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治理视阈下的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探讨
2018-01-17谢惠平
谢惠平
一、网络舆情的无序发展给政府公共危机治理带来的挑战
1.网络舆情的无序推动容易触发新的潜在的公共危机
一定几率的公共危机的发生对于各级政府来说是一个客观的事实。由于网络舆情的介入和发酵,这种几率正在加大。许多事情,一开始并非属于公共危机,只是一般性的矛盾或冲突,但由于政府处理不及时,再加上涉及的事情有较大的可关注性,因此网络传播度会增大,最后演变成了一起影响较大的公共事件,从而引发一场公共危机。
2.网络舆情的无序参与放大了危机的波及面和危害性,增加了政府公共危机处理的难度
网络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信息来源杂,会造成舆情影响叠加。本来只是涉及特定领域的公共危机事件会进一步演变成影响面更大的事件,从而对社会稳定造成更大的伤害,进而也会引发社会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怀疑,降低公众对政府的拥护和支持。
二、地方政府公共危机治理中网络舆情运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1.对网络舆情在公共危机发生、发酵过程中的负面影响认识不够
尽管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政府工作人员对互联网的重视并没有上升到政府作为一个主体对网络舆情的重视。这样一来就导致他们对互联网时代网民意见,尤其是一些“意见领袖”的意见对于公共危机产生、演变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没有引起的重视。
2.危机应对过程中对网络舆情监控、引导、预警做得不够
一些地方政府主管人员还是习惯于传统的诸如 “朝阳群众”式的信息和情报来源,并依托这一类信息构建信息传递机制和预警机制,结果导致各方面的信息收集、分析判断、传递及相应的预警不到位、不及时。
3.针对网络舆情关注点的信息公开不及时
每当公共危机爆发时,面对海量的舆情信息,社会公众缺乏辨别力,很容易受网上信息的误导。此时,政府必须及时站出来,针对网络舆情的焦点,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公开相关信息。但是,不少地方政府却迟迟不在网络上或通过公开发布的方式公开,以回答社会公众的疑问,安他们的心。
三、优化地方政府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1.重视网络舆情对于公共危机治理的影响
政府必须认识到舆情其实也是一柄双刃剑。引导和利用不好,网络舆情有可能会影响政府治理实效,而如果引导和利用得好,它也可以服务于政府的危机治理。只有达到这种认识高度,政府才会在预警和应对方面随时监控网络舆情的变化,主动打好舆情战。
2.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管控
各级地方政府要主动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实施对相关网络舆情的监控、收集和整理工作,并尽快统筹规划好对网络舆情的介入和干预工作,强化对网络不良言论的必要引导与管控。必要时,政府还可动用行政力量和技术手段及时封锁、删除那些对事件的扩散和危害面加大的不实信息与观点,维护信息安全,必要时政府可以要求相关网站关闭一些涉事微博、微信公众号。
3.加强网络安全、网络舆情监管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
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实现对网民发布信息的监控与传播,是互联网时代各个国家的普遍做法。政府必须借助诸如实名上网等法律手段对网络进行必要的管控,以减少网络舆论对公共危机治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之,互联网以及由此带来的网络舆情的迅猛发展给我国现有的政府公共危机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强化和提高各级地方政府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的网络舆情意识和运用网络舆情的能力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李亚馨,钟 冲.浅析新媒体对公共领域的重建作用[J].新闻传播, 2013(9).
[2]庞 亮,吴星晨.移動互联时代政府公共危机应对研究[J].传媒,2014(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