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夷山发展养生旅游探索

2018-01-17张树萍

武夷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彭祖客源武夷山

张树萍

(武夷学院 旅游学院, 福建 武夷山 354300)

经济迅猛发展之时,人们的社会压力明显增加,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一定影响。《参考消息》报道,当今中国与过劳工作相关的死亡率居世界前列,中国人中每年约60万人死因和工作压力有关[1]。《中国城市居民健康白皮书》(2013年)指出,城市人约四成有情感问题、七成不快乐。由于城市空气质量差,城市居民呼吸系统异常检出率占77%[2]。在中国情况如此,世界其他地方亦类似。严峻的现实使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更加关注自身健康,追求生活品质,国内外已经掀起养生热潮。城市居民希望能回归自然,通过旅游活动达到调节身心节律、养生保健的目的,养生旅游成为新宠。

一、养生与旅游

(一)养生

在我国,养生观念揉合了儒、释、道及诸子百家的观点。慎终追远,死生亦大,古人对生命的珍视与敬畏辉映其积极昂扬的生死观念,养生也因此成为中国国粹中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医家,《内经》中《素问·灵兰秘典论》有云“以此养生则寿”[3],在古人性命逻辑的背景下,百家言论对此均有所涉及,例如在《论语》中,孔子曰:“仁者寿”。《礼记·大学》中“富润屋,德润身,心宽体胖”,是强调通过自我德行修养,使心灵和谐与致诚进而达到身体安宁。《庄子·养生主》中:“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则认为人只有自然、清净,才能“全生,养亲,尽年”。由古至今,养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当下提及养生,多指人们通过各种途径保养、调养身心,以期提高生活质量,达到延年益寿的行为。

1.养生与旅游

旅游是一种积极、健康的休闲方式。人们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置身于自然美景之中、体验民俗风情,凭吊历史遗迹,感受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达到舒解压力、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目的。养生是人们长期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旅游和养生的契合,“在旅游中养生”已成为当前多数人追求养生的时尚理念。

2.养生旅游

养生旅游是以养生为主要目的、依托于养生旅游资源而开展的旅游活动,由此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养生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活动由来已久。早在1562年,英国医生威廉特纳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指出天然温泉浴对治疗很多身体病痛有疗效,这一研究成果在当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最先参与体验的是一些病痛患者,继而寻求保健养生的人也蜂拥而至,使温泉浴成为当时一种追求康体保健的社会时尚[4]。这种追逐温泉浴的行为就是养生旅游的一种形式。之后,海水浴、森林浴等养生旅游产品陆续受到人们的热捧。

中国秦汉时期,温、热泉在医疗保健方面已经得到了利用。史上有一些帝王游幸温、热泉的记载。众所周知,骊山温泉,秦汉时期已非常知名,之后逐渐成为历代各朝皇家御用温泉。不仅是帝王偏爱温泉,皇室成员对其也是情有独钟。由此可见,温泉旅游作为一种养生旅游形式,在中国古代早已存在。

养生旅游在实践中蓬勃发展,在学术界也引起了关注,研究视角也逐渐开阔,涉及养生旅游的内涵[5-9]、养生旅游特征[10-11]、养生旅游资源分类评价[12]、养生旅游产品开发[13-14]、养生旅游市场[15-16]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二、武夷山发展养生旅游的优势

武夷山地处福建东北部,全市面积2813平方公里,现辖兴田、星村、五夫3个镇及上梅、岚谷、吴屯、洋庄4个乡、崇安街、武夷街、新丰街3个街道,总人口23.04万人(2010年数据)[17]。武夷山先后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1999年享有“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之誉。

武夷山市有极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底蕴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气候条件优越,夏少酷暑,冬无严寒,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水质清澈,是人们旅游度假、修养身心好地方。

(一)得天独厚的养生旅游资源

1.优质的自然养生旅游资源

武夷山空气质量优良,空气中负氧离子丰富,平均约1.06万个/每立方厘米。而青龙瀑布景区醉氧台负氧离子峰值高达48.8万个/每立方厘米,均值也高达23.6万个/每立方厘米,是名符其实的天然氧吧,对疾病治疗,身体保健极为有利[18]。武夷山山美水美,空气质量好,日照充足,气候宜人,有淳朴的田园风光、无污染健康美食以及品种丰富的中药材,大红袍茶叶更是享誉天下,武夷山是优质的养生度假区。

2.神奇的人文养生旅游资源

彭祖被人们视为武夷山的开山鼻祖,几千年前就在武夷山潜心修炼,深得养生之道。彭祖是中国古代著名养生大家,其养生文化在秦、汉、唐等都深得人心,代代相传,这也是武夷山享誉九州的主要原因。

