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对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思路探讨
2018-01-17王竞芳
王竞芳
一、准确识别需要资助学生
精准识别需要资助的学生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首要任务。准确识别需要资助的学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传统的线性审核认定模式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其需要依靠高校、生源地以及学生的共同合作。要想实现精准识别需要资助学生的目标,高校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从学生源头着手,注重强化大学生诚信教育,使得他们能够主动去拒绝各种弄虚作假的现象,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发挥监督职能,提倡其举报各种违规行为,从源头上保障需要资助学生识别的公开、公正、公平。其二,生源地民政机构需要保持公正、客观,精准衡量申请学生家庭具体的情况,充分比较地区居民生活保障线,同时充分结合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实际情况,保障贫困证明的准确性。其三,高校资助机构作为最后的把关部门,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措施,进一步保障需要资助学生识别的精准性。对高校资助机構来说,首先需要构建线上线下家庭经济贫困生数据库,以便于针对需要资助学生贫困因素进行系统、准确的考虑;其次,进一步完善需要资助学生评定标准,根据各个学生的贫困状况实施分类处理,利用大数据技术,针对不同贫困种类构建量化评价机制,进一步健全贫困生档案工作体系;最后,识别进程需要保证灵活性、动态性,高校学生往往来自各个地区,每一个地区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需要高校资助机构针对需要资助学生实施动态化管理,并针对需要资助学生评价标准进行灵活的调整,以此来保障需要资助学生识别的准确性。
二、建立健全、精准的资助机制
建立完善的精准资助机制,关系到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有效落实。高校需要全面突出政府励志奖学金所具有的激励作用,充分引导受资助学生去主动学习、积极进取。勤工岗位作为学生资助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具体岗位主要包含校内兼职、校外兼职两个方面,高校应当充分利用这点,全面加强校内岗位的育人作用,使得受资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高校科研、教学等相关领域,在充分发挥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又可以促使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并且能够有效缓解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对校外勤工岗位来说,高校需要实施严格、细致的资质审核,全程进行跟踪监管,尽可能督促企业与学生签订正式合同,并且通过建立校企网络平台,为各个受资助学生提供相应的勤工岗位,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完善精准资助跟踪评价体系
要想高校学生精准资助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就必须完善精准资助跟踪评价体系,以便于获得及时的反馈。这就需要高校完善精准资助跟踪评价体系,在受资助学生建档立卡工作完成之后,高校资助机构应当同构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样检查,选择特定比例的贫困生实施跟踪评价,全面审核贫困生识别结果的情况。具体而言,处在当前这个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高校资助机构可以综合利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及时掌握各个受资助学生的动态情况,同时也能够利用其身边的同学、教师、家长,进一步掌握受资助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相关内容。总的来说,高校通过完善精准资助跟踪评价体系,便于针对精准资助情况进行全面的跟踪评价,保证学生精准资助工作得以全面落实。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精准资助是一项系统、漫长、复杂的工程,要想在短时间内获得理想的成绩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各个高校基于精准扶贫的相关要求,全面优化学生最精准资助工作,通过准确识别需要资助的学生、建立健全精准的资助机制、完善精准资助跟踪评价体系,全面保障精准资助的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刘 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准资助”机制的探索——以闽江学院学生资助工作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89-90.
[2]黄其昌.新时期高校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探析——基于“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的视角[J].邢台学院学报,2017(3):187-189,1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