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高职教育困境与出路探讨
2018-01-17刘海凤
刘海凤
摘要:文章在高职教育定位和互联网时代内涵的阐释下,论述了“高职教育+互联网”产生的专业与职业断链、课程教学体验差和高职教师职业经验不足等困境,进而探讨职业启蒙、职业体验和丰富职业经验、建立微型职业生态圈等出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启蒙;教学体验;职业经验;互联网时代
1高职教育定位与互联网时代的内涵
姜大源先生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新走向中指出:“职业教育是加速国家现代化的发动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是打造世界制造中心的动力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助推器”,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高职教育,即高等职业教育,其作为高等教育的分支之一,在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1高职教育定位
从教育类型来讲,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其属于职业教育,强调就业导向、以人为本和跨界创新,高职教育的类型关系到高职教育的生存权。
从教育层次来讲,高职教育区别于中职教育,其属于高等教育,其主要面向相对综合的职业工作岗位,培养策略层面的技能型人才。
从高职教育与企业培训的关系来讲,其职业目标存在明显的差异,高职教育的培训目标更多体现为以人为本,侧重于长期教育,且关注人一生发展。这也是高职教育的基本面。
1.2互联网时代的内涵
2016年“互联网+”加速渗透金融、商务服务和新闻媒体等行业,出现了网商银行、微众银行、自媒体等新字眼。2015年,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指引的创业浪潮也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核心要素展开。此外,像京东横跨商城、金融、快递等领域,小米横跨手机、电视、金融等领域,这些现象都是互联网时代的体现。综上述现象,彭剑锋教授将互联网时代界定为:一个互联互通的商业民主时代,一个基于大数据的数字人时代,一个客户价值至上与人才主权时代,一个有机生命体聚合的有机生态圈时代。
1.3互联网时代的高职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高职教育备受关注,为推进我国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按照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要求,到2018年,支持地方建设200所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本文提及的互联网时代一方面将其视为一种新形势,另一方面主要将互联网视为“器”,借鉴互联网时代的先进工具,助推高职教育的发展。即互联网时代的高职教育为以高职教育为核心的“高职教育+互联网”,而非“互联网+高职教育”。
2互联网时代高职教育的困境
2.1高职学生专业理解不透彻,目标和方向模糊不清
高职学生经历了高考,填报高考志愿,选择专业,然而,高考志愿的选择填写学生或家长由于对职业或专业了解不透,导致高职学生到高校后的学习目标和方面模糊不清,即高职启蒙教育的低效或失败导致高职学生目标和方向的不明确。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会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但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资源泛化也会导致学生或家长选择出现困境,网络上提供的专业知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值得商榷,其中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魏则西事件就是一例。可见,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职业启蒙教育与其信息获取的手段还有关联。
2.2高职教学的课程情境性偏差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人们对听到的内容只能记住20%,对看到的能记住30%,而对亲身经历或模拟的内容能记住90%,比二维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高出将近一倍。但在如今的高职教学课堂上,教师利用的教学资源还是主要是PPT、或图片、或视频等资源上,进行实景教学的少之又少。丰富的网络资源是高职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但目前,课堂教学网络资源尚未挖掘、开发,仍是单调、单一的课堂讲授,学生基本处于“审美”疲劳状态,没有情境化的教学,学习效果很不理想。
2.3高职教师的职业经验不足
有丰富的职场或职业经验的高职教师,其教学行为受到高职学生的好评,但高职教师队伍年轻化,大多数高职教师的职业经验欠缺,具体体现为教学设计缺乏,课堂沉闷,责任意识偏弱;上课往往唱独角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偏少;对人对事未能做到“圆滑”,不仅影Ⅱ向职业教学的质量,而且个人的成就感也会降低,打击自身的教学积极性。
