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陵铺模式: 稻虾共作 成富民大产业
2018-01-17戴光明
戴光明
水清稻绿,龙虾成群,几只白鹭忽地从虾稻田飞起,在空中翩翩起舞……在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铺镇龙泉村百里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稻虾共作”种养基地,广袤农田里镶嵌着一道道围沟,中间是生机勃勃的稻田,围沟是小龙虾的栖息地,外围连通沟渠处矗立着一排防护网。
目前,子陵铺镇已经建成集“科研示范、苗种繁育 、生态种养、健康餐饮、网上销售”于一体的小龙虾产业链,小龙虾从业人员已达到1000多人,“稻虾共作”模式已经成为子陵铺镇现代化农业产业的硬支撑。
稻田养虾,虾不离稻,稻不离虾。改变传统养殖模式,将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融合为一体的生态系统,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虾稻双赢”。该模式已经申请国家专利。荆门市水产局程局长说,“子陵铺的虾稻共作模式,促进了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循环农业,现代农业的生动实践。既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提升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引领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子陵铺镇境内泉水、水库众多,水网密布,生态优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小龙虾的生长、繁育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
小龙虾选择在子陵铺,是良好的水域环境的必然;子陵铺选择小龙虾,是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农民脱贫的必然。子陵铺镇镇委书记曹军说:“‘稻虾共作’已经成为子陵铺镇农业的支柱产业”。
在龙泉村“百里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渔农将一网网小龙虾从稻田里打捞上来,鲜活的小龙虾用钳子扯拉着网具,场面甚是喜人,基地负责人邓龙介绍说“我们的小龙虾十分走俏,因为是泉水养殖的,特别干净,三月底就开始上市了,每天都有周边县市的人过来采购,40g左右可以卖到60多元一公斤,50g以上可以卖到100多元一公斤,300多亩稻田里的虾,每天都能卖光。当天出田的虾,月收入近四万元,多的时候每天能收入七八千元。”
虾稻产业在子陵铺镇风生水起,小龙虾生态稻米越来越受到市场追捧,“子陵虾谷”生态稻米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渔农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目前,子陵铺镇的小龙虾养殖规模由去年的不足2千亩发展到现在的近4千亩,养殖面积增加了近两倍,养殖面积百亩以上的大户已经达6户,百里泉合作社更是达到了近400亩。
“稻虾共作”在子陵铺镇未大规模开展以前,镇水产技术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带头承包稻田开展虾稻共作的示范,以身示范,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为了解决挖沟、清沟、饲养防病等技术问题,镇水产技术服务中心不定期举办培训班组织学习,邀请省、市水产专家为种养户授课,请养殖能手现场讲授经验。同时建立了“虾稻共作”生产档案,实时掌握小龙虾的生产情况,把虾稻共作的技术传送到微信群,走上互联网,全方位开展技术宣传。
从2013年子陵铺镇大规模养殖小龙虾以来,全镇共举办“虾稻共作”技术培训20期,培训渔农近2000人次,现场技术指导3000多人次,发放有关技术资料4000余份。
“我们力争到2021年,全镇小龙虾种养面积达万亩,带动万余农民脱贫致富,形成亿元产业集群。”,镇长王东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