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下青年写作者的创作状态

2018-01-17王蕊

雨花·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业余写作者作家

王蕊

《退潮》和《隐疾》这两篇短小说,是闲暇阅读的佳作,主题倾向现实主义,题材新颖,结合当下,且具有故事趣味性,可见写作者的观察力和写作的追求,但是,这还不能称为青年写作者的精品创作。这样说似乎苛刻,因为读者群体的阅读心理并不严肃,但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这类作品距离精品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这两篇小说具有其代表意义,正反映了当下青年写作者的文学状态,一方面写作本身也呈“青年”状态,一方面“作家”身份也并不严格,形成一批身兼二职的业余写作者队伍。

一、作家“正青春”,创作“未成熟”

邓雅心的《退潮》以母亲相亲闹剧,引出当年的红卫兵已悄然没入老年群体,揭示当前社会上的“坏老人”的历史根源。周刚的《隐疾》展现目前农民的现实生存状态和揭示人心冷漠的一面。两篇小说的主题非常具有现实批判意义,可见写作者具有个人的写作理想,可惜却“站在远处叙事并游移”,笔力不够,技法稍显青涩。两位作者均是85后,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文学创作生态达到最大自由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作家。而所谓的青年作家,学术上并没有准确的定义,70年代出生的作家,像阿乙、路内、曹寇、冯唐、葛亮等已经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一批稳定的读者群体;前些年甚嚣尘上的关于80后作家“偶像”与“实力”的讨论,让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借助网络开放平台走进大众视野;而当下的青年作家,正如上述两位85后作家,较80后又显活力,较90后又少稚嫩,以一种集体的特征与创作状态构成一种文学现象。

首先,青年写作者的創作心态未成熟。且以85后作家来论,生理年龄尚在浮躁期,更不必说心理状态仍需沉淀。在创作自由的大环境下,他们的挫折大都局限在个人圈子,困惑几乎来自成长的伤痛,格局相对狭窄,既没有五四家国情怀的深沉与狂飙突进的激情,也没有经历过禁忌期的时代压抑与钝痛。而鲁迅37岁发表《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本质,震撼文坛。郭沫若27岁创作《凤凰涅槃》,激情奔放,名声大振。茅盾、巴金、老舍30岁左右,已然成名。曹禺发表《雷雨》,年仅23岁。这些经过历史的创造与选择的作家们勇于创新和精益求精的艺术风范,值得当下的写作者学习并敬畏。除此以外,青年写作者的青春期与1999年开始在中国大陆普及的互联网完全保持同步,写作空间也由此扩大,且面临更多新颖丰富的素材,促进文学朝“多元化”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快餐文化,使得写作成为一种轻松和轻易的现象,作家和作品膨胀,不够稳固,容易失去内核,从而使得文学的时代精神和价值缺失。尼采说“没有一个艺术家是容忍现实的”,实际点出了艺术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点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优秀作家不该否认的。但不可忽视的是,青年写作者身上半成熟的特质,在时代创作语境下,更具私人话语和个性探索的倾向,例如小资情怀引起年轻人共鸣,但同时回避小资创作也成为一种趋势,个人情感诉说代替历史的宏观诉说,求新求异的主题和模式追求充满胆识和开拓性,甚至对社会、人性的深沉解读也体现他们固有的责任感和亟待摆脱青涩的愿望。因而,在迅捷、多元和消费倾向的特定时代环境中,青年写作者身上仍有无可忽视的写作特质。

其次,写作技法尚未成熟。现实主义作品,倾向于恶之揭露,且对叙事对象忠诚,创作态度理性而严谨。但是现在青年写作者的一些创作还没有满足现实主义的严肃态度,所企图的悲喜剧创作模式就容易发展为插科打诨。《退潮》的主题判断尚待商榷,且行文和结构稍显得不够流畅,而《隐疾》的内容又有“节外生枝”的遗憾,妄想揭露的过多,反而抓不住重点。有这样的一种现象,青年写作者想把触角伸向历史的、人性的与社会的隐秘,但若完成度和力度不够,就容易形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局面。而且驾驭文字能力还应进一步提升,网络语言的影响比较突出,且没有形成统一的语言书写氛围,这是当下作家最明显的缺陷。现实主义的氛围并不排斥嬉笑怒骂和接轨当下语境,而是在叙述中呈现一种流畅且符合逻辑的行文规范,网络词汇或者其他衍生词汇的唐突混用,使得作品水土不服和跳跃。“使理性内容和现实形象相互渗透融合的过程中,艺术家一方面要求助于常醒的理解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助于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生气的情感”①当下的青年写作者正有此困惑,一方面无法生成或处理好恰当的写作主题,另一方面难以把握和呈现人物内心复杂的心理环境和冲突,导致描绘的内容较为肤浅而没有渗透力,容易产生一种脱离感。这是情感性不足和技能性不足的体现。但是值得相信的是,青年写作者的一切都在探索期,只要成长的空间和积淀足够,一切都是向上发展的。