彭祖养生文化博大精深,是武夷山养生文化的精华所在。彭祖养生文化主要体现在导引术、服气术、房中术、食养术等方面[19]。武夷山彭祖养生文化被历代人重视并沿袭,可对当今游客修身养性、养生保健提供指导。

武夷山中草药丰富,民间有悠久的利用中草药养生的风俗。武夷山人擅长用药食同源的各种食材做药膳、菜肴、糕点。武夷山是“蛇的王国”,蛇产品在当地随处可见,是受人们欢迎的养生保健品。此外,独特民风民俗也是武夷山人文养生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

(二)区位优势明显,可进入性强

可进入性是指旅游者离开居住地到达旅游目的地的便捷程度。可进入性越强,旅游者就越容易、方便达到旅游目的地。

武夷山地处闽、浙、赣三省交汇处,北承浙江、“长三角”,南连福建省省会福州,东近台湾海峡,西邻江西、“大京九”。武夷山市境内有机场,目前已开通近30条国内航班。铁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2014年7月,合福高铁开通后,更是锦上添花,大大提高了武夷山的可进入性。

武夷山不仅大交通便利,市内、景区小交通也很快捷。市区到景区、度假区、高铁站、火车站、飞机场都有环保公交车运营,景区内的环保中巴车,节能小火车等交通工具,可以确保旅游者“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

(三)政府重视,政策扶持

武夷山市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发展旅游业是武夷山市最佳选择,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武夷山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性产业,这得益于政府重视和扶持。《福建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顺应民众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口老龄化等新趋势,重点发展旅游、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强调要积极开发生态养生旅游。在政策指导下,武夷山市投入了大量资金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顺应市场需求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为大力开展养生旅游创造了条件。

三、武夷山旅游客源群调查分析与养生旅游客源群预测

2014年8月底至10月,笔者参与了武夷学院旅游学院师生开展的武夷山市旅游市场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共发放7215份调查问卷,回收统计有效问卷份5358份,调查地点主要分布在天游峰37.5%、武夷宫41.6%、火车站与飞机场20.9%。部分调查数据与分析如下:

(一)武夷山旅游客源群调查分析

1.武夷山游客职业结构

图1是根据问卷调查资料绘制的武夷山游客职业结构图。因受“八项规定”“三项禁令”政策影响,武夷山游客中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所占比例较低,约占13%。企业工作人员约占34%,是武夷山主要客源市场,离退休人员约占游客总数的27%,也是重要的消费群体。

图1 武夷山游客职业结构Figure 1 Career structure of tourists in Wuyishan

2.武夷山游客年龄结构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可知,在武夷山游客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所占比例较低,仅占6%,老年人比例约占9%,26-4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达38.4%,41-6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为25%。由此可见,在武夷山旅游客源市场中,中青年人群是最重要的客源群体(见图 2)。

图2 武夷山游客年龄结构Figure 2 Age structure of tourists in W uyishan

3.武夷山游客月收入结构

对调查对象的月收入统计分析,可知比例最大的是月收入为3000-5000元,约占34%,月收入为2000-3000元,约占总人数的33%,而月收入为5000元以上的比例最小,占14%(见图3)。该数据表明目前武夷山的高端旅游者的比例与其优质的旅游资源不匹配。

图3 武夷山游客月收入结构Figure 3 Monthly income structure of tourists in Wuyishan

4.武夷山游客客源地结构

福建省内和周边省份是武夷山主要客源地,其中,福建省内客源约占31.53%,其次是浙江省22.25%、江西省6.58%,而旅游主要客源地北京占1.95%,上海3.14%、广东省2.92%。武夷山目标客源群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北京地区(见图4)。

图4 武夷山游客客源地结构Figure 4 Structure of touristgenerating region in W uyishan

(二)武夷山养生旅游客源群预测

1.中青年旅游市场占比不容忽视

从调查数据可知,武夷山目标客源主要是中青年人群,约占游客总数的63.4%,其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中青年群体在职场上多为企事业单位的中坚人才,一方面工资收入水平较高,另一方面工作压力较大,而家庭结构上往往上有老下有小,有较强的养生意识和较高的养生需求,有经济条件追求更高生活品质,将是武夷山养生旅游市场的中坚力量。

2.银发旅游市场极具潜力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到2014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达2124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达1375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0.1%[20],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初期阶段。武夷山市旅游市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显示,在武夷山游客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比例约为9%。

