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2018-01-17
多国气候变化网络波恩共商民间合作
11月9日下午,由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国民促会)与哥斯达黎加气候路径组织联合主办的“民间组织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角色”在联合国波恩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举办。来自中国、美国、阿根廷、哥斯达黎加、巴西等国家的民间组织、政府官员、企业、媒体代表等共60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民促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大兴在致辞中提到,落实《巴黎协定》需要所有不同利益方的参与,中国民间组织在气候变化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包括公众意识提升、研究和传播科学信息、政策建议以及农村清洁能源、垃圾分类和处理、备灾救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开展试点项目。民间组织的努力得到了政府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认可,对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以及全球气候谈判做出了贡献。
创绿研究院研究员李秀兰介绍了民间组织在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平台于2016年9月发起成立,该平台致力于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专题研究,促进交流合作,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战略提供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公众参观红沿河核电站
11月27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协办的“走近核电,体验核安全——NGO及公众走进核电站”参观活动顺利进行。本次活动吸引了近40位公众参加。
随着我国核工业发展以及能源结构改革对加快发展核能的紧迫需求,涉核项目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众对于涉核事件的敏感度也不断提升。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参观零距离接触核电站,普及核安全知识,积极推进涉核项目公众参与,体验涉核项目核安全管理等,进一步加深NGO、公众对我国核电安全的正确认识,以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涉核公众沟通体系,促进能源战略实施、维护能源安全和社会稳定。
“钢铁、水泥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三期报告发布
11月3日,中国煤控项目组在北京召开了“钢铁、水泥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三期研究报告发布会。
钢铁、水泥课题组在报告中指出,钢铁和水泥的需求已经进入峰值平台区,预测2017年和2020年全国水泥熟料消费量分别约为13.6亿吨和14亿吨,年均增长率约为1%。2020年水泥消费量21亿~23.3亿吨左右。从“十三五”去产能的目标看,仍需进一步推进。
报告为推进钢铁和水泥行业煤控提出了建议。第一,钢铁、水泥等高耗煤行业已经进入长期减量发展的趋势,要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行业的煤控实施和绿色转型升级发展。第二,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节能仍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三,在重点行业实施煤炭的减量替代和清洁利用,加快用能结构的优化升级。
《CDP气候变化报告2017》发布
近日,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CDP)与安永(EY)联合发布了《CDP气候变化报告2017》,报告主要关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情况。今年《报告》的主题为“为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铺平道路”。
《报告》分析了25家中国回复CDP问卷企业的情况,回复企业覆盖上海、深圳、香港、美国和台北五个上市地点及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ICS)的九个行业。 在回复企业中,80%已经将气候变化纳入企业战略;76%的企业披露了范围一排放数据; 88%的企业采取了减排行动。其中,中国移动连续入选CDP全球气候变化最高评级A名单。令人鼓舞的是,今年有更多的中国非样本企业主动通过CDP披露。
《报告》指出,多数回复问卷的企业已将应对气候变化整合进公司商业战略,制定了减排目标并有所行动。绝大多数回复企业能够识别气候变化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和机遇。基于CDP数据库的国际比较显示,中国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程度仍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