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创新应该回归戏曲本体
2018-01-17苏坦
苏坦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戏曲艺术的受众越来越小。为了使传统的戏曲形式适应现代市场,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对其进行创新是传承发展传统戏曲的必经之路。戏曲创新必须要回归戏曲本体,在戏曲化的道路上进行创新。本文分析了青年观众不喜爱戏曲的原因,总结了目前市场上较为成功的新创剧目的创新经验,对一些新创剧目脱离戏曲化现象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戏曲;创新;戏曲化;戏曲本体
近些年来,在戏曲舞台上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现代戏、新编戏,这些新排演的剧目都对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或多或少的创新。随着创新形式的多样化,我们也看到戏曲歌舞化、话剧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戏曲创新应该留住戏曲的本体,注重“戏曲化”已成为如今戏曲界热议的话题。
受现代多元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戏曲日渐衰落;戏曲观众逐渐趋于老龄化;越来越少的年轻人主动走进剧场观看戏曲,这些都成为戏曲发展道路上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什么戏曲缺乏年轻的观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传统戏曲的表现内容、表现手法、审美都与现在青年观众的欣赏追求相脱离。传统戏曲大多表现的是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内容,这些主题并不是现在青年观众所喜爱的。
另外,戏曲的审美要求也有别于现代文化,要做到欣赏戏曲首先要对戏曲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戏曲这种高标准的欣赏要求也与现代快餐式的文化相脱离。再者,传统戏曲多采用一桌二椅的舞台呈现方式,而现代社会青年观众追求感官上的直观刺激,太过简单的舞美设计难以吸引青年观众,青年观众也就难以静下心来了解戏曲。
戏曲必须要有人看才能进入良性循环,为了使古老传统的戏曲形式适应现代市场,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对其进行创新是傳承发展传统戏曲的必经之路。适当的在戏曲中加入新元素,制作上重注现代性,这些创新手段不仅推进了戏曲的发展,也可以吸引更多的青年观众。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遵循戏曲化及注意“度”的把握。
台湾当代传奇京剧《欲望城国》已经上演了30年,至今依然吸引着大量的观众;北京京剧院的《春日宴》一经推出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天津评剧院《红高粱》推出三年来连获大奖,不仅获得老戏迷的热捧,也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这三出剧目可以说是戏曲创新的典范,这三出剧目虽各有各的特点,但总结起来却有着共同的成功经验。
一是大众熟知的题材。京剧《欲望城国》改编于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评剧《红高梁》改编于莫言同名小说;京剧《春日宴》所演绎的凄美梨园旧事与电影《霸王别姬》相似。这些题材为大众所熟知,在百姓中间有一定的影响力,观众接受起来也就相对容易很多。
二是巧妙的表现形式。《欲望城国》全剧采用音乐剧的框架;《春日宴》不仅推出了“花旦花脸”与“花衫红生”两组不同行当的版本,还在叙事结构上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红高粱》将评剧擅长的爱隋主题与善恶主题相结合,这些表现手段突破了传统戏曲的“屏障”,但这恰恰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三是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结合。三出剧目在舞美设计上、故事情节上都找到了与现代的契合点。在舞美设计上,三出剧目都突破了传统的一桌二椅,服装色彩饱和度极高,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但三出剧目无论怎么创新,都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其内核,遵循着戏曲本身的规律,所有的创新都在“戏曲化”的前提下进行。
现在我们看到的一些新编戏曲,在一定程度上欠缺戏曲本体的唱念做打,总让人觉得有些不像戏曲了。戏曲的程式、肢体的表现、独特的韵味、优美的旋律,正是中国戏曲有别于其他舞台艺术的独特优势。戏曲的创新除了发展戏曲,还要起到培养观众的作用,如果太多的创新将戏曲改得不像戏曲,使从未看过传统戏曲的观众误以为戏曲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岂不误导了观众。
其实,对于多数戏曲工作者来说,都知道戏曲创新不能违背戏曲本体,但我们也看到,近些年来新创作的剧目中“大制作拼设备”“戏不够景来凑”等缺少传统戏曲程式化的现象也不在少数。现在的新创戏曲中“跨界”现象越来越普遍,启用话剧导演、多栖导演、歌舞剧舞美设计的剧目越来越多,这些跨界的主创人员为戏曲注入新的活力固然很好,但不可否认,他们在编排戏曲剧目时难免会受到其他艺术的影响,从而使之脱离戏曲本体。
在今天,戏曲艺术中跨界合作的成果如果要冠以“戏曲”二字,就要以不伤害戏曲本体为前提。戏曲艺术中的戏曲本体性和创新性,这两者并不相悖。当然,强调戏曲本体性并不是固守和一味沿袭传统创作,回到旧的表现模式,而是带着清醒的意识,客观分析、研究传统表演规律中的精华,以真正谙熟戏曲本体特征为前提,同时将创新因素进行比较、判断后,与戏曲本体进行有机融合。
综合性、程式化、虚拟性、直观性是中国戏曲之精髓,是戏曲艺术区别于其他舞台艺术,尤其是区别于话剧艺术最根本的要素,也是戏曲艺术诸多特点中最为显著的亮点。在人人呼吁戏曲要回归戏曲本体的今天,如何本着“继承是根,发展是路”的原则,回归戏曲本体,是戏曲工作者应该反思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