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病防控

2018-01-17吴曙光

四川畜牧兽医 2018年1期
关键词:猪病耳病断奶

吴曙光

(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五宝镇畜牧兽医站,四川 自贡 643000)

1 猪病流行特点

1.1 混合感染严重 目前许多猪病由多病原混合感染引起,常见的有蓝耳病、支原体与胸膜性肺炎放线菌混合感染;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猪病毒性腹泻与圆环病毒病、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蓝耳病与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混合感染。

这些猪病往往都可称为综合征,如高热综合征、呼吸系统综合征、新生仔猪腹泻综合征、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皮炎肾病综合征、繁殖障碍综合征等。

1.2 病原变异 新的致病毒株、新的病毒不断出现,细菌也在不断变异且赖药性增强,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等常见细菌都出现了明显的赖药性。

疾病的季节性已不明显,许多以前季节性流行的疾病变为不分季节、常态化发生。

1.3 管理因素影响发病 圈舍简陋、卫生差,设计规划不合理,养殖、防疫设施落后,管理不规范,生物安全措施不健全等易导致猪病发生和流行。

2 临床表现

2.1 繁殖障碍综合征 后备母猪8月龄仍无发情表现或屡配不孕;妊娠后期及哺乳期母猪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或不食;哺乳母猪少乳或无乳,采取催乳、消炎、提高营养水平等措施后效果不明显;母猪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弱仔;母猪产后发生炎症的比例大,断奶后发情配种不正常;母猪结膜发红或黄染,有眼屎、泪斑,皮肤黄白或苍白,背部毛孔有出血点等。

2.2 腹泻综合征 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仔猪连续多批次发生腹泻,其腹泻持续时间长,并反复发作,发病率为50%~100%。保育猪也可发病,发病率在20%~50%不等,其往往表现为顽固性腹泻。若不及时治疗,患猪死亡率可达50%~80%。

2.3 呼吸系统综合征 患猪因气温变化、应激而发病。

病初猪表现为感冒,间歇性咳喘,有的猪体温升高,流透明鼻液或泡沫性血水,有的猪关节疼痛,行动困难,淋巴结肿大或出血,严重时耳、腹下、四肢等部位紫红。

3 发病原因

3.1 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 蓝耳病主要影响巨嗜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非特异性免疫力下降;圆环病毒则影响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正常功能,引起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降低;支原体会降低支气管的防御功能;猪瘟、副猪嗜血杆菌等病原可降低猪的免疫力。

3.2 环境因素 猪舍卫生差,通风不良、空气质量差,饲养密度过大,温度、湿度不合适,猪长期生活在潮湿、寒冷或闷热、阴暗、狭小,臭气熏天、拥挤的环境中,其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病。

3.3 滥用药物 长时间、低剂量、多品种、反复使用抗生素可造成赖药菌出现,同时药物的毒副作用也会损害猪的实质脏器,引起免疫抑制。

无针对性地滥用药物不但不能预防和治疗疾病,反而会引起严重的二重感染。

3.4 霉菌毒素影响 霉菌毒素可损害猪的肝脏,引起肝脏变性,解毒能力下降;使胃肠道充血,损害小肠黏膜,影响消化功能,引起腹泻、消瘦等;导致母猪假发情,使未到发情期的小母猪甚至新生仔猪外阴红肿;霉菌毒素中毒能损害猪的免疫系统,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使猪继发疾病。

3.5 饲养管理水平差 生物防控措施不严;饲料营养不平衡、全面,喂量不足,不能满足猪的营养需要;各种不良因素,如气温突变、风雨、断奶、转群、运输、免疫、饲养密度过大等都会降低猪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造成疫病发生。

4 防控措施

4.1 创造良好养殖环境 及时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暑降温措施,给猪创造舒适的环境;保持猪舍干燥,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保持通风,保证空气新鲜,氨气、二氧化碳浓度不超标,猪舍应宽敞明亮,清洁、卫生。

4.2 加强饲养管理 根据猪不同生长、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供给全价饲料和充足、清洁的饮水,做到定时、定量饲喂。

避免猪发生应激,种猪应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

4.3 健全生物安全措施 实行全进全出,引进种猪需隔离观察30d,确定健康并免疫重要疫病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区饲养。

生猪调出后,圈舍经清扫、冲洗、消毒、空栏后才可饲养下批猪。

配备无害化处理设施,建立病猪隔离区,可疑病猪、染疫猪尸要采取密闭方法转移,或按无害化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污染区域应严格消毒,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

进场车辆必须喷雾消毒,并经消毒池进入猪场;生活区、办公区、饲料加工区等生产辅助区要经常清扫,每周消毒一次;门卫室设紫外线消毒灯,进场人员必须用消毒灯照射5~10 min,并洗手消毒及淋浴更衣后方可进入生产区。消毒过程由门卫监督,其为单一流向,严禁净区、污区双向互串。工作服与工作鞋保持清洁,并定期用消毒液浸泡,进入猪舍的人员,鞋要踩入消毒池内浸泡2~3 min;严禁在猪场内饲养狗、猫、家禽等动物,严防野鸟侵入。

4.4 综合防控 根据本场和周边地区的猪病流行情况制订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做好猪瘟、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圆环病毒病、细小病毒病、支原体病等的免疫,同时做好免疫效果监测,当抗体效价不合格时应及时补免。

定期驱虫,给仔猪补铁、补硒,断奶前后、转群前后防猪发生应激。加强母猪产前产后护理保健。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尽可能少用抗生素、激素及毒副作用强的药物,可适当使用中药散剂、营养性添加剂、益生菌、酸化剂、酶制剂等防病保健。

猜你喜欢

猪病耳病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浅谈猪病的临床诊断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RNA干扰技术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猪病中的应用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猪病诊断的一些误区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猪蓝耳病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