离退休老年人“有钱、有闲”,再加上当前先进医疗条件和老年人较强的保健意识,许多银发老人身体状况都不错,且多有外出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欲望,是潜力较大的旅游客源市场。养生旅游产品深受老年人青睐。由此可以预测,银发客源将逐渐成为养生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夷山凭借其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具备接纳具有养生需求的老年旅游者的条件。

四、武夷山发展养生旅游建议

(一)深挖彭祖养生文化,打造食疗养生旅游产品

1.深度挖掘彭祖养生文化内涵

在我国历史文献中保留了一些彭祖养生文化的记载,也是武夷山养生文化的精华,应进行广泛搜集、整理,通过编纂成传奇故事、制作专题片等方式加以宣传,一方面提高彭祖养生文化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向广大游客传播彭祖养生知识。

2.开发特色美食文化旅游产品

武夷山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水质优良,这里的食材具天然绿色、无污染的特点。彭祖药膳是彭祖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药膳食材既有民间日常实用的菜肴、又有名贵的中药材,这些食材均可来自于武夷山各种野生动植物,经精细加工而成,既美味可口,又能养身健体。充分利用武夷山的优质食材,挖掘彭祖食疗菜系中具有代表性的食养菜品,为游客提供“彭祖养生宴”,满足游客养生保健的需求。此外,还可以结合现代人素食养生的需求,根据时宜季节开发素食菜品,让游客体验平易恬淡养生之妙。

(二)充分利用天然氧吧,培育“吸氧”养生项目

本着“生命、健康、运动、享受”的理念,充分利用武夷山天然氧吧的优越条件,将体育与娱乐、保健与养生、休闲与度假等相结合,开发“吸氧”养生项目。

1.培育精品山林运动项目

武夷山森林覆盖率高,富含负氧离子,是“天然氧吧”。通过建立体育运动公园,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身体特征和个性需求,开展各种趣味性的健身运动,如适合老年人的漫步道漫游、森林徒步;合适中青年人的健体登山、攀岩等养生运动,让游客在享受宁静幽雅环境的同时进行深呼吸,吸纳空气中的高负氧离子,达到消除烦恼、舒解压力、愉悦身心、强身健体的效果。

2.建立空气负氧离子呼吸区

武夷山是天然氧吧,在富含负氧离子的地段,如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青龙景区、遇林亭、天游胡麻涧、水帘洞、万春园、玉女峰、一线天九凤丹杨、红河谷等景点建立空气负离子呼吸区,让游客“吸氧洗肺”,有益于中老年人缓解心脏病、高血压,清洁肺部,进而延年益寿。

3.宣扬气功养生术,建立气功康养中心

气功养生是我国自古相传的养生术,通过以意领气,以气攻疾,祛病延年。武夷山自然环境优越,气候宜人,可以建立气功康养中心、气功学习体验中心,让游客在优美的大自然中参与气功的学习、练习,达到防病治病、陶冶性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的目的。

(三)好山好水出好茶,培育名茶养生旅游产品

武夷山盛产岩茶和红茶。岩茶大红袍、红茶正山小种堪称茶中精品,艳压群芳。培育名茶养生旅游项目可提升武夷山养生旅游产品的品位。

1.因地制宜,打造 “茶家乐”产品

武夷山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成片的茶园风貌,开设“茶家乐”,以茶乡生态观光、农家茶事体验为特色,为游客打造和谐的绿色家园,游客可以亲自参与种茶、在茶园中漫步赏茶;恰逢采茶时节,和茶农一起采、制茶,其乐无穷;制作茶点、品尝茶宴活动,也可以使游客通过亲自参与,感受茶的魅力,进而达到以茶养生。

2.展示茶技茶艺,弘扬茶文化

茶礼、茶技、茶艺,是茶文化的主要内容。通过建立茶文化博览馆、康茶艺馆等,向游客宣传武夷山种茶历史,茶保健知识,进行茶艺、茶礼表演,展示泡茶技巧和冲泡方式,使游客在欣赏茶艺术过程中体验喝茶的乐趣,懂得品茶礼仪、学会简单的茶艺表演,自斟自饮,既能消除疲劳、舒缓压力,也可以细品慢饮,体味茶的芳香,达到怡情养性,使精神升华到艺术境界。

和茶相关的各种活动,如斗茶、摄影、茶文化讲座等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武夷山茶,激发人们体验武夷山名茶养生的欲望。

