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铁矿石进口贸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01-17李雨佳
李雨佳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31)
钢铁工业一直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此背景下,国内的钢铁产量也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并多次居于世界首位。然而,以每吨钢铁生产耗费1.7 t铁矿石来计算,我国铁矿产量规模无法满足钢铁行业对铁矿石的强大需求,只有通过进口来填补铁矿石的供给缺口[1]。据统计了解,我国目前的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高达以上50%以上。且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铁矿石进口量2007年约为3.7亿t,而到2016年已破10亿t,达10.24亿t,创历史新高。同时,据预测,正处在工业化进程的中国,钢铁生产和消费量将在现有基础上持续上升,不断刷新纪录。也就是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将持续依存铁矿石进口来满足钢铁的生产消费需求。因此,铁矿石作为工业体系中基础性行业的钢铁业的重要原料,其进口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中国铁矿石供应安全意义重大。
1 国际及我国铁矿石贸易供求状况
铁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储量丰富,是人类最早了解和使用的原材料之一。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13年的报告显示,世界铁矿资源估计地质储量在8 000亿t以上,铁储量约1700亿t。虽然铁矿石资源总量丰富,但资源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等国。按铁矿山储量计算,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占了全世界的50%以上,其中澳大利亚占比20.6%,巴西占比17.1%,俄罗斯占比14.7%。虽然中国铁矿石储量很大,在世界排名第四,占比13.5%,但中国铁矿石资源以低品位铁矿石为主,平均品位低于30%,具有经济效益的可采储量不多。因此,从铁矿石国际贸易来看,平均铁矿石品位都在60%以上的澳大利亚、巴西二国出口额居多,总占比67.5%,其中澳大利亚第一,约占世界总出口的34.6%,巴西第二,约占32.9%。
自2002年以后,受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拉动,全球钢铁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统计数据显示,1967年,全球钢铁产量不到5亿t,而到2016年,全球钢铁产量超过16亿t,而其中大部分钢铁产量增长来自新兴的工业国家,例如巴西、中国、印度、伊朗和墨西哥。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粮食”,因此,从国际铁矿石需求看,钢铁产量急速增长的新兴工业国家对铁矿石进口需求较大,也逐年增长。同时,由于亚洲国家国内的铁矿石品位较低,所以铁矿石的需求也主要来自亚洲国家。据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中国、日本、韩国三国一直是全球主要铁矿石进口国。2009年以来,尤其中国铁矿石进口量逐年增长,占世界铁矿石进口量的一半以上。
2 我国铁矿石进口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铁矿石进口贸易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对钢铁的旺盛需求支撑了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发展。但由于我国铁矿石品位低,满足不了我国钢铁生产大幅度增长的需要,只能通过进口铁矿石来弥补供需缺口。2007—2016年间,我国铁矿石进口贸易量总体上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具体如下页图1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6)。
图1 2007—2016年我国铁矿石进口贸易变动趋势
2.2 我国铁矿石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2.2.1 铁矿石对外依赖度增加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城乡经济建设带动了我国对钢铁的需求,特别是汽车业、房地产业等与钢铁工业息息相关行业的发展,使国内钢铁产能得到迅速增长。与此同时,作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的我国,铁矿石需求量也逐年增多。然而,近年来,我国铁矿石供求矛盾日渐突出,产需严重失衡,我国铁矿石生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钢铁产能要求,加上我国自产铁矿石品位较低,因此,我国越来越需要通过进口铁矿石来满足国内钢铁的生产与消费。据统计资料和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被冠以“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的称号。
2.2.2 铁矿石定价缺失国际话语权
我国对国际铁矿石的过度依赖,使得在铁矿石进口贸易中更易受到国际大铁矿石生产商的掌控和影响[2],加上我国铁矿石进口的渠道分散,且绝大部分都是现货交易,导致我国虽是世界铁矿石第一大进口国,但在铁矿石价格方面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缺失铁矿石价格话语权。
2.2.3 铁矿石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近年来,国内很多港口受铁路能力制约,进口矿石压港现象严重,这对钢铁企业的原料成本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3]。而目前我国沿海港口铁矿石主力运输船型运输能力整体偏小,这无疑也大大增加了铁矿石进口运输成本。同时,随着世界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快速增长,船舶的运力日趋紧张,更大幅度增加了我国铁矿石的海运费。
3 我国铁矿石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稳步增长的宏观经济走势
