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泻火解毒治疗红斑狼疮性肾炎1例

2018-01-17裴芳

医药前沿 2018年9期
关键词:火毒红斑狼疮丘疹

裴芳

(兰州市西固区中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60)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见于女性人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使机体多系统器官受损。红斑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若未采取有效措施对病情进行有效控制,导致疾病进一步恶化,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从而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目前,针对该疾病常规西医治疗以免疫抑制剂为主,但单用此类药物临床疗效欠佳,副作用较大。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红斑狼疮性肾炎方面的临床优势逐渐显现。鉴于此,本研究将五味消毒饮应用于红斑狼疮性肾炎治疗中进行疗效观察,见证火毒合存并炽盛者多,我们采用泻火解毒法治疗,每每收到良效,现介绍一则如下。

1.临床资料

1.1 病例介绍

患者:杨某,女,19岁,学生,患者双侧臀部及大腿部点样红丘疹,尿检异常10年。于2013年5月15日收治我院。

1.2 病史

患者于10年前突然双侧臀部及大腿部散在点样红丘疹,一月后发热,经数月治疗,发热不退,辗转国内数地,后发热消退,但斑丘疹似稍大增多密布。尿检隐血、蛋白始终异常。后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的免疫学相关检查后,诊断为“红斑狼疮性肾小球肾炎”,然持续治疗总是不效。

1.3 入院查体

双侧臀部及大腿部布满红斑丘疹,局部无明显不适,身体消瘦,面部泛红,双目红赤,不喜言语,烦躁易怒,口干口苦,不欲多饮,夜寐不安,小便黄赤,大便干秘,舌边尖红,苔薄黄,脉细数。尿检隐血、蛋白异常。

1.4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斑疹,证属火热炽盛,营血燔灼。治以泻火解毒,凉血救营。

2.诊断与治疗

初诊(2013年5月15日):处方:五味消毒饮加味:金银花30g,连翘10g,地丁15g,菊花15g,蒲公英15g,败酱草30g,天葵子15g,红藤30g,生地黄15g,丹皮10g,赤芍10g,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0g,山栀子10g,大黄10g,苍术10g,甘草6g。5剂,日一剂,水煎服,分2次服。

二诊(2013年10月20日):服5剂后,烦躁有所减轻,性情亦有所平和,大便不甚干秘,余症同前,并未见其他不适。此乃药中病所,宜守法守方。

三诊(2013年10月25日):其红丘疹之密布有所散减,其色暗红,面部已不泛红,双目稍有红赤,问答乐意交流,性情基本平稳,口干口苦明显减缓,夜寐已安,饮食如常,小便黄赤,大便稍有干秘,舌脉基本同前。尿检隐血(++),蛋白(++),此火毒折其二三,营燔以熄。处方:金银花30g,连翘10g,地丁15g,菊花15g,蒲公英15g,败酱草30g,天葵子15g,红藤30g,丹皮10g,赤芍10g,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0g,山栀子10g,大黄10g,苍术10g,竹叶10g,甘草6g。5剂,日一剂,水煎服,分2次服。

四诊(2013年11月1日):患者臀部及大腿部红疹已散去十之七八,诸症均有明显减轻,食眠如常,小便亦较黄赤,大便前干后软。尿检:隐血(++),蛋白(+-),自始服中药后从未有胃肠不适之感。此证药相符,此火毒之甚与药性之度正相合拍,守原方继服。

3.结果

2013年11月9 日五诊时患者其红疹几近消失,临床已无任何明显不适,食眠如常,小便黄,大便稍干,舌质稍红,苔微黄,脉象平和,尿检:隐血(-),蛋白(-),患者情绪极乐,笑容于面。后仍坚持服药三月有余。尿检一直保持正常,红丘疹从未复见,唯大便时而较干秘。后续2年内,不时见访,一切如常,已正常上学。

4.讨论

红斑狼疮性肾炎属于风湿免疫科常见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文献研究认为[4],在遗传、病毒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相互作用下,T淋巴细胞降低,B淋巴细胞过度增殖活化,可致自身抗体大量生成,其与机体内相应的抗体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沉积,最终可导致本病发生。目前,常规西医治疗该疾病的药物为强的松与环磷酰胺。其主要作用于免疫系统定向干细胞,通过抑制其增殖与分化,进而达到调节免疫系统、减轻炎症反应的目的。但经长期临床实践发现,单用西医药物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且易产生不良反应。

本病属于中医“肾痹”“水肿”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5],红斑狼疮性肾炎主要病机为正气不足,阴阳失调,外邪侵体致热毒内蕴于肾,血脉痹阻。故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五味消毒饮源自中医典籍《医宗金鉴》,方中金银花、连翘、地丁、菊花、蒲公英、败酱草、天葵子及山栀子能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生地黄与丹皮可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当归能和中缓急、调和诸药。诸药合奏,可起到清热凉血、解毒化瘀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6-8],金银花、连翘具有抗链球菌、提高免疫功能、消除自由基等作用;菊花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B-溶血栓性链球菌起到抑制作用;生地黄、丹皮有抗凝血、抗血栓及抗炎作用;山栀子对细胞免疫具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抗人型结核杆菌、抗卡他球菌作用。患者素体火炽,火炽久之则成毒,火毒燔灼,营血被扰,火与毒合,奔冲于外,则红丘疹形成。患者临床一派火毒炽盛之象,用药苦寒叠加,持续数日,而未见一时败胃之弊,印证其火毒之实。数月之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尿检正常后从未复见。由此可见,此病不管病程多久,病情多重,只要辩证精准,用药拾如其度,并不为西医病名所拘泥,收效只是时间问题,所以辨证论治这一中医临证之核心,是我们临床工作者的灵魂,必须紧握其中。

综上所述,在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治疗中采用五味消毒饮,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调控免疫功能,显著改善肾功能。

[1]郑刚,闫莉,吴艳红,等.中药辅助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2016,59(6):585-586.

[2]董德长.实用肾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91-9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M].1997:219.

[4]曹宏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狼疮肾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7,38(5):936-937.

[5]梁德平.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24(3):276-278.

[6]白丽华.养阴清热、补肾化瘀中药组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5):2791-2793.

[7]付佳,李丽,张姬慧,等.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17):3354-3357.

[8]聂畅莉,彭先芬.系统性红斑狼疮39例护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8):2021-2022.

猜你喜欢

火毒红斑狼疮丘疹
道家去火毒法在《圣济总录》矿物类药炮制中的转变与利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降低黑膏药过敏反应的关键技术探析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黑膏药去“火毒”工艺研究进展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内生火热之毒致病特性探讨
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