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花园镇永和村建筑肌理形态与居民行为生活的关联性探析
2018-01-17朱正刘少帅卢佳明
朱正 刘少帅 卢佳明
摘要:成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周边村落的形态、结构及布局形式也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随着社会环境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变化,村落的肌理形态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本文主要通过对居民的行为生活的变化进行调查,同时初步分析村落肌理形态变化的过程,并探析二者存在的关联性,对今后村落保护和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肌理形态;行为生活;关联性
0引言
村落是伴随人类从狩猎文明进入农耕文明而发生的,见证了中国农耕历史,是地域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以及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较强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旅游价值以及美学价值等,是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作为一个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其周边村落分布广泛,布局形式多样,主要以散点式、街巷式、组团式、条纹式、图案式等形式布局。同时成都传统村落经过数百年农村农耕文化的历史沉淀,仍然保留着农村社会最基本的聚居形式,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本文以成都市郫都区花园镇为例,选取了花园镇中比较有代表性村落永和村进行研究,通过现场调研和踏勘的方式,笔者对当地村落的形态特点进行探析,以期为当地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实际参考。
1永和村地理区位及基本特点
永和村位于成都市郫都区花园镇的西面,该村落处于成都和都江堰两个知名旅游目的地黄金通道之间,如图l所示重的圆点处所示。永和村整个村落地处于交通十分便利的区域,具有非常突出的区位优势。根据笔者对永和村整体调研踏勘,我们得知永和村的一些基本信息:①该地区已有移动网络,通讯较发达;②其中一个区域已被翻新,居住环境较好;③每家每户几乎有自己的一块区域的菜地,主要用于生活爱好,并不是主要的经济来源。整体来看永和村的经济虽不富裕,但生活质量和交通通讯体系较为完善。
2永和村杨家院子村落民居主要特点
2.1杨家院子民居建筑主要特点
在永和村中,最具典型的村落就是杨家院子。杨家院子位于永和村中心地带,常年空气质量佳,是天然氧吧,绿化率高,是理想的宜居之地,且杨家院子内部的网络、通信等均可以满足基本要求。杨家院子内部的建筑肌理形式(图2中黑色为民居建筑形态)主要以一字型和L型为主,少有几户人家是U型三面围合式的。多数的建筑形式以围合性和向心性为主,围合性主要体现在单体建筑的围合性,以便于形成居民私密的活动空间,而向心性体现在建筑群体的分布情况,以中心的绿化为中心向周边扩散分布,形成中心公共的活動区域。
杨家院子内部的建筑形式多为砖砌的一层或者二层合院式布局(图3即为单层民居现状),屋顶形式主要以单坡屋顶和双坡屋顶为主,有些甚至就用当地的材料和竹竿绑扎来搭起的屋顶(图4)。其中大多数民居建筑的使用功能,一层多用来蓄养家禽牲畜,卫生间、厨房等,层高在2.4-2.8m之间,二层为主要的功能房间——卧室、起居室、储藏间等。另外,民居内有很多由于居民自发性而形成的灵活空间布局形式,如在二层通过居民自制的楼梯到达自家的阁楼用于储藏谷物:在厨房最深处也有用于酿酒存酒的空间。
2.2杨家院子民居建筑空间形态特点
根据现场的调研踏勘以及局部民居建筑的测绘,杨家院子整体呈现的民居状态是比较多样的,而民居建筑形态的多样性也就是体现着整体建筑群体肌理的多样性。为了探究杨家院子具体肌理形式形成的因素,笔者对其中一个民居进行了细致的测量和研究(图5、图6)。图5中显示的是所测绘的民居建筑原有的建筑平面,从图中可以看出建筑形态原来呈一字形排布,功能为厨房、仓储、卧室和起居,前置的院子宽阔,主要用于居民饲养家禽和茶余饭后的休息交流空间。在尺度上,最大的空间为厨房,其尺度甚至比起居和卧室的面积都要大,可以看出当地人们对于厨房的重视。而在之后,为了生活质量更加舒适,居民自己加建了一部分,如图6所示。加建后的建筑整体呈现成“L”型平面布局形式,使建筑形体对院子的围合性更强。其中原有的卧室被拆毁,其用料用在加建的部分,形成卧室的部分,建筑改造后卧室由主要的东西向变成南北向,采光和通风的质量更加良好,同时卧室相对于改造前更加私密,而在已毁的部分变成饲养家禽牲畜的地方,使整个院子的活动休息空间增大。而厨房加建了一个侧门,其面积依旧没有变化,询问其原因得知厨房是居民多种行为集合的场所——煮饭、洗刷、烧柴、储藏、酿酒等等生活行为都是居民几乎每日都要进行的。由此可见,居民对于自家民居的改建加建的原则首要就是自身生活行为的舒适和便利。