2008—2009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经过了一个低靡期。从2010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与之呼应,我国钢铁的主要下游行业需求稳步增长。2011年10月,《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战略建议》中提到,我国钢材消费量仍将持续增长。因此,我国对铁矿石的旺盛需求短期内不会出现变化。即便现在国家经济进一步转型,正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但是对钢铁高需求的整体态势不会变化[4]。
3.2 正在加快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
国民经济对钢铁的需求量决定了铁矿石的需求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阶段,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发展空间较大,我国钢材消耗量将因此增加,进而拉动铁矿石的需求。美国地质调查局通过净进口依存度来表示矿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对外依存度是衡量一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的指标。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即为: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铁矿石净进口量/铁矿石消费量×100%,其中铁矿石净进口量是铁矿石进口量与铁矿石出口量之差。由于中国的铁矿石供不应求,品位又低[5],因此,我国铁矿石基本没有出口,净进口量就是铁矿石的进口量。而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钢铁产能将不断增加,铁矿石消费量也将不断增加,随之带来的是我国不断增长的铁矿石对外依存度。
3.3 不断增值的人民币汇率
进入21世界以来,我国人民币一直保持着稳定中略有升值的趋势。人民币升值增强了中国进口商对铁矿石的购买力,因此人民币升值可以促进铁矿石进口,弥补我国铁矿石供需缺口。但是,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升值后钢材产品可能因价格升高而导致出口放缓,进而降低我国对铁矿石的需求。
4 国际铁矿石价格及预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趋势下,从我国铁矿石进口看,进口量不降反升,且上升速度已居世界之首,这与经济学一般原理似乎有所违背。分析原因认为,铁矿石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其供给和需求弹性都很小。因此,国际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对铁矿石供给的反作用不大,对遏制铁矿石需求增加的影响也不大。据预测,未来铁矿石价格上涨导致的需求减少量甚至可能被需求的增加抵消掉。同时,受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影响,人们预期未来铁矿石供应将紧张,由此将增加铁矿石需求,使价格上升。
5 我国铁矿石进口贸易的对策与建议
5.1 继续推进我国钢铁产业的重组与结构升级
钢铁业百年实践证明,钢铁产业的有效重组有利于提高钢铁产业的集中度,发挥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提高钢铁企业的竞争力。而前文研究表明,我国钢铁行业对铁矿石原材料的进口依存度十分高而且稳定。而若要摆脱当前我国铁矿石贸易中的困境,就应以生产技术的革新与原材料消耗的降低为出发点,不断对中国钢铁产业进行优化重组和结构升级。为此,中国钢铁产业主管部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引导国内钢企完成重组、升级,不断推进钢铁产业的市场化进程,进而降低我国铁矿石贸易过高的进口依存度。
5.2 多手段确保铁矿石的稳定供应
澳大利亚和巴西是我国铁矿石进口贸易的主要来源地。首先,我国应在此基础上,扩大铁矿石进口来源,比如继续与国际铁矿石三巨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从他们手中的进口渠道顺畅等。其次,加强与我国接壤的一些铁矿石丰富国家的外交与经贸关系,拓展铁矿石等领域的合作关系,比如加大对加拿大、南非等国家铁矿石贸易的投资力度,不仅确保铁矿石供应的长期安全,还可降低时间成本和海运成本等。第三,谋求全球铁矿石资源开发,抢占其他市场资源,比如在深入调研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加大对境外铁矿石资源的投资和开采力度,获取优质且廉价的铁矿石资源等。
5.3 加快发展铁矿石定价体系与期货市场
我国铁矿石进口贸易目前以现货为主,现货交易是最为传统的商品交易方式,目前已很少见。在现代的市场中,期货交易已成为国际大宗原材料产品贸易的主流定价模式。而我国为了争取铁矿石定价机制的话语权,就要完善期货市场。政府要制定能够吸引外资开发投资我国铁矿石期货市场的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壮大我国期货市场;建立健全铁矿石期货市场的监管体系,确保市场健康运转;出台完善的政策与法规,保障期货市场的有效运行等。
5.4 不断完善我国铁矿石的海运体系
目前,铁矿石进口贸易的海运量占到了绝大部分,而我国铁矿石的海运几乎被国外航运公司所垄断,其利用对海运力量的控制操纵铁矿石贸易的海运价格,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这样不仅施压于我国铁矿石进口商,还造成铁矿石需求旺盛的表象,进一步提高铁矿石进口贸易价格。面对这种被动局面,我国应不断完善我国铁矿石的海运体系:购买船公司股份或联合经营;铁矿石用户自建船队,自建港口,进一步完善进口矿的配套设施;做好交通规划,多元化筹措港口建设资金等。
[1] 方虹,沈东亮.国际铁矿石价格机制下的中国铁矿石贸易及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8(4):5-7.
[2] 罗冰生.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及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J].中国废钢铁,2006(5):8-12.
[3] 张振一.中国铁矿石贸易谈判失利原因及对策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2(8):7.
[4] 张艳飞,王高尚,陈其慎,等.我国铁矿石期货市场未来趋势浅析[J].中国矿业,2013(11):9.
[5] 李德军,商晓丽.我国铁矿石进口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2(1):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