3互联网时代高职教育的出路
3.1跨界教育的集成促进职业启蒙,助力高职学生准确定位职业目标和方向
要做好职业启蒙,确保高职学生的目标和方向,则需要将职业启蒙与跨界教育的集成相结合。具体思路如下:
一是首先明确职业启蒙相关的、需跨越的界域有哪些:再明确跨界信息如何检索;进而整合检索到的职业资讯信息,初步了解不同的职业。首先确定跨越界域,其可以考虑通过国际规定、区域协定、国家法典和行业规范等专业机构的公开资料获取职业信息。其次,互联网时代,职业信息获取还需要提升检索能力。信息搜寻者一方面可以通过专业的搜索引擎,快速、相对准确地获取信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线上资源,如国家级精品课程《信息检索》来获取信息检索技巧,提升信息检索能力。再次,通过互联网检索到的职业信息是相对零散的,这时还需要学科内专家、跨学科专家和跨领域的专业人士通过平台将跨界职业信息资源整合形成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岗位群、或职业群,为职业的初步了解提供充盈的信息资讯。
二是在初步了解了客观职业信息的前提下,高职学生结合自身择业考虑的各个方面,明确有意向的单个职业群或多个职业。高职学生择业通常考虑的关键因素差异较大,有些着重考虑经济收入,有些着重考虑可自由支配时间,有些着重考虑职业带给自己的娱悦性等。针对这种情况,高职学生需将职业选择考虑的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进而明确有意向的岗位群或职业群。
三是通过参观或观摩等方式进行职场初体验,进一步明确职业目标和方向。高职学生对自己有意向职业的认知通过真实体验才能从更深层次认可,并激发后续的学习动力,因為高职学生的在认知基础上,初步体验职场,通过参观或观摩,其所见所闻或多或少融入自己的情感,影Ⅱ向个人意志,进而关联到个人的行动或行为。职场初体验被视为客观职业信息与主观职业选择的匹配测试。endprint
3.2高职教学致力于建立真实的职业体验情境,为实现职业目标持续努力
一是情境体验,一种直观的图景感知。高职教育的职业情境体验相对先进的技术之一是VR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能够使高职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更强烈的沉浸感和实境感,进而获取并加深学习认知,大幅提升学习效果。
二是互助互动,一种参与式的团队学习。情境体验与互动是分不开的。学者张健提出两类高职情境化教学方法,一类是用于职业技能或技术实践的直接情境化方法,如问题情境法、任务情境法、案例情境法、项目情境法、和仿真情境法等:一类是用于基础理论知识和普通知识的间接情境化方法,如隐喻、类比和建模等。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的情境教学,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到教学的策划当中,有教师的指导、团队成员的参与、互助和互动,转变高职学生的被动接收为主动表现,提升团队成员之间的竞争合作能力,都可以展演一场高质量的课堂。
三是进阶奖励,一种娱悦的心理感受。高职教育强调知行合一,心理学也强调个人知情意行的基本观点,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在高职教育过程中把“知”与“行”通过进阶奖励的“情”和“意”心理活动链接,推动知行合一的持续发挥。
3.3多渠道提升高职教师职业经验,构建高职教育的微型职业生态圈
互联网时代,有必要开拓多种渠道提升高职教师的职业经验。
一是高职教师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实践。这也是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双师”要求一种体现,高职教师直接进入企业体验实际工作,这种互动的情境体验对高职教学是非常有效的。但要注意的是,高职教师进入企业实践,其需要做好充分的知识积累工作,尽可能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将个人在企业实践中获取的感知或隐性知识传达或显现出来。
二是应用互联网+职业培训,间接积累经验。高职教师除了集中时间和精力的直接企业体验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职业。这就要求高职教师进行碎片化时间的管理,同时还需搜寻集成系统的职业培训资源。中國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刘雍潜在谈到“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指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路径是“研、训、用”一体化发展,即将教学研究、培训学习以及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形成无缝整合、连贯互动的教师培训模式。
三是构建高职教育的社群平台,职业经验分享。平台是快速配置资源的架构。高职教育要构建多样化的、跨界的社群平台,即社群平台可以跨越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等不同的机构,彼此进行信息交换,形成高职教育的微型职业生态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