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范农业自然风险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2018-01-17
一、基本情况
漯河市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市,农作物种类多,涉及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和棉花、蔬菜等多种经济作物。由于漯河市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自然条件特殊,农业自然灾害种类较多。一是风雹、冻害、雨涝、干旱等天气灾害发生几率高、危害重。2003年秋季全市严重内涝,2004年暴雨导致澧河舞阳段河堤决口引发洪灾,2009年春季全市遭遇特大干旱,2016年冬季冻害、夏季雨涝、秋季高温干旱及风灾等多种自然灾害交替发生。2017年8月底,漯河市出现持续阴雨天气,平均降水日数29 d,降水量298.3 mm,为历年平均值3倍以上,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值,对漯河市农业生产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各县区不同程度出现田间积水、农作物霉烂发芽等农业灾害。二是农业生物灾害,如小麦纹枯病、赤霉病、蚜虫、玉米锈病等病虫害一直呈高发、重发态势,成为小麦产量稳步提高的重要限制因素,常年各种病虫害发生面积约100万hm2次。2005年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达到12.13万hm2,部分小麦出现绝收。近年来,全市小麦赤霉病、纹枯病逐年加重,对小麦品质和产量造成很大影响。自然灾害已成为漯河市粮食稳产增产、农业增收的重要限制因素。
二、存在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2015年,漯河市有效灌溉面积14.24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16.63万hm2的85.6%,农业抗旱能力相对较强。但是由于排水系统不完善,农田排涝能力不足,2017年秋季全市因地边排水沟渠不畅影响排水除涝的耕地达2.31万hm2。阴阳赵乡、九街乡、问十乡、大刘镇等唐河沿岸乡镇由于唐河下游堵塞,水位较高,遇到大雨天气常常出现河水倒灌,造成农田内涝。
(二)病虫害防治技术工推广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指导,大力推广先进植保机械和技术,病虫害防治率一直在90%左右。但是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青壮年劳力不足,病虫害防治工作跟不上。同时,一些病害如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等病害防治技术要求高、防治难度大,技术宣传推广还不够到位。
(三)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滞后
农业保险是一种政策性保险,险种少、覆盖面窄、保额低,农民参与保险的积极性不高,承保面积小。
(四)农民防灾抗灾意识薄弱
近年来,由于粮价较低,种植效益不高,部分群众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不高,面对灾情时抗灾不主动,有等靠思想,存在畏难情绪,怕费事,不愿干。与此同时,部分地方领导对抗灾不够重视,组织工作不到位,宣传发动不充分,影响了抗灾救灾效果。
三、建议
(一)加强高标准粮田建设,提高抵御旱涝灾害能力
强化农田水利建设,推进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改造,以及农田灌溉机电井升级改造和田间灌排配套工程建设。加大高标准粮田建设力度,提升建设标准,扩大高标准粮田覆盖面。积极推广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配套建设农田水利技术推广和抗旱服务网点,进一步提高灌溉保证率和灌溉效率,构建“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制定灾害防治预案,提高灾害应急反应能力
针对漯河市农业灾害种类,进一步修订完善《漯河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预案》《漯河市雨雪冰冻灾害防治预案》,明确各种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机构、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对灾害预报、预警、报告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对灾害分级和启动不同级别应急响应具体界定;明确规定救灾资金筹集、物资准备、技术指导、信息宣传等救灾工作,保证灾后救灾工作能够迅速开展、科学处置。
(三)建立完善农业灾害测报预警体系,提高农业灾害监测预报水平
为做到对农业灾害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农作物病虫预警和防治控制中心和县(区)级农作物病虫害预警和防治控制中心,分别负责全市和本辖区内农作物病虫害检验检测、病虫害预警、抗性监测和应急防治。漯河市农业部门和县、乡镇要安排专职气象灾害监测人员,划分监测区域,明确监测项目,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农业部门与气象部门要开展经常性联系,在关键时期对重大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进行全天候监测,定期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紧急重大情况。
(四)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农业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应通过报纸、电视专题、手机报、短信、微信等媒体,扩大宣传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灾后田间管理、救灾技术措施等。深入实施“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活动,组织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到岗到位,指导农民抗灾救灾。广泛开展农民培训,发放技术手册、明白纸等,提高防灾减灾技术到位率,促使救灾工作顺利开展。
(五)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针对漯河市农民对农业灾害保险意识淡薄,参保积极性低,以及保险覆盖面窄等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保险的知识宣传,增强农民参保意识,提高农业保险参保比率。扩大农业保险品种覆盖面,探索开发保险新型产品和服务,积极提供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的“三农”保险产品。完善农村保险网点布局,加强农业保险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政策,逐步提高财政补贴比例。