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上线“民声热线”

2018-01-17海洋与渔业金亚平李奕雯

海洋与渔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白海豚渔船水产品

■ 文|《海洋与渔业》记者 金亚平 李奕雯

王中丙厅长回应非法围填海、海上风电等热辣提问

企业非法围填海,屡罚屡犯怎么办?海上风电项目激增,如何避免穿越生态红线?

……

面对广东各大媒体和广大网友的热辣提问,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王中丙6月5日率队抵达广东“民声热线”直播现场,一一作出回应。

“非法围填海一定要管住,做到科学用海”

节目中,有媒体暗访发现,某企业多次违法填海受到行政处罚后,还发公告称“行政处罚事项对公司生产经营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事件影响恶劣。对此,王中丙当即回应,“非法围填海是一定要管住的,我们的目标是科学用海,将努力把‘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处理好。”

做好非法围填海监管,本身难度很大。对此,王中丙不避讳。他直言,“要精确地测量是否存在非法围填海,需要一些科技手段,在这方面我们还存在短板。”他指出,目前海洋与渔业厅正在以构建“智慧海洋”为目标,以建设海洋大数据为思路,围绕感知海洋,打造“海、陆、空、天”四位一体的海洋立体观测网,通过建立全天候的海域动态管理体系,变被动为主动,准确及时地为执法提供依据,让非法围填海没有立足之地。

“海上风电对生态的影响是存在的,但是可控的”

当前,发展海上风电是一个世界趋势,欧洲国家的海上风电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而我国相对滞后。节目中,有媒体通过暗访和调查,对广东海上风电项目是否穿越生态红线,影响海洋生态和海洋生物表示担忧。

王中丙称,海上风电对生态的影响是一定存在的,但它是可控的,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来看,海上风电对生态的影响主要在建设期和营运期,建设期主要是由于泥沙悬浮造成海水浑浊,导致海底栖生物和浮游动植物的环境产生变化,对此,所有风电项目要通过环评,施工期间一定要避开整个水生物的产卵高峰期,以及鸟类迁徙路线,并且尽量缩短水下的作业时间;营运期主要是电磁环境的影响,可能对局部生态和海洋生物造成影响。“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科学管控措施,把它的影响降到最低。”

王中丙表示,目前广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轻影响。一是深海化发展,严格执行“双十”规定,即向 10公里以外、10米水深以下发展。二是集群化发展,采用大风机,研制10兆瓦的风机,减少风塔装置。三是进行合理、科学地开发,通过统一规划海缆,统一布置路由,减少对海域的占用。

“渔民出海无须带证,争取‘一卡通’”

在节目现场,王中丙透露,接下来要重点推进渔业改革,推进海洋渔船“一卡通”改革。王中丙说,现在渔民各种证件很多,至少有四本证,包括捕捞许可证、船舶检验证、国籍登记证和船员职务证,“我们今年开始改革,争取‘一卡通’,合并成一张卡,实现渔民出海无须带证,办事也无须带证,目前已在做相应的规划。”

今年,省海洋与渔业厅将聚焦放管服改革,让老百姓办事更方便。王中丙举例说,去年,广东海域、无居民海岛使用将取消前期用海论证申请,由用海单位自行决定开展前期论证工作,这意味着海域、无居民海岛的使用将会缩短时限,“以前要花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办理,通过放管服改革,步骤优化了,效率提高了。”

“港珠澳大桥建成后,白海豚又回来了”

网友提问,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对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是否造成不良影响?王中丙回应,港珠澳大桥在建设期间,确实对白海豚有一定的影响,但通过监测发现,施工结束后,白海豚又回来了。

据统计,在港珠澳大桥建设期间,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成功实现了“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的承诺。2017年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白海豚目击频次达到6.141头次/小时,目击白海豚380群次,共2180头次。

【延伸阅读】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

发布六大服务民生举措

节目现场,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王中丙为落实好惠民、惠企的各项措施,还发布了六大工作亮点和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

一、着力建设高质量的沿海经济带。坚持规划先行,省政府、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将全省4114公里的海岸线划分为484段,分为严格保护岸线、限制开发岸线和优化利用岸线三种类型,实施分类分段管理,科学管控。通过建设海岸带综合示范区,建立“湾长制”,建设“美丽海湾”,让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洁净沙滩、碧蓝海水、优美生态。重点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上风电、天然气水合物和海洋公共服务等六大产业,每年新增 3亿元资金支持海洋产业创新发展,连续 3年共9亿元,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同时往深海化、无人化方向发展。我们的目标是,不仅要把海岸带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带,还要把海岸带建设成为风景秀丽的风景带。

二、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攻坚。聚焦“放管服”改革,确立了“一个取消,两个下放,三个委托,四个服务,五项管理”的改革框架,让广大企业和百姓感受到了“放管服”带来的红利。下一步将重点推进海洋渔船“一卡通”改革和渔船“检管分离”改革。

三、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编制发布了《广东海洋生态红线》,开展省级美丽海湾建设试点。建成海洋与渔业保护区 102个、国家级海洋公园5个。投入资金8亿元,建成人工鱼礁区 50座。下一步,将加强围填海管控,实施重点海域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打好海洋污染防治攻坚战。

四、确保人民群众食用水产品“舌尖上的安全”。广东是水产品生产大省、消费大省和输出大省,2017年水产品总产量890万吨,出口55万吨,占全国供港澳鲜活水产品的90%,出口美国罗非鱼的45%和对虾的10%。省海洋与渔业厅始终以“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狠抓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率先在全国出台水产品地方性法规《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下一步将加强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建立安全鲜活水产品的“产销对接”,构建水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实现水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保障水产品消费安全。

五、大力实施支渔惠渔政策。继续从五个方面实施支渔惠渔政策:一是油补政策,累计下达油补资金278亿元,其中今年将发放约10亿元。二是按照休渔渔民每人 2100元、禁渔渔民每人 2200元的标准,发放休禁渔生活补助,解决休禁渔期间渔民基本生产问题。三是推动渔船更新改造,近 5年来补助 12亿元扶持渔船更新改造,还将新建造大型钢质渔船2085艘。四是实施“助保贷”,为渔船更新改造贷款提供担保,解决渔船更新改造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五是实施渔业政策性保险,今年将有3大变化:首先是增加保额,将从原来的最高 10万元提高到 50万元;其次是降低保险费率,将从原来的5%降低到2.2%;再次是放宽参保年龄,从 60岁放宽到 70岁,进一步减轻渔民负担,提高渔业抗风险能力。

六、大力实施渔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广水产良种良法,发展健康养殖、休闲渔业,助推渔民增收。加快现代渔港建设,投入 13亿多元支持示范性渔港建设。建成“广东省渔船安全监督管理系统”和“渔村通”站点 211个,为 2.1万多艘海洋渔船配备AIS智能化多功能终端。

猜你喜欢

白海豚渔船水产品
海洋中的“大熊猫”
第五届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活动启动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千舟竞发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国内新型远洋金枪鱼围网渔船首航
南海灯光围网渔船改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