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事之秋的鱼塘管理

2018-01-17潘明瑶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20期
关键词:出血病塘口水色

潘明瑶

经历了近90天的酷暑高温,终于迎来了立秋和处暑,虽然让人难以忍受的“桑拿天”在逐渐减少,但早晚温差依然徘徊在6~9℃左右。说好的秋高气爽、日明风清去哪了呢?好不容易度过了上蒸下煮大暑小暑的鱼塘,居然在这秋风送爽的日子里出现了大量死鱼的现象,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两个案例吧!

案例一:

湖北省天门市麻洋镇的养殖户A,管理着一口50亩的鱼塘。9月1号早上五六点钟的时候,塘口像炸了鞭炮似的漂满了死草鱼,短短的几十分钟时间,就死了约有2500kg左右。怎么突然出现这种情况了呢?养殖户A在塘口一脸茫然,翻塘了。

时间回到出现问题的两天前,该池塘出现投料时鱼根本不过来吃食,水面上到处漂着一片片泡沫,水色一直是浓绿色,没有早晚水色的变化等情况。一直都担心着翻塘的养殖户A,在事发当晚3点多钟巡塘时发现满塘的鱼烦躁不安、上蹿下跳,他赶紧打开了增氧机,可鱼根本不靠拢过来,随后就出现了上面的大量死鱼现象。

如果发现养殖塘水面出现大量的泡沫或者鱼不吃食、水体老化时,赶紧通过大量的进排水来调节水质(如果水源条件不允许时,可以用“片片氧”配合“解毒清水灵”调节这种水环境),适当的减少投喂量或根本不投饵料,若是晴天,便在中午就把增氧机打开两三个小时让水体充分曝气,以便使上层氧气输送到下层水体,这样就可以减轻池塘水质恶化引起的问题。其次,如果塘口密度过大,在气候正常、鱼体健康的情况下应适时拉网卖鱼,保持塘口的正常载鱼量,也可以避免发生因膨池(养殖数量超过池塘承载量)引起翻塘。

案例二:

马湾养殖户B,管理着3个鱼塘,进入9月份后,本来很平稳的鱼塘几乎每天都有花白鲢死亡的现象,而且死亡数量比较大且每天还在递增,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由于投放苗种时放养的密度比较大,现在塘口的载鱼量已经超过了1750kg/亩,水色一天到晚都是酱油色,而且透明度很低,水面还有一块块的油膜。大白天本该平静的水面总是看见成群结队的鱼在水里闹腾。死的花白鲢鳍条发红,有的眼球突出,有的眼珠陷入眼眶,解剖后腹水很严重。

这是由于养殖密度过大,加上水质、底质恶化,又有虫害和细菌的侵袭感染,引发了出血病。再加上水体的早晚温差较大,导致花白鲢应激反应产生死亡。如果养殖户在平时的管理中定期杀虫、消毒,调水培菌,保持正常的载鱼量,就不会突然暴发花白鲢的出血病了。使用“欣怡底改”配合“解百纳”改善底质、水质,然后用“水虫灭”配合“克暴灵”便可专门防治花白鲢的出血病。

目前早晚温差大、养殖塘往往高密度的承载,因此我们要做好水质、病害的管理,保住我们胜利的果实!此时如果你给予养殖塘精心的呵护,彼时养殖塘就给你丰收的硕果!

猜你喜欢

出血病塘口水色
草鱼出血病的研究进展及免疫防治
草鱼出血病的综合防治
水色
沿海地区二龄鮰鱼种四川养殖模式初探
易捕鲤出血病的防治技术
雨花·艺术 徐华翎作品
发酵料对养殖水体COD 效果探究
51年养殖历史,塘口卖价70~80元/斤,虾苗要排队预订,这条虾今年被看好
血栓与止血检测用于出血病与易栓症中的临床诊断应用研究
鉴别鱼塘水质好坏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