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性护理对疫苗接种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价值评价

2018-01-17高燕

医药前沿 2018年31期
关键词:种者红肿预防性

高燕

(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治保健科 上海 200040)

据研究,疫苗接种虽然可以让受种者获得病原免疫力,能够有效地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但是同时也会引起不良反应。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接受百日破疫苗接种的受种者进行研究,探讨预防性护理对疫苗接种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影响,从而为增强疫苗接种的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提供理论基础。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接受百日破疫苗接种的受种者参与研究,一共220例,男120例,女100例,年龄3个月~2岁(1.50±0.12岁),按照护理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110例,男65例,女45例,年龄3个月~2岁(1.30±0.12岁);对照组110例,男55例,女55例,年龄3个月~2岁(1.30±0.02岁)。两组受种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可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接种者如果出现红肿、硬结,则使用温开水浸润毛巾,然后对红肿、硬结的部位进行热敷。如果3天后症状依然未改善,则使用生土豆片外敷,20~30分钟,一天2~3次。

观察组:不仅给予受种者常规护理,而且对受种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护理措施具体包括:

1.2.1 接种前护理 其一,在疫苗接种前,护理人员应当为受种者建立详细的档案,全面了解受种者的身体状况、身体指标、接种史、病史,对不符合接种条件的受种者,需详细解释不适合接种的原因,让受种者和家属了解接种的禁忌。其二,在接种前,应当通过简单易懂的方法让受种者及其家属了解到接种的作用、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让受种者及其家属对不良反应产生预防的意识,并且做好预防准备。指导受种者如何正确处理疫苗接种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根据不同的症状对症治疗,例如,如果出现无菌性化脓、硬结、红肿,则告知受种者大量喝温开水,有利于加快体内新陈代谢,有助于促进化脓、硬结、红肿的症状消失。如果受种者发热、发烧,则需按照医嘱口服药物进行退热,切忌自行给药治疗。尤其是高热不退的受种者,必须立即就医。其三,接种前,应当充分准备好紧急处理的药物和设备,例如抗过敏药物、吸氧机、免疫抑制剂。其四,应当对注射室的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在每次疫苗注射前应当对注射室进行消毒1小时,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其五,注重疫苗储存和注射的管理,确保疫苗来源安全、疫苗质量合格,确保疫苗的信息和国家要求相符合,切忌使用假药、过期药。在储存疫苗时,放置于合理的温度保存,一般为2~8度间。其六,选择适合的注射部位和正确的注射方法,注射部位一般处于臀部,肌肉注射,注射前需使用乙醇对该部位从内而外地进行消毒。进针深度应当至少为针头的2/3,完毕以后,使用棉签对注射部位进行按压2min。

1.2.2 接种后护理 其一,接种完毕后,叮嘱受种者需留在休息室内观察30min,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其二,接种后,使用热毛巾对穿刺部位进行热敷;其三,告知受种者接种后当天避免剧烈运动,需多休息、多喝水,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如果感到瘙痒切忌用手抓,可使用热毛巾热敷缓解。

1.3 观察指标

其一,观察两组受种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包括:烦躁、无菌化脓、疼痛、红肿、硬结,并且确定上述不良反应是否因疫苗接种引起;其二,对两组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和比较,分为轻度反应、中度反应、重度反应。其中轻度反应特征:红肿范围直径不超过2.5cm,体温不超过37.5度;中度反应特征:红肿范围直径2.6~5.0cm,体温不超过38.5度;重度反应:红肿范围直径超过5.1cm,体温超过38.5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0.05表示数据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受种者的不良反应率

对照组n=110:烦躁5例、无菌化脓4例、疼痛6例、红肿5例、硬结4例,不良反应率24例(21.82%);

观察组n=110:烦躁1例、无菌化脓1例、疼痛2例、红肿1例、硬结0例,不良反应率5例(4.55%)。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4.55%)明显低于对照组(21.82%),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对照组n=24:轻度反应2例,中度反应20例,重度反应2例;

观察组n=5:轻度反应5例,中度反应0例,重度反应0例。

观察组不良反应中重度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与结论

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百日咳、破伤风、白喉等,发病率高,并且可对受种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这三种危险的传染性疾病致病菌主要为百日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受种者会表现为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或者急性传染病,严重威胁到受种者的正常发育。现阶段,中国疫苗接种是让受种者体内产生这三种重要抗体的唯一方式。但是疫苗接种也会引起不良反应。据研究,积极的护理措施可减少不良反应。

本研究采取预防性护理对受种者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率(4.55%)明显低于对照组(21.8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中重度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预防性护理对疫苗接种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积极确切,可有效地减少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种者红肿预防性
“互联网+”多模式健康教育在新冠疫苗接种服务中的应用
181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不良反应案例分析
如何减少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如何处置?中疾控专家给出建议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乳房红肿可预防
躲避蚊子有方法
如果接种了涉案疫苗,要补种吗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