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稳产粳型糯稻新品种信粳糯631的选育
2018-01-17鲁伟林余新春严德远陈筱君徐士库申关望
鲁伟林 余新春 严德远 陈筱君 徐士库 申关望 王 珂
(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信阳464000)
信粳糯631是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以皖稻68为母本、信粳64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连续选择,历经5年7代选育而成,2017年5月通过第八届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17001。2017年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授权,品种权号:CNA20131042.9。根据品种比较、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结果,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好等特点,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稻区及生态相近区域种植。
1 选育过程
1.1 选育目的近年来,由于黄酒酿造业、糕点以及食品保健等行业的发展,市场对糯米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内糯稻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消费档次的提高,对糯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农户种植糯稻的效益高于常规种植品种,粳型糯稻品种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1-3]。豫南稻区是河南省主要水稻种植区,常年种植面积53.3万hm2,占全省水稻面积的80%以上,其中糯稻生产面积3.3万hm2以上,主要以籼型糯稻为主,粳型糯稻品种种植面积较小。豫南稻区是稻瘟病发病较重的地区,稻瘟病生理小种复杂,类型多样,全国上百个品种在豫南种植,更加重了稻瘟病发生几率,常规品种相对于杂交品种而言,更容易产生病害。因此,在糯稻新品种选育上,应注重选育抗稻瘟病能力强的高产、优质品种。
1.2 技术路线围绕高产、优质、多抗育种目标,结合理想株型与熟期熟相,选育适合豫南稻区种植的粳型糯稻品种。一是充分利用优异种质资源,解决遗传基础狭窄问题,扩大优异基因组分。父本信粳64是根据豫南气候特点、种植习惯选育出的高产、优质、多抗品种,产量较高,稳产性好,适应性较广,抗倒性强。母本皖稻68糯性品质优,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熟相好,抗白叶枯病。二是突出抗性选择。始终把稻瘟病抗性作为首选目标,特别注重后期稻瘟病抗性选择,然后再综合考虑其他性状的选择。三是南繁北育,加快育种进程。四是开展多点试验,检验品种的适应性。
1.3 选育过程信粳糯631是以高产、稳产常规糯稻皖稻68为母本,优质、抗病粳稻信粳64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7代系统选育而成。其中,母本皖稻68由安徽凤台县水稻原种场选育的粳型糯稻品种,200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品审03010384。父本信粳64由信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201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15008。两亲本在豫南稻区均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2006年在海南以皖稻68为母本、信粳64为父本进行杂交,收取杂种F1种子100余粒。2007年在信阳种植F1种子60株,表现出显著的超亲优势,生育期适宜,株高适中,熟相优,抗倒伏,抗病性好;冬季在海南种植F22000穴,分离出多种类型,按照株高、生育期、分蘖力、单株产量优势、抗病性等性状选择了14个单株,收获后对米质进行胚乳色泽感观分析,筛选出6个糯性单株。2008年在信阳种植6个F3糯性株系,分别种植200穴,选择了11个优势较皖稻68强的株系,室内开展品质分析,筛选出5个品质优良的株系;冬季在海南种植5个株系,成熟期选择表现一致且显示糯性的单株进行混收。2009年在信阳对5个株系混收种子开展株系鉴定试验,种植13.3m2,不设重复,以皖稻68为对照,其中有2个品系产量表现突出;冬季在海南对入选的2个品系提纯复壮,隔离繁种。2010年在信阳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种植13.3m2,3次重复,以皖稻68为对照,2个品系均增产显著,结合农艺性状、田间表现、产量优势、抗病抗倒等综合评价,把其中1个代号为12-631优势品系命名为信粳糯631。2011-2013年在豫南稻区开展多点比较试验,2014-2015年参加河南省豫南粳稻区域试验,2016年参加河南省豫南粳稻生产试验。
2 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性状分蘖期叶片浓绿,生长稳健,分蘖速度中等;孕穗期及以后叶片光合效率高,灌浆速度快。株型较紧凑,植株健壮,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基部茎节短,倒2叶长,穗大整齐,叶片直挺,根系活力强,植株无早衰状,叶青子黄。