通过对于民居建筑的测绘和研究调查以及对当地其他民居建筑的观察,初步可以看出建筑的形态和居民们自身的行为习惯是有很大关系的。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一定提高,居民对于自己的生活质量在观念上有了一定的改善。在观察和询问过程中,大多数的卧室通过居民自己的加建改建等,多数都为南北方向布置:多数的卧室起居等和牲畜用房等也进行了一定的分隔。通过这些建筑功能的调整和形式的变化,建筑的肌理形式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因此,对于当地村落的肌理形态也在不断地在更新和进步。
3当地居民生活行为生活特点
生活行为的概念最早源于社会学,早已有学者研究提出通过对不同人群的通勤、购物、休闲行为以及活动存在显著差异进行具体的建筑设计。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居民的行为模式分析来探究当地民居建筑形态的特点。
3.1居民生活行为方式调查分析
根据笔者的实地调研和询问,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当地居民在不同时间段的主要行为特点和比例,通过这一方式可以探究出当地的主要人群以及主要存在的行为。根据实地调查,我们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当地居民的行为模式较为固定,主要原始是由于当地的物流交通还不是十分的发达,所处于的环境单一。同时发现当地多数居民以晨练、闲暇(包括居家休息和外出打牌等娱乐活动)、外出耕种、做家务等为主要行为。如图7-10为当地居民在8:00-10:00、10:00-12:00、12:00-17:00和17:00-22:00四个时间段内的主要行为,通过图中数据所示和当地调研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endprint
①当地居民数量较少,主要人群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其次是求学阶段的未成年人,主要有家中老人看护陪同。而大部分的青壮年迁移到城市定居、工作等。
②在所调查的当地居民中,可以看出一天时间内居民在闲暇娱乐方面花费了主要的时间,在这一方面主要包括两方面行为:居家休息和外出集会、打牌。
③在一天的时间中,做家务这一方面所花费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的,主要场所是居民自家的院子和厨房。
④对于耕种劳作上主要是当地的青年进行,且主要的耕种时间在上午8:00-12:00。
3.2居民生活行为与民居建筑空间的关系
根据上述对于当地居民的行为方式调查分析,笔者主要从以上三种主要行为进行分析其行为与建筑空间的关系。
①耕種主要为当地成年壮年和部分老年人的行为方式,耕种对于当地来说算是自家收入的一部分,因此耕种的行为所持续的是时间段是比较长的,对于民居建筑来说就会有自家储藏农具这类空间,往往与自家厨房、院子等出入便捷的空间相联系,因此对于建筑中储藏这一类辅助空间是十分必要的,不仅仅可以用于储藏农具,也可以藏酒、存粮等。这一类空间对于民居建筑来说多是自发性的,灵活性较强。
②闲暇休息、集会娱乐这一类活动是最常见的。居家休息对于居民来说最重要的场所就是自家院子,在自家院子中往往会存在聊天、养花、纺织、纳凉等等多种行为,因此院落的开放程度也就直接影Ⅱ向居民在院子里的行为。当地大多数“L”型布局的院落空间通常会有自家使用的茶饮区、纳凉区、种植区等安静的行为功能,而大多数“一”字型布局的院落空间很少会有上述的安静行为功能,更多的是集会、聊天、打麻将等活跃的行为功能。根据询问当地居民得知之前大多数的建筑布局呈现的是“一”字型排布,之后为了自家生活的舒适性大多数改建成了“L”型布局。由此可以看出,院落的布局方式和居民本身行为功能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③做家务这一行为主要发生的场所是厨房、自家院子和饲养牲畜区。通过对当地居民的咨询,他们对于厨房的概念是很重视的,因为厨房是居民行为活动最为频繁和多样的场所,因此在当地民居建筑中厨房是要具有很强的便利性的,大多数民居主要位于建筑北侧。
4结束语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Ⅱ向。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是川西林盘的写照,对于永和村杨家院子来说也是如此。随着乡村环境、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居民们对于自身的生活品质追求也有所提高。本文从当地居民的行为生活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同时通过对当地民居建筑的测绘和调查,探析二者所具有的关联性。其关联性主要体现在民居建筑上的以下两点:
①建筑功能的调整:多数民居的卧室位于南北向,而厨房主要位于东北向:在功能上,卧室和起居与厨房和牲畜用房有了一定的分隔;整体建筑的布局更为合理,使用起来更加便利。
②室外院落的调整:大多数民居建筑的形式多为“L”型布局,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们生活的公共和私密性的区分。“L”型布局是一种半围合的状态,这样一种过渡性的室外空间对于居民的使用来说是更加灵活的。
而以上的两点也正是由于居民自身的行为生活的特点而决定的,从而决定了建筑的功能布局,因此杨家院子建筑群体的肌理形式与当地居民的行为生活特点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