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及其培育
2018-01-17王丹王利
王丹+王利
自20世纪90年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OECD)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以来,核心素养便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教育的焦点。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盟(EU)、美国等国际组织或国家纷纷建构核心素养框架,并陆续开始实践。我国核心素养框架于2016年頒布,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
(一)国外相关研究对学生核心素养内涵的分析
国外研究中典型的核心素养框架有三个。一是经合组织制定的核心素养框架。经合组织在2003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未来成功人生和健全社会的核心素养》中将人的核心素养的内涵分为“人与工具”“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三大素养框架,每项核心素养又包括具体的下级指标和详细的描述。在该框架的指导下,PISA测试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进而推动了其他国家核心素养框架的研究制定与快速发展。
二是欧盟制定的核心素养框架。受经合组织“核心素养”发展的影响,欧盟在2006年确立使用母语、使用外语、数学素养与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社会与公民素养、主动意识与创业精神、文化意识与表达等八项核心素养最终版本,并分别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做了清晰界定,作为与终身学习教育理念并行的核心素养理念体系。该框架的制定,为欧盟国家教育实践指明了一条清晰明确的道路。
三是美国的核心素养框架。美国2007年颁布的“21世纪学习框架”最新版本,确立了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三项技能领域,每项技能领域下包含11项具体素养要求。美国的“21世纪学习框架”有助于美国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为美国各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推动了美国教育的发展。
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致力于研究教育发展的核心素养指标,认为核心素养是使个人过上其想要的生活和确保社会良好运行所需的素养。并在2013年发布《全球学习领域框架》,将核心素养划分为七个一级指标,包括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每个指标下都有详细的说明解释。其关于核心素养的分析与界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教育的发展。
(二)我国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历程及内涵分析
当前,国外相关研究中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框架已趋于完善,并不断将核心素养的培育渗透教学实践中,我国的核心素养发展也紧随世界教育发展大潮流,从提出核心素养到逐渐完善其框架经历了一个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
在国外相关研究提出并完善核心素框架的过程中,我国学术界也对核心素养进行了解读与研究,最初主要集中于对国外的核心素养进行介绍与其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如钟启泉、张娜、张华、林崇德等人的研究。我国首次以国家文件的形式提出“核心素养”是2014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明确要求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提升核心素养发展于国家教育发展的大战略上。在此之后,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制定工作便如火如荼地开展。
2016年初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九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同年,《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报告指出,最受各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重视的七大素养分别是: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信息素养、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以及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的九大素养与在该报告中提出的七大素养基本一致,充分表明我国的核心素养体系是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同时又体现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素养,进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最终形成。
之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颁布,明确了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及表现,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
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标,涉及“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划分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至此,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已经初步建立,该框架是在充分借鉴国外核心素养框架的基础上建立的,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性与前沿性。总体看来,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具有两大特点:
1.兼具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二者有机结合
一直以来,我国都重视教育对人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制定任何教育政策都是以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作为依据。我国的核心素养框架便根据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要求确定,有效整合了个人和社会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充分兼顾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构成的核心素养总框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观点。个人价值是个人或社会在生产、生活中为满足个人需要所做的发现和创造,我国核心素养的选取充分考虑到该素养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进而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价值。
在实践中,个人素养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情境,脱离社会情境的个人素养是无法正确培育出来的,个人素养应适应和推动社会发展。
2.聚焦核心素养培育,突出关键“少数素养”
从全球范围来看,国外研究看重的核心素养均符合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时代培养人才的实际需求,有的选取的核心素养全面,几乎囊括所有的素养,有的选取的核心素养简约,只涉及几个关键少数的高级素养。如欧盟的核心素养框架由学科素养和跨学科素养两部分构成。经合组织的核心素养框架则只包含跨学科素养,即高级素养;美国的21世纪技能也是相对于基本技能而言的高级技能或素养。核心素养之所以称为“核心素养”,便在于这些素养不是一般性的,而是高级的、核心的素养,是新世纪人人都必须具备的关键少数高级行为能力,是知识、技能与态度三者的协调统一。endprint
对我国学生而言,基本的读、写、算技能比较扎实,更需要的是诸如创新素养、信息素养、民主素养等的高级素养。我国历时三年形成的核心素养框架便充分凸显出了关键少数的核心素养,没有陷入“大而全”的陷阱,而是“少而精”,抓住了少数要点与核心。
(1)创新素养。21世紀是创新的时代,适应这一时代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拥有创新素养。从某种程度上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普遍认同创新素养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与发展的动力。创新思维与意识的培养是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国之大计,创新素养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成分”。就我国而言,创造人才相对缺乏,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急需加强,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因而,我国的核心素养框架便充分强调创新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创新素养的培育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点,是我国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创新素养是我国核心素养核心之核心。
(2)信息素养。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等等新词令人眼花缭乱,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更是频繁,在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如果学生缺乏基本的信息素养,便是寸步难行。各国普遍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如经合组织提出互动地使用新技术、知识和信息,美国重视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等。我国的核心素养框架给予信息素养充分的重视,指出培养信息意识首先要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其次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最后要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
(3)民主素养。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要求加快政治民主化,对学生的民主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民主素养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国家意识,首先是学生能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其次是学生的文化自信,学生能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最后是学生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已初具规模,但理论离不开实际的践行,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对其的培育。聚焦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学生提供适应终身发展的品格和能力,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变革教育理念,促进“以知识为本”的传统的教育理念向“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转变
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许多国家教育的支柱性理念。我国也应基于核心素养,促进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向“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转变。“以人为本”教育观强调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因此需要改变教师、家长和学生普遍关注知识、关注学科、关注分数的现状,把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关注点从分数转向学生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真正实现从学科本位到育人本位、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的理念转变,深刻把握核心素养的实质,深入剖析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应有内涵,把握新时代学生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2.改善教学方式,促进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方式的转型
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要改变以“知识点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方式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强调和保证课堂中的学生主人地位的实现。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成长的场所,也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重要平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体现在学校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营造独立思考、敢于探索的课堂文化氛围,利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多时间自主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共同探索。
3.基于核心素养进行课程规划,建构课程体系
目前,传统的课程标准体系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存在一定的弊端,而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可以有效弥补传统的课程标准体系存在的缺陷。核心素养已不仅仅是课程目标,而且是新型课程观,成为课程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培育核心素养,有必要基于核心素养进行课程规划,使核心素养引领课程规划。首先要做好课程的顶层设计,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媒介,是学生认识世界与发展自我的主要途径,对教材编写的重视使得核心素养的培育有了基本保障。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教材编写要增加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把相关内容具体化与细化,并且转为明确的素养与能力要求,融合到各类课程体系中去,最后充分落实到学生身上。其次要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破原有的分学段设计模式,整合从学前至高等教育的各个学段,进行整体设计,加强各个学段之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加强学科的横向配合,建构综合课程,进行跨学科课程与教学。最后把核心素养目标是否养成、养成程度高低作为评价课程设计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依据,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设计的决策。
三、结语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虽已颁布,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核心素养的提出时间迟,推广时间也短,研究有待继续深入,还需要广泛的、系统的教育实践的检验。虽然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拥有良好的大环境,有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能确保推广和可持续性。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实践相对薄弱,需要持续加强。
参考文献:
[1]张 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39-45.
[2]张 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0-24.
[3]褚宏启,张咏梅,田 一.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小学管理,2015(9):4-7.
[4]张 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核心素养研究及其启示[J].教育导刊,2015(7):93-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