2.2 生物学特性属常规粳型糯稻品种。全生育期150d,较对照9优418晚3d;株高105.2cm,有效穗数310.5万/hm2,穗长17.5cm,平均每穗总粒数149.5粒,实粒数125.9粒,千粒重25.8g。穗大粒多,子粒饱满,产量三要素协调。
2.3 抗性表现2014年经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对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田间、接种鉴定,信粳糯631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为5.00,叶瘟1级,抗(R)纹枯病,对白叶枯病代表菌株PX079、KS-6-6和JS49-6抗性均表现为3级,对浙173抗性表现为5级。2015年经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对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田间、接种鉴定,信粳糯631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为6.25,叶瘟2级,感(S)纹枯病,对白叶枯病代表菌株浙173、PX079、KS-6-6和JS49-6抗性表现均为5级。多年来在河南省试验示范种植,尚无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危害的报道,属于多抗性水稻品系。
2.4 品质表现2014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试:出糙率85.4%,精米率76.2%,整精米率57.8%,直链淀粉1.2%,胶稠度100mm,粒长4.5mm,粒型长宽比1.7,碱消值6.9级,糯米。2015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试:出糙率81.7%,精米率73.6%,整精米率51.2%,直链淀粉1.9%,胶稠度100mm,粒长4.9mm,粒型长宽比1.7,碱消值6.9级,糯米。2年测试平均值为:出糙率83.6%,精米率74.9%,整精米率54.5%,直链淀粉1.6%,胶稠度100mm,粒长4.7mm,粒型长宽比1.7,碱消值6.9级,糯米。
3 产量表现
2014年参加河南省豫南粳稻区域试验,8点试验,8点增产,每hm2产量幅度 7830.0~9637.5kg,平均产量8910.0kg,经多点联合方差分析,较对照郑稻18号增产15.5%,达极显著水平。经丰产、稳产性分析,信粳糯631是一个产量水平高,稳产性好的品种。2015年参加河南省豫南粳稻区域试验,8点试验,6点增产,2点减产,每hm2产量幅度9427.5~10477.5kg,平均产量 9829.5kg,居试验第4位,经多点联合方差分析,较对照9优418增产3.8%,不显著。经丰产、稳产性分析,信粳糯631是一个产量水平一般,稳产性好的品种。2年16点次试验,每hm2平均产量9370.5kg,增产点比例88%。2016年参加河南省豫南粳稻品种生产试验,7点试验,6点增产,增产点比例85.7%,每hm2产量幅度7800.0~9888.0kg,平均产量 9034.5kg,较对照 9 优418增产3.8%,居试验第3位。
4 高产栽培技术
4.1 适期播种,培育壮秧一般5月中旬播种。每hm2大田用种量37.5~45.0kg,秧田播种量375.0~450.0kg。常规催芽,用恶线清浸种48h。实行湿润育秧或软盘育秧等育秧技术。
4.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机插秧秧龄25d左右或3叶1心,人工手插秧秧龄35d或4叶1心时移栽。精细整地,达到田平泥活。移栽时保持浅水层,一般每hm2栽插27.0万~30.0万穴,基本苗90.0万~120.0万。
4.3 科学肥水运筹本田每hm2总施纯氮量控制在 255.0~300.0kg之间,有效磷 120.0kg、有效钾120.0kg。氮磷钾比例约为1∶0.5∶0.5。基蘖肥∶穗粒肥的比例以5∶5或6∶4为宜。水浆管理上,移栽直至晒田期灌浅水,够苗晒田,直至孕穗期前复水,孕穗期至抽穗扬花期保持水层,灌浆期干湿交替,以湿润为主,不保留水层。穗层下部子粒未完全成熟前保持田间湿润。
4.4 加强本田管理群体达到375.0万/hm2时排水控田直至7月中旬复水,拔节初期约在7月中下旬施穗肥,齐穗后视苗情补施粒肥。施肥、排灌水及时,操作规范,无药害、肥害、干旱、水淹或其他生物危害。
4.5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病虫草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程序预防和预测预报防治相结合,实现病虫草害的及时有效控制。移栽后4~5d,每hm2用大田除草剂兑70%吡虫啉90g撒施防治杂草和稻蓟马,保持浅水层。10d后再按上述用量撒施1次吡虫啉。7月中下旬根据虫情测报选用康宽、甲维盐、阿维菌素等防治稻纵卷叶螟,同时加入井冈霉素或爱苗、戊唑醇等兼防纹枯病,破口前5~7d和破口期分别喷施爱苗或纹曲克星防治稻曲病,第1次喷药兑适量康宽或阿维菌素或杀虫双兼治螟虫。抽穗灌浆后加强对稻飞虱的监测,一旦发生可选用扑虱灵等药剂防治。
5 主要缺陷及风险控制措施
在栽插密度大、群体过大、高施氮量的情况下,导致群体郁闭,通风透光差,易发生纹枯病及倒伏现象,应合理控制群体数量,加强田间管理,促控结合,看苗施肥,保证群体稳健生长。同时,在河南种植不宜在6月上旬以后播种,避免不能正常成熟,应在5月中旬左右播种,过早播种会降低结实率,品质下降,病虫害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