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目的及意义
2018-01-17王红新
王红新
(乾安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吉林乾安 131400)
1 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目的
实施保护性耕作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节约成本为目的的一种耕作方式。实施保护性耕作能够达到避免水土流失、农田扬尘的作用,达到农田生态平衡状态,同时也具有培肥地力、保墒的作用,使农田的生产能力保持可持续性,并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秸秆燃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意义
2.1 增加经济效益
实施保护性耕作,减少农业生产的作业工序,减轻劳动强度,使用机械的成本和人工成本都相应减少,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即增加收入。实施保护性耕作,具有很明显的节水抗旱效果,即可以减少浇水量及浇水次数,节约水费成本。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一项内容是实行免耕播种,这一措施可以缩短操作农时,对北方作物而言,可以增加作物生长期积温,因此,可以选择生长期长的作物品种,利于提高作物产量,从而增加收入,而对于南方作物而言,则可以适当增加茬数,即增加复种指数,从而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
2.2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实施保护性耕作能够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同时也能够充分利用天然降水、雨雪等,从而达到节省水资源的作用。实施保护性耕作,会减少大量地使用农业机械,从而避免机械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另外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的干预程度大大降低,能尽最大程度还原土壤自身状态,同时,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的促进作用非常大,从而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相应减少化肥使用量,从而达到保护土地资源的目的。
2.3 保护环境
实施保护性耕作大大减少了农业生产工序,并把对土壤的干预降低到最低,减少了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出现。实施深施肥的措施,能够大大增加肥料的利用率,同时秸秆还田一方面可以增加肥力,另一方面减少秸秆燃烧,避免了污染,土壤肥力的增加、肥料利用率提高,这样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同时减少化肥对地下水及土壤的污染。因此,实施保护性耕作可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3 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关键要点
3.1 深松土壤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要确保土壤结构适宜作物生长。深松技术则可以使土壤结构达到种植要求。深松技术是当土壤含水量在12%~20%时,对土壤进行深度在20~30厘米的深松。深松是只疏松土层而不会对土层进行翻转的一种耕地方式。该项技术能够防止土壤板结,使土壤疏松透气,提高保墒保肥能力,可以有效促进雨雪水被土壤吸收,并且能够减少地表蒸发量。
3.2 免耕
免耕播种广义上讲就是保护性耕作,即在播种前不进行或少进行整地而直接进行播种的方式。这样可以减少对土壤的踩踏,或是机械的踏压,以避免破坏土壤结构,扰乱地下有益生物的生命周期。而免耕或少耕,则可保持土壤原有的团粒结构,利于保墒,提高土壤肥力,保持土壤应有的特性,利于植物根系生长,从而促进作物增产。因此,免耕播种能够营造一个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
3.3 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技术是保护性耕作方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实施保护性耕作的要求之一就是播种后秸秆覆盖率要达到35%以上。秸秆还田技术对减少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秸秆覆盖也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土壤表面温度。足够量的秸秆还田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3.4 除草
实施保护性耕作时,控制杂草需要施用除草剂,一般在播种前或移栽前通过施用广谱性的除草剂对田间杂草进行清除,也可以在轮作时,有针对性地对一种或几种特殊的杂草施用除草剂进行灭杀,目前使用较多的除草剂有草甘膦、百草枯、麦草畏等。
3.5 灌溉
实施保护性耕作,要充分考虑农田灌水的需要。传统的沟渠灌水,水的利用率极低,浪费水资源,可以调整为小水沟内渗灌,而不是采取大水漫灌,采取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保持农田适宜的湿度,而农田湿度是保障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宜的湿度能够增强作物的抗虫害、病害的能力,确保植物茁壮生长,促进产量增加。
4 结语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保护性耕作的种植流程可以总结为上茬作物收获后,秸秆还田,不进行翻耕,根据整年安排,可适当进行深松,在播种下茬作物之前再根据地块杂草情况,喷洒除草剂进行除草,而后直接播种。
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要按照农业部对该项目技术的实施要点及技术流程要求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减轻劳动强度,缩短农事操作时间,既保护节约了自然资源,又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