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改革研究

2018-01-17胡俊杰

吉林农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应用能力应用型课程体系

胡俊杰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吉林 132101)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时期,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流。人才市场高级应用型人才缺乏使应用型本科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为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是基础。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现是靠课程来完成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依据课程改革为突破。

目前,国内有部分高校在实施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但是受传统学术型教育的影响,已有的课程体系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课程目标对社会需求反应滞后,不能突出应用教育的特点;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单一,内容选择受到影响,内容配置存在问题;课程设计定位不明,设计能力有待提高;教学方法有待改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不顺;考核方式单一,不能突出应用的特点等。

地方本科院校以服务地方、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为主,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中,需转变知识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以社会需求为方向,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树立工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建立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教、学、做相统一的培养模式。

1 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规格是在“应用技术型”人才总体框架下,坚持

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实用性、服务面向的区域性等种植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高度切合专业特点,研究人才培养具体规格。本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原则,在人才培养途径方面加强与用人单位、行业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完善课程体系、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建设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践实习基地、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共同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教产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机制。

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突出专业基础知识的“高等性”、专业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实践能力的“技术性”、服务面向的“区域性”等特色。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结构是在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三大体系”支撑下,形成以“四大模块”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即职业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素质模块、顶岗实习模块。教学采取“332”模式,即3个学期完成职业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3个学期完成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能力模块,2个学期完成顶岗实习模块。

以课程改革为突破。真正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计划,使之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而综合素质是通过课程能力来实现的。转型高校重构课程要沿着以应用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课程内容,构建课程体系。

实行双循环的教学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框架下,优化师资配置,重构课程结构,理实一体,学做结合的政策。

2 以“应用能力”为中心课程改革的课程改革原则及依据

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是一种职业被认可为专业的理论依据和技能保障。根据行业能力要求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学生的素质状况,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教师自身的资源情况,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和理论依据,综合运用各项措施,达到预期效果。

3 以“应用能力”为中心课程改革的内容

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基于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及行业企业标准统筹分析之后确定的。教学内容体现先进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开放性,及时吸纳新技术、新工艺、新手段、新方法、新材料,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行业发展和实际需要,并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规律、个性和可持续发展需求,以及季节农时变化,序化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以能力训练和培养为主,以相关理论知识为辅,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突出学生独立完成工作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3.1 行业企业调研

首先针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进行大量调研,建立起以企业工作岗位需求为主导的课程体系。

3.2 在开发线开放课程

在校级精品课建设基础上,侧重考察网络教学和课程的开放程度,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MOOC、在线互动等教学方法改革,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3.3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积极申报课程改革。每门课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凝练出对岗位能力有支持作用的一个或几个技能项目,重点训练,逐一考核,真正为专业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如植物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使用显微镜的能力、农田杂草的识别能力等。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学效果显著。

4 科学制定每门课程的考核方案

课程考核的基本思路以考察学生的能力为核心,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并加大过程考核所占的比重。

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田间操作、互联网大赛等进行专项训练,以考促训等方式,使实训与考核紧密结合,使考核与教学过程同步成为一种特殊的实训过程和手段。技能训练要制定实施方案,考核要制定考核评分标准,明确某些操作项目、创新思路及积极表现的加分条件,进行人性化进行考核。实践基地或实验室应保证训练和考核所用实验材料的提供。

考核方式可采用现场口试、课程小考、案例分析、现场实际操作等不同方式进行,尤其应重视现场实际操作的考核,提高实际操作占总评成绩比例,同时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所占总评成绩比例。

可选择1~3项实践内容进行考核,将考核成绩采用百分比形式(例如10%~30%)列入该课程的成绩项目中;对考核一次不合格的课程,对学生进行第二次考核。

提高考核成绩在学期成绩总评中的比重;结合教学实施,加大课前和课中的诊断性、形成性考核次数;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现场操作、口试等多样化考核形式;小组考核与学生个体考核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考核与教学相结合,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实行以考促训,以赛促练,改变以往先教后考的模式化、固定化的教学程序,而将考核与实训同步或交叉进行,使考试成为一种特殊的实训过程,并贯穿教学的始终,以此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有条件的实行教考分离制度,规范课程的教学,以考核检查课程的教学效果。考核标准由任课教师自行制定。改革考试方法和方式。建立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发展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改变现有的以分数排队、以掌握理论知识多少来评价学生质量的单一评价模式;积极提倡分段考试、开卷或半开卷考试,结合总结报告、论文、综合设计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积极推动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

5 结语

转型必须立足于实践,以应用研究为取向,为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以课程改革为突破。树立“应用能力”为中心的理念,构建一个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真正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计划,使之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1]周跃红.工程应用人才素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2(02):45-47.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6.

[3]寇叙.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动物性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4):157-158.

[4]郝俊邦.浅谈中职学校种植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职业,2015,(12).

[5]刘增志.浅谈对中职学校种植类专业教学改革的认识[J].学周刊,2012,(13).

猜你喜欢

应用能力应用型课程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