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力生物财务指标背离

2018-01-17李国强

证券市场周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预付乙醇账款

李国强

账面保留巨额现金却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融资,经营性现金流入大幅超过营业收入,在建工程持续追加但进度可疑,业绩极度依靠收购标的支撑,这些奇怪的现象,龙力生物能否合理解释?

保理业务是一种由卖方、买方和保理商三方签署协议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卖方把对买方的应收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卖方提供资金从而加速资金周转。在国际上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高效融资模式,风险并不大。但由于在国内刚刚兴起,有些涉及保理业务的公司因为内部管理链条不畅,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脱节,导致出现了付给供应商款项后,又被保理商追偿的情况。

2017年年底,一个在上市公司从事法务工作的朋友向我咨询保理业务的问题。另一个上市公司龙力生物(002604.SZ)是她所在公司的供应商,之前拿着双方的购销合同去做了保理业务,如今,龙力生物逾期了,保理商找到了她所在的公司。

很巧,前期火爆的陆金所资管计划逾期案例,陆金所那款逾期的产品的最终使用者,也正是龙力生物。

2017年10月21日,龙力生物发布了第三季度季报,当时账面现金9.36亿元,而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仅有1.8亿元,从数字看,无论如何也到不了逾期的地步。

而龙力生物关于逾期事件的回复更是让人大跌眼镜,中海信托申请了诉前保全,冻结了龙力生物四个银行八个账户的银行存款,总计冻结金额仅有441万元。

钱呢?

不断飙升的长期借款

上市公司的三季度季报是重要性僅次于年报的一份财报,由于包含了全年四分之三的进度,这份报表可以合理推测出全年的经营数据。而季报又不需要经过事务所审计,所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正因为此,才有大量企业铤而走险伪造三季度季报数据。比如*ST墨龙(002490.SZ)曾在2016年伪造三季度季报,实控人借机高位减持套现,审计后的年报出来后,业绩一落千丈。

投资者无法接触到真实的财务单据,在证监会出具正式调查结论之前,也就无法确定龙力生物的财务数据是否造假。但是根据报表中的数据,还是能发现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巨额现金储备与不断飙升的长期借款。

通过龙力生物的公告,不难发现,大股东和公司其实是很缺钱的。十多年来,每年都在发布股票质押公告,实控人的99%以上的股份均被质押。2016年10月,甚至连注册商标和子公司都拿去质押。

除此以外,三季度季报中,长期借款高达7.42亿元。据近年的年报数据,2014年、2015年,龙力生物的长期借款分别为0.5亿元和0.4亿元。但在2016年年报中,龙力生物的长期借款突然增加至近6亿元,融资来源主要是各种各样的信托。

一方面资金吃紧通过各种方式借款融资;另一方面却在账面保留巨额现金,是为了造成“不差钱”的假象?而司法冻结八个账户仅441万元的情形说明,龙力生物很可能真的没钱了。当然,也不排除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提前得知消息,将资金转移了。但是真的有钱转移的话,还会借那么多高息借款并且冒着法律风险逾期?

另外,最为可疑的是,本次逾期的主角—2.2亿元的信托贷款并未出现在龙力生物的财报上。在回复深交所的公告中,公司承认财务未将该笔信托借款入账。这几乎是承认在做假账了,除了这一笔,还有其他造假数据吗?

与营收并不匹配的经营性现金流量

据2017年三季报,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3亿元,而同期主营业务收入仅有10.8亿元。一般而言,现金流量表的经营性现金流入与利润表的营业收入是相匹配的,或者由于赊销的存在不能全额收到现金,经营性现金流入会更少一些。龙力生物的经营性现金流入却大幅超过营业收入,通过对比资产负债表,可以发现这其中的差额主要来自预付账款。三季报预付账款为1.5亿元,较年初增加了1.4亿元。对此深交所也发出了询问函要求解释,龙力生物回复称“为满足木糖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相应增加各环节的储备”。通过龙力生物的招股书,得知公司的主要原材料是玉米和玉米芯,确实存在着季节性价格差异。初看这个解释合情合理,但是玉米和玉米芯的价格变动不是2017年才开始,对比龙力生物的历年财报,会发现往年同期均未出现大量增加预付账款的情况,预付账款余额常年在1000万元左右甚至更低。

看到预付账款陡然增多,很多老股民或许就想起万福生科的经典造假案例了。2012年,万福生科正是借助预付账款科目虚增销售收入,从而伪造大量利润。万福生科通过大量个人银行卡进行资金周转,大量现金以预付账款的名义支付给农户个人,再转回公司账户的时候伪造成销售收入。与万福生科惊人相似的是,龙力生物的原材料供应商也是大量无法通过银行单据查证的农户!

