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研究
2018-01-17张景萍刘东梅
张景萍+刘东梅
一、“微文化”的内涵
从“微”字的本义上理解“微文化”的概念,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微”,隐行也;《新华字典》里解释微的本意是隐秘的行走;《康熙字典》里有“微,妙也”;《汉语大字典》里,微有“细小、精深、隐匿”等意思。相对于“大”而言,微是一种由“大而全”到“小而精”的文化存在形态,而这种“小而精”的文化形态又可能会形成聚集的力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大的影响。在2010年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对“微文化”给出了提示性的解释:“微文化”是由微博这一网络平台的产生和普及而衍生出来的注重向个体和微观发展的文化现象。”
二、“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注重整体性和权威性,教师对知识的掌握具有绝对的优先权,就出现了 “惟师是从” “惟书本是从”的普遍的思想观念。在“微文化”环境下,个体的作用逐渐凸现,人们开始倾向于对个体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是对文艺复兴时期倡导的人文主义、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回归,人们从关注宏大叙事的角度到具体而微的转变。“微文化”正是通过对“微小”个体的重视,由个体之间的互动实现整体的社会效应,让人们清晰地感受到世界的改变,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
2.对教育载体的影响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资料以书本为载体,印刷版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必备工具,学习资料的查询以书籍为主,教师或学生往往可能为查找一个相关内容,要购买一大堆图书,或在图书馆耗费大量时间查阅,学习的时间、精力和花费成本都很大。由于自身实体的限制如电视、广播、书本等,既不可能达到第一时间的分享,也不可能被使用者随时随地查阅,而微工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无尽的信息资源,并在移动互联网上实现交互功能,同时,每一个微工具又是一个随身携带的移动存储体,储存用户认为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如:手机、电脑、iPad等微工具作为网络技术的运用操作的载体,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等特点。
3.对教育主体的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知识获取渠道的有限,施教者和受教者所掌握信息的不对称,施教者比受教者掌握更多的知识、信息和技能,并能获取占有绝对优势的信息,这是传统教育模式下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障。在“微文化”环境下,信息获取的渠道多样、便捷,打破了教师的权威性,有时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学生可能早就在网络上已经看到,而学生在网络上学到的新名词、了解的新鲜事,教师反而不知道,使学生对教师的话语权和主导地位产生质疑,进而引发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体系的质疑。
4.对教育客体的影响
“微文化”的载体的多样、传播方式的便捷,给青年大学生输送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中难免包含鱼龙混杂的内容,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由一元走向多元。如果对网络信息缺乏辨别能力,就很容易被负面信息误导而产生思想困惑和消极观念,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的现象。
三、“微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微文化”环境下,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途径,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1.培育“微素养” ,让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强”起來
所谓“微素养”就是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的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高等学校一方面要针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现状,制定专门的“微素养”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开设“微素养”的培育方面的公共选修课程,安排专门的师资队伍讲授在“微文化”环境下如何搜索信息、鉴别信息、利用信息,传播信息等,还可以邀请资深的媒体人、社会学、心理学专家等到校开展专题讲座,让大学生对国家有关知识产权、网络使用政策法规、网络言论的规范、舆论引导策略等有更多的了解,帮助他们提高微素养。另一方面,高校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既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又掌握现代教育技能的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性人才队伍,特别是选好、用好思想政治专业教师队伍和辅导员教师队伍。
2.探索“微途径”,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活”起来
所谓“微途径”,笔者认为就是教育主体利用网络新平台,通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不经意间将情感渗透和教育目的灌输其中的途径方法。《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树立互联网思维,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互联网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这一系列论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充分意识到占领“微文化”宣传阵地的重要意义,结合师生的关注点,着力打造“微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微平台”之中,加强对学生的正面舆论引导。
学校教学部门要努力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发适合教学特性的移动互联教学平台,全面实现教学手段媒体化、情景化。学校党的工作部门要积极创建网上党建园地、网上党校、网上论坛等思想政治工作平台,研究开发贴近大学生特点的新应用和新产品,推出更多有态度、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的网络文化作品。学校官媒可以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创新推出互动活动,在提高学生参与力的同时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如:近期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朗读者”节目,高校党建园地同样可以推出朗读者专栏,邀请师生开展朗读活动,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动之以声,晓之以情。endprint
3.发掘“微领袖”,让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动”起来
所谓“微领袖”,笔者认为就是从网络平台的“微民”中产生,热衷于发布消息和表达意见,拥有更多信息源和粉丝群,能引导平台内舆论走向的人物。“微领袖”从“微民”中来,到“微民”中去,在“微民”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这就容易被“微民”视为行为的表率。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真谛和核心,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往往比灌输教育更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以往关注更多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该如何教、教育方式应该如何改进等,而忽略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该如何学。大学生“微领袖”可以通过创建学生思想政治社团、共享时事学习资源、开展热点问题讨论、组织社团活动,在活动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引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4.构建“微环境”,让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热”起来
“微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一部分。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微环境”应该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各要素产生影响的网络细微因素。
(1)打造“微课堂”环境。 课堂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除了开好第一课堂,还要积极打造“微课堂”,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探索把第一课堂向“微课堂”有效延伸,要求学生参与三项“微课堂”教学活动:拍摄一段“我身边的正能量”微视频、收看一门思想政治微课、参与一个校园微信公众号的创建。只有把教育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才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适应学生成长发展规律。
(2)营造“微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很多,特别在“微文化”环境下,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控力减弱,“微文化”的影响力增加。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在学校教育内部,还要在整个社会建立起“微社会”环境,构建集学校、家庭、社会于一体的交互式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微整体”的力量,确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
(3)引导“微舆论”环境。网络舆情的影响不可忽视,“微舆论”在一定时候和一定条件下很可能发酵并造成大的影响。教育管理部门既要高度重视和认真评估,又要有效的正确引导,充分利用学校官微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意见领袖”的主体作用,积极传播正能量;要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对网络上发表或转发内容进行大概的统计分析,维护网络秩序,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微舆论”环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即生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微环境”中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让思想政治教师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让思想政治教育“冒着热气、带着温度”,时时在线。只有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目的设置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微环境中,使大学生不自觉地在感受、体会中受到熏陶,不自觉地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要求,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正如唐代诗人杜甫所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马 燕.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J].今传媒,2014(5):151-152.
[2]唐 浩,慕 涛,房晓丹.“微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创新路径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4(10):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