思想浪潮的改革与创想。尤其是五四运动时期,这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发展的高潮时期,大量的革命类音乐作品涌现出来,充分展现着中华儿女的爱国人情与民族精神。

当然,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回顾与反思中,“重写音乐史”这一问题成为当今中国音乐史研究的一大重点。这不是针对汪毓和所编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是针对某些人物或事件所提出的评价。主要是近现代音乐发展史涉及到方法论与史学观等问题。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左倾”思想最为突出,是否要清除中国近代音乐史中的“左倾思想”,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音乐研究学者讨论的热点。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体现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与时俱进、开阔创新,是音乐学术改革的重要方向。

四、结语

通过研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特别是对1840年到1949年之间的历史文化进行研究与汇总,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帮助人们树erie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树立社会公民的责任意识与团结意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
见证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感同身受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梦想之城》3月8日上映
韩国人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给煤炭高等教育带来了春天
“数”说煤炭工业改革开放四十年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