进度可疑的在建工程

除了预付账款,万福生科还通过虚增在建工程造假。让投资者忧心的是,龙力生物的在建工程最近也不太正常。

2016年起,龙力生物的在建工程大幅增长,2016年半年报较年初翻了一番还多,从3.5亿元增加到9亿多元,2017年又降到7.5亿元左右。龙力生物没有披露在建工程暴涨的原因,理由是在建工程在总资产的占比变化不超过10%。从财务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神操作:首先收购的两家互联网企业都是轻资产企业,在建工程并不大;其次通过大幅增加货币资金、预付账款和库存商品方式来增加资产总额,使金额翻了两番的在建工程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增幅变成了不足10%。

通过财务报告提供的明细数据可以发现,在建工程的增加源于对原有几个老项目的持续追加投资,如6000吨低聚木糖项目追加到1.5亿元的投资,完工度超过137%却仍未完工;20万吨的秸秆处理项目追加到3.48亿元;功能糖研发中心完工率达到240%才完工????

公司披露的绝大多数重大工程都不符合正常进度,要么进度实现超过100%但仍未完工,要么进行了三年的项目完工率只有个位数。比如2015年开始投资建设的食品保健品GMP项目,预算金额4.8亿元,但是截至2017年半年报,该项目仅完工17%,远超开工时的计划完成年限1.5年。endprint

燃料乙醇行业的冬天

龙力生物初期是做燃料乙醇为主,也就是现在众所周知的乙醇汽油的主要原材料之一。2004年,发改委、财政部等多个部委联合发文对燃料乙醇业务进行鼓励,初期每吨燃料乙醇可以获得1880元的补贴。燃料乙醇企业既解决了玉米秸的环境污染问题,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燃油污染的问题,本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事情。但是好景不长,补贴金额一路下滑,降到每吨800元、600元,到了2016年彻底取消。

更让龙力生物雪上加霜的是,山东是个特殊的市场,存在几十家地方炼厂,它们每年的产量是山东境内“两桶油”年销量的10倍,民营加油站超过6000座,远超“两桶油”合计3500座站的数量。龙力生物的年产能力為5万吨,省政府却只给2万吨的生产指标,大部分产能被迫闲置。在地方保护主义政策下,占市场大多数的民营站基本不销售乙醇汽油,为了与民营站竞争,“两桶油”也悄然规避国家政策,在大部分加油站停售乙醇汽油。

再加上2014年以来原油价格狂跌的影响,龙力生物的核心业务——燃料乙醇的销量逐年下滑,2016年燃料乙醇业务亏损1600万元。即便是在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也仅能做到微利。

除了燃料乙醇,辛辛苦苦打拼的功能糖的市场也在不断萎缩,2016年的销售量和生产量同比降低87.73%和87.69%。

深陷业绩压力的龙力生物不断地谋求转型。2016年,收购的互联网企业快云科技和兆荣联合很好地完成了承诺业绩,实现净利润近1亿元,而龙力生物的合并净利润也就1.17亿元。从净利润的构成来看,龙力生物的主营业务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型。

现金流隐忧

作为完成绝大部分业绩的快云科技和兆荣联合,在长达145页的2017年半年报中仅出现了两行字进行简单介绍:开发完成了快云无线广告管理平台、快云大数据管理平台、快云DMP大数据分析管理平台、快云效果营销广告平台、在线媒体DSP广告业务管理系统等一系列核心技术,保证技术先进性。

收购的互联网平台是如何实现上亿元净利润的,其盈利模式、客户、供应商情况均不得而知。

近年来,在现金流量表中,公司投资性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数。2012年以来,多次融资短期债,2016年进行定增融资。从现金流量角度来看,龙力生物是一家融资非常激进的公司,与营收、净利润平稳增长的利润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17年9月,龙力生物发布公告称更换会计事务所,这让许多具有财务敏感的投资者起了疑心。由于长期合作的会计事务所往往对业务更加熟悉,更换事务所对于企业的沟通成本非常高昂,通常不是分歧过大不会更换,是否因为原事务所无法认可龙力生物的做账方式?考虑到三季报的各种疑点,是否在为年报审计顺利过关而做准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声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付乙醇账款
乙醇的学习指导
乙醇和乙酸常见考点例忻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浅析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本医疗保险不减轻医疗机构医疗损害赔偿责任
加强森林防火管理,确保林业生态安全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
世界主要国家乙醇燃料生产情况
应收账款融资会计处理探析
如何正确使用与管理“预付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