(四)完善旅游设施,优化产业结构

武夷山在三十多年的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截至到2016年底,武夷山除民宿外,有各类酒店近百家。旅游社近百家。餐饮、购物、娱乐方面也有一定的发展,基本能够满足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求。但目前武夷山专门养生设施缺乏、旅游产品档次和其所拥有得天独厚的养生旅游资源条件不相符。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武夷山游客人平均消费在900元左右 (不含游客从居住地到武夷山的大交通费用),不足千元,这与国家级度假区的人均消费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武夷山应在细分客源市场、提高旅游产品档次上下功夫,吸引中高端游客,为其提高一些优质的养生旅游产品,尤其加强在“吃、购、娱”方面的旅游设施的升级换代,完善配套的养生设施,使旅游企业的产业结构合理化,适应游客对养生旅游的需求。

(五)充分发挥自媒体平台优势,开展网络营销

武夷山应抓住当前国内外掀起养生热的大好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新兴渠道开展营销活动。自媒体是是一种新兴的、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平台,包括微博、微信、微电影、贴吧等。利用自媒体进行产品信息发布、新闻传播,吸引粉丝点赞、评论、转发,通过双方的互动增进交流深度,提高营销效果,扩大武夷山养生旅游受众面。

(六)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提供优质服务

发展养生旅游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高素质的养生旅游专业人才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基本保证,也是让旅游产品深入游客之心的有力武器。“请进来、走出去”双管齐下是一种有效的培育人才途径,将德高望重的专家、业务骨干“请进来”,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供从业员工业务素质;组织从业人员“走出去”,到养生旅游发展好的地区进行学习、交流,为武夷山养生旅游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养生旅游是顺应时代潮流的生活时尚。武夷山具有高品位自然养生旅游资源和厚重的人文养生旅游资源,且可进入性强,具有发展养生旅游的优势,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客源市场分析发现中青年、老年人将成为武夷山市养生旅游重要的客源群体,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发展养生旅游的六点建议。游客对武夷山养生旅游产品体验受其消费心理因素的影响,对游客的消费心理及养生旅游产品的消费效果值得进一步关注。

[1]参考消息.“过劳死”困扰中国每年60万人死于工作压力[DB/0L].(2014-03-27)[2017-06-01].http://china.cankaoxiaoxi.com/2014/0327/366771_2.shtm l.

[2]网易新闻.中国城市居民健康白皮书[DB/0L].(2013-06-18)[2017-06-01].http://news.163.com/13/0618/08/91KVVJL300014 AED.html.

[3]王洪图.内经学[M].北京:中国中医出版社,2004:30.

[4]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6.

[5]王燕.国内外养生旅游基础理论的比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3):109-114.

[6]杨铭铎,陈心宇.休闲、养生、度假旅游概念辨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9):109,316.

[7]陈雪婷,徐淑梅,由明远.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新契机:养生旅游[J].北方经贸,2008(2):117-119.

[8]周作明.中国内地养生旅游初论[J].林业经济问题,2010,30(2):141-145.

[9]吴利,陈路,易丹.论养生旅游的概念内涵[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3):7-8.

[10]胥兴安,李柏文.养生旅游理论探析[J].旅游研究,2011,3(1):40-46.

[11]郑四渭,赵云云.养生旅游:健康旅游的首选[J].江苏商论,2011,(6):101-103.

[12]叶春,李渊妮,姚莉.传统中医理论视角下的养生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研究:以贵州养生旅游资源为例[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7(4):449-456.

[13]胥兴安,李柏文,班璇.养生小镇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昆明市永定镇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69-71.

[14]李伦富.山岳型休闲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浙江丽水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905-906.

[15]张金霞.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养生旅游市场分析[J].企业导报,2011(10):111-112.

[16]林轶.东南亚养生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6):28-32.

[17]中国武夷山市政府网.武夷山简介[DB/0L].(2017-06-01)[2017-10-01].http://www.wys.gov.cn/zjwys.

[18]中国网.武夷山“十佳吸氧点”平均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达1.06万个[DB/OL].(2016-06-28)[2017-06-01].http://fj.china.com.cn/2016-06/28/content_17169073.htm.

[19]朱平安.彭祖文化是武夷山养生文化的集中体现[J].现代中医药,2008,6(28):46-48.

[20]中国经济网.国家统计局: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首超10%[DB/0L].(2015-02-26)[2017-06-01].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502/26/t20150226_4653796.shtm l.

猜你喜欢

彭祖客源武夷山
它们的家园——武夷山
彭祖的故事
浅析延边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及对策
乡约:给“彭祖故里”的音乐达人说媒
一城青山半城湖 一方水土一方人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传承彭祖养生之道 造福现代人——另有首创速勃绝招
沙家浜风景区客流时空特性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