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2018-01-17马腾达王慧玲周凤霞姜佳君
马腾达,王慧玲,周凤霞,姜佳君
(1.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3.吉林省安信食品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吉林长春130118)
从近几年大量研究中发现,茶多酚具有十分明显的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辐射、抗高血脂、延缓衰老等药理和保健作用,有关茶多酚的研究目前已成为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茶多酚已成为保健食品中的主要功能标志性的成分,茶多酚的含量高低,不仅是茶叶及茶多酚制品(茶饮料、茶食品、保健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也可以用来衡量其中的药用价值,用于茶多酚代谢的生理调控机制研究,所以建立准确、效率高的茶多酚的检测方法就显得非常的重要[1]。
1 茶多酚在食品检测中应用研究新进展
在研究检测茶多酚含量的时候有很多种研究方法,近几年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高锰酸钾滴定法、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法、色谱法以及快速检测法等。不同的检测方法有着不同的检测前提条件,应在相应的条件下运用合理的检测方法,才能更好地保障该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2]。
杨伟根等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茶叶品质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水分、氨基酸等,展望了近红外在茶叶品质检测应用中的前景。该方法由于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等优点,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被用于茶叶品质分析[3]。
张少华等提出了一种方便、快速、半定量、可视化的茶多酚试纸检测新方法。实验表明,在pH值为7~8时,茶多酚与试纸上的酒石酸亚铁生成蓝紫色的三元络合物并且颜色深度和茶多酚的含量成正比,而后通过与标准色阶对比即可得出茶多酚的含量。试纸可以在5min之内实现对茶多酚含量的快速检测,最低检测限为0.005g/L。通过和HPLC检测结果的对比,证明本试纸可以用于实时检测保健品中的茶多酚含量,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性[4]。
郝振霞以福林酚显色反应和分光光度法为基础进行多酚含量检测是当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方法。与其他显色体系相比,福林酚显色反应因为定量准确且检测结果可用于简单评估样品的抗氧化能力而广受青睐,为避免同一检测系统中不同检测对象的显色反应时间差异所造成的测量误差,常规实验室检测均在显色反应完成后、颜色信号达到稳定状态后进行,整个测试耗时超过2h,检测效率较低。实验利用微流控纸芯片的阵列反应能力,进行标准溶液与样品的同步平行显色与信号检测,通过消除检测中的显色反应时间差异,消除检测数据对显色反应进行程度的依赖性,建立基于福林酚显色反应的茶多酚含量快速检测新方法[5]。
叶丽杰建立了HPLC同时测定市售绿茶饮料中茶多酚和生物碱含量的方法,并考察放置时间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样品经SPE小柱萃取后进样分析。色谱柱为Phenomemex Synergi 4u Fusion-RPODS(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25℃。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6个待测成分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99.1%,RSD≤2.9%(n=9);随放置时间的延长,饮料中茶多酚的含量降低,生物碱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随放置时间的延长,饮料中茶多酚的损失率增加,含量减少,其抗氧化活性有所降低[6]。
林杰等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荟酚杀菌防腐剂中有效成分芦荟苷、茶多酚的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分别为乙腈-水、0.1%磷酸水溶液-甲醇,流速为0.7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355nm、279 nm,柱温35℃。结果表明,芦荟苷在0.044~0.264 mg/mL(r=0.9992)、茶多酚在0.0816~2.9376 mg/mL(r=0.9991)范围内,其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芦荟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7%、茶多酚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2%(n=5),3个不同批次的荟酚杀菌防腐剂中芦荟苷、茶多酚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95mg/mL、0.090mg/mL。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荟酚杀菌防腐剂有效成分芦荟苷及茶多酚的含量测定方法[7]。
2 展望
近些年,茶多酚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在不断加强,对其检测的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根据茶多酚的性质可以采用很多方法测定分析茶多酚的含量,但随着茶多酚研究的深入,对于食品中茶多酚的检测方法的研究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以后会有更加简单快捷的方法。
[1] 周利平.不同仪器检测方法及标准品对保健食品中茶多酚含量测定的影响[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05):1617-1621.
[2] 吉元楷.茶饮料中茶多酚的检测与测定不确定度分析[J].现代食品,2017,38(07):115-117.
[3] 杨伟根.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品质成分检测中的应用[J].江西化工,2016,12(06):47-50.
[4] 张少华.试纸法快速测定保健品中茶多酚含量的研究[J].应用化工,2016,45(12):2370-2372.
[5] 郝振霞.微流控纸芯片用于茶多酚含量快速检测[J].分析仪器,2016,37(01):12-13.
[6] 叶丽杰.RP-HPLC法测定市售绿茶饮料中茶多酚和生物碱的含量[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7,34(04):328-349.
[7] 林杰.RP-HPLC法测定荟酚杀菌防腐剂中芦荟苷及茶多酚的含量[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4):3738-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