最后,文学接受环境的有待改善。现在的文学接受环境默认作家与读者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不论是纯粹的阅读者还是带有审视的评论家,都在某种程度上施以写作者写作压力或者动力。但是本是一场良性“对话”,当下的阅读者却无法深入思考或无暇精确定位阅读品味,因为传统意义的阅读带有审美或其他情感需求,然而时代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满足这种需求的内容和渠道,一定意义上导致读者群的流失。而且与旨在精神陶冶和艺术审美的深度阅读相比,目前盛行的电子阅读,主要以获取显见的信息和浅层的愉悦为主,这又导致阅读深度的不足。同时,批评家也应是一个与青年作家共同成长的群体,批评是一项充满责任感的创造性活动。对一个作家成长道路的梳理与描述,对一个作家成就、特点及风格的鉴赏与总结,以及对一个作家在知识储备、生活积累、创作手法等方面的局限分析和指出,都是批评家应该承担的责任。但是目前批评界对集体和个体的把握还不是那么平衡,“在批评界也形成一种习惯,对命名‘80后、‘90后的作家,愿意描述他们群体性的成长特点、整体性的行文特色,而对他们发表和出版的作品,缺少深入的剖析和率直的交流。”②读者和鉴赏评论者的亟待成长使得这种“双向互动”并不那么顺利。只有作家获取有价值的反馈才能真正促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进而来探索更完善的创作技巧。显然,与写作者共生的阅读群体也呈未成熟的的状态。

二、青年作家的业余身份

当下宏观的创作生态已经被研究界反复琢磨,市场经济与打破传统媒介壁垒,都促进了文学的传播与繁荣,商业写作和大众文学成为潮流是不可忽视的事实。排除过度追求娱乐性与消遣性的文学写手,择取有作家素养的部分来看,青年作家与目前文学环境的平衡还在于:作家的退步——当下的青年写作者多是身兼二职的业余作家,作家的身份退居其次。30年代京派与海派之争,当年关于写作是“事业”还是“职业”的争论,其实更是文学气节的较量。纯粹的文学者认可从事文学活动的高尚性,认为“职业作家”利用文学有利可图,失掉原则。而放在现在的语境中,“第二职业”或者“业余作家”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当下文坛已经可以理性的讨论“文学与市场”这个话题了,说明写作氛围内对待文学和作家身份的观念在变化。作家的出发点是商业或物质追求,还是兴趣爱好的释放,抑或高尚的理想信仰,都无可指摘。但并不能因此对业余写作者的作品下“业余”的定论。因为创作的源泉来自两点,一个是阅读,一个是生活体验,而业余写作者完全具备以上创作的条件,只要思想内容深刻,加上技法的磨练,都可以表达出触动读者的内容。但也无可否认的是业余写作者并无太多的时间去研磨作品本身,去磨练技法和文字,这也是青年作家呈现出浮躁的一个原因。这样矛盾的状态需要业余写作者的自我调解,来真正把握“业余”的倾向。endprint

与此同时,业余作家也具有自身的优势。从业经历成为他们写作的素材,从而使写作触角深入精细的职业领域。而写作就成为他们记录生活、工作的一种形式。媒体人何亮也曾分析过:“业余作家在面对与自身职业、爱好相关的主题时,往往能够借鉴多年的积累,在作品中填充更丰富与真实的细节,创造出令人叫绝的作品,在其作品领域产生持续的、甚至是领先性的影响。”他们对相关的职业题材有更加敏锐的嗅觉和更加切身的认识,变相来说,第一职业成为他们写作的体验内容,塑造的形象也是鲜活的和真实的,因为作家有亲历性、见证性、参与性,一定意义上是作家自己的故事,这是职业作家写不出来的。

為什么会产生如此庞大的业余作家队伍?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文学领域的一种怎样的变动?

专业作家相对于业余作家有更高的门槛,这里排除职业写手,专业作家一般受作协或其他文化机构的认可,呈现的是一种不间断的写作追求与心灵追求的统一,写作素养和作品质量经得起考验,他们的创作更多的是从自己的精神需要出发,各自的文学作品中透露出的精神和品质是令人尊敬的,文学写作的状态和日常生活的方式,依然保持着独立、尊严、理想。而业余写作者更适应当下时代随意切换、自由至上的生活模式,写作不是件那么严肃和紧凑的事,人们更愿意选择自由的写作模式去发挥,而业余作家身份恰好符合这一点。且只要有写作欲望,都有成为业余作家的可能。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曾表达过“还是做业余作家比较好”,“作为一个专业作家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他的出发点在于业余作家拥有更多的生活体验,包括喜怒哀乐,包括挫折,除了对这个世界的观察,还要扎进去,这样才能看到这个世界的真相,才能不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业余作家队伍的壮大,说明当下写作成为全民可参与的有意义的事,新世纪是崇尚自由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创作者,这样创作的基数也远远扩大了,文学创作巨大的丰富度和强韧的生命力都使得当下写作呈现一种新鲜流动且强劲的状态,这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因而,业余作家存在的意义在文本创作之上又有了社会意义。青年写作者更以开阔的视野,凭借多媒体东风,更加便捷的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所思所悟,这是令人欣慰的事。目前的文坛面临“写作分化,传播变化,阅读俗化,批评弱化”③等问题的困扰,在这喧哗与骚动中,更应该特别珍惜优美的汉语,警惕审美趣味的走低、语言的粗陋以及想象力、原创力的匮乏。而真正的精品,如大浪淘沙,经过时代的沉淀,历史的筛选,最终找到自己的位置。

不管是老一代作家还是青年作家,不管是专业作家还是业余作家,都应在当下的文坛,怀抱理想与信念,追求艺术品质,不迷失自我。

注释: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59页。

②闻岩:《文学批评不应缺位青年作家成长》,《文艺报》,2012年2月8日。

③白烨主编:《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2015-20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页。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业余写作者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业余也疯狂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我们业余,但我们很专业
业余棋手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