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猪皮肤红斑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2018-01-17
猪皮肤红斑指猪体表的不同部位出现的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粉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点。导致猪皮肤出现红斑的原因复杂,一般认为有传染性因素、寄生虫性因素、饲料因素等;要分清病因,积极防治。
一、传染病引起
1.急性猪瘟引起。猪突然发病,体温达41℃左右,可视黏膜和皮肤上有针尖大小、密集的出血点。
防治方法:实行猪瘟免疫。使用猪瘟细胞苗,公、母猪和165日龄以上的后备猪一年免疫3次;仔猪30~35日龄首免,65~75日龄加强免疫一次(有条件的最好根据母源抗体监测情况确定首免日龄),剂量为4头份。
2.猪丹毒引起。患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背、胸侧、颈部、四肢等处的皮肤上出现深红色的大小不等的疹块,疹块逐渐变为暗紫色,其界限清楚,呈扁平状凸起,按压褪色,停止按压时颜色恢复。
防治方法:保持栏舍清洁,定期消毒;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舍内通风、干燥;发病猪隔离,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千克体重1.5万~3万单位,每天2~3次,连用3~5天,也可选用氨苄青霉素。
3.皮炎肾病综合征。由猪圆环病毒病引起,病猪皮肤出现斑点状丘疹,丘疹开始呈红色,后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的隆起,呈现红色、紫红色的病灶,继而由中心部位变黑并逐渐扩展到整个丘疹;病变主要发生在背部、臀部和身体两侧,并可延伸到下腹以及前肢,严重的可覆盖全身各处。
防治方法:在饮水中添加多维。定期消毒、灭蚊,消毒用复合醛、百毒杀、季铵盐、有机氯等喷洒猪舍和患猪体表,每天1~2次,连用7~10天。发病期间,对猪舍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饲料中添加抗病毒、抗菌药物,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阿苯哒唑或芬苯哒唑,以控制寄生虫病。
4.猪肺疫引起。患猪体温升高到41~42℃,停食,黏膜青紫,咽喉发热、红肿,张口喘气,呈犬坐势,咳嗽、呼吸困难,皮肤有红斑和红点,鼻流脓样黏液。
防治方法:每年春秋两季定期用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或猪肺疫弱毒菌苗进行两次免疫;隔离病猪,及时用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
5.猪瘟与弓形体病混合感染。病猪全身皮肤发红,有的有出血点,其耳部、腹下、四肢、胸膜等处充血、出血及有瘀血斑;病猪高热稽留,站立不稳,出现瘫痪症状,前期粪便干结,后期腹泻,排水痢、脓痢,并有恶臭味;病猪口吐白沫,呼吸困难;病母猪流产,如果大部分母猪出现流产现象可怀疑患病。
防治方法:猪发病后用猪瘟疫苗紧急免疫,10~15头份/只;可用卡那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肌肉注射;可应用磺胺类药物,如磺胺-6-甲氧嘧啶或磺胺-2-甲氧嘧啶对弓形体病进行治疗。
6.传染性胸膜肺炎。呈散发,常与猪流感并发。病猪体温40℃以上,咳嗽,皮肤发红,后期呼吸困难,鼻、耳、后躯皮肤发紫、发红。剖检见肺呈紫红色,间质充满血样液体,表面有纤维素膜覆盖,病程长的,浆膜呈红色,其胸壁黏连,胸腔积液。
防治方法:治疗和预防可用磺胺类药物。
二、寄生虫病引起
病初从眼周、颊部和耳根开始,之后蔓延到背部、体侧和股内侧。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瘙痒、不安、消瘦,病猪到处摩擦或以肢蹄搔擦患部,甚至将患部擦破出血,以致患部脱毛、结痂、皮肤肥厚,局部或全身发红。
防治方法:加强猪舍的环境卫生和消毒管理;喷洒疗法,用辛硫磷或双甲脒溶液,全身都喷到,并用该药液喷洒圈舍地面、猪栏及附近地面、墙壁,以消灭散落的虫体,在第1次用药后7~10 天,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第2次治疗,以消灭孵化出的螨虫;及时清理粪便,最好进行堆积发酵处理。
三、饲料引起
饲料中铜的含量长期达到300毫克/千克以上,阿散酸等有机砷制剂的使用。
防治方法:饲料中铜的含量控制在200~250毫克/千克之间,适量使用有机砷制剂。
四、夏季晒伤
夏季太阳光紫外线强烈,猪在阳光下暴晒,会引起晒伤,猪体背部、体侧皮肤发红。
防治方法:提供充足的带顶猪舍,不能满足的要覆盖遮阳篷。
(宋朝阳 郓城县畜牧兽医局2 